01
近段时间,某乎上有一个说法,辛辛苦苦养孩子长大,不过是让他们干996的活,背负房贷,成为家庭和孩子的奴隶罢了。
这个说法,引起了无数人的讨论。
一些年轻人认为,自己活得如此痛苦,就不要让自己的后代来到这个世界了。所以,他们会选择不要孩子,不要婚姻,也不买房子。
一些中年人认为,确实是这么一回事。同时,他们也疑惑,孩子的学历不是比父母要高吗?为什么还是活得不如父母呢?
当所有人都没有文化,那你家出个大学生,就是稀世珍宝。而当遍地都是大学生,人人都有文化,那你家出个大学生,就不足为奇了。
市场当中永远都遵循一个准则:物以稀为贵,物多不值钱。无论是什么,只要数量一多,那就不再值钱了,很现实。
02
一位父亲的感慨,子女名校毕业,活得不如初中毕业的父母。
老刘是广州的本地人,初中学历,但他有三套房,还有父母留下来的基业。可以说,他的身家已经超过千万了。
而老刘的孩子,某985的毕业生,出来后到了某大公司上班,虽然年薪二十来万,但孩子没有任何休息的时间,连双休都没有,还要加班。
望着每天都奔波忙碌的孩子,老刘感慨地说:“你一年到头,能存到多少钱,能买多少平广州的房子呢?”
孩子听了父亲的话,无奈地摇头:“如今,各个行业都在裁减内部的员工,裁员潮一波接一波,也许我下一年就失业了。至于买房子,如果我不是广州的本地人,那我就算奋斗一辈子,也买不起。”
老刘也感慨万分,以往市场还未饱和,基本做点生意就能发财。如今,市场饱和了,高学历的人满大街都是。普通人生存的难度,比父母那一代,还要高。
老刘的孩子,幸好投胎到了一线城市的家庭,如果他是偏远地区的人,那他岂不是更惨了吗?
03
像老刘的孩子这样的人,已经很厉害了,一线城市当地人,父母有多套房子,自己也从985毕业,年薪二十万以上。
对于普通人来说,他的起点,就是别人几辈子都达不到的终点。
看到过很多底层家庭出身的孩子,他们努力读书,勉强考上了985、211,算是走出大山,成为了高级别的知识分子了。
到了大城市工作,他们才发现,一个月几千上万的工资,在高昂的结婚费用,买房费用,生育费用面前,都显得特别渺小不堪,杯水车薪。
就拿相亲这件事来说,如今没房没车的人,基本连相亲的门槛都达不到。至于结婚,那更是天方夜谭了。
父母那一代,还能不看物质,只看爱情而结婚。如今的年轻人,活在了物欲横流的世道当中,不看物质,那是不可能的。
没有一个女孩,会嫁给没房没车的穷小伙。没有一个男孩,希望一辈子做牛做马。
04
回到上文那个问题,为什么子女名校毕业,还活得不如初中学历的父母呢?
一、父母结得起婚,找得到真心人,孩子结不起婚,找不到真心人。
现代婚姻,貌似成为了一场交易。在交易过程中,所有人都希望找到好的归宿。这对于贫穷家庭出身的孩子来说,就是噩梦。
你想结婚,但别人看你穷,不愿意跟你,你也没办法。因为结婚这件事,那是一只手掌拍不响的。
二、父母能够买房勉强上车,孩子也许奋斗一辈子,也上不了车。
就像上文老刘的孩子,985毕业后年薪二十万,又有多少年轻人能达到他的水平呢?很少。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可能连十万年薪都达不到。
这些人,想要顺利买房上车,基本是不可能的事儿。或许,每个人都需要比拼父母,比拼家底,比拼所拥有的资源。拼不过的,就只能被淘汰了。
05
三、失业大潮频频出现,普通人的内卷正在加剧。
这所谓的恶性化竞争,以及内卷,到底针对什么人呢?毫无疑问,就是没啥资源的普通人。要知道,有钱有资源的人,根本就不需要内卷。
一个年轻人出生在北上广深,是一线城市的土著,另一个年轻人出生在偏远的地区。这两者,本就过着不一样的人生。
前者,不害怕失业,也不怕什么内卷。后者,手停口停,只要不工作,全家人都只能吃西北风。或许,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比人与猫之间的差距还要大。
想起这么一句话,在今时今日,你出生时没有的,未来大概率也不会有。就像一套大城市的房子,出生时没有,长大后也很有可能买不起。
生活,便是如此残酷。不管你有多高的学历,都只是大城市的打工人罢了。因为当下高学历的打工人,比比皆是。物少,自然就特别稀有。物多,自然就不值钱。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