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页十四 越自由便越幸福吗? 《适合比成功更重要》,132~133页
【R-阅读原文片段】如果没有亲身体验,你可能会认为自由职业者的生活意味着完全自由自在和无拘无束。其实更多时候,自由职业者的工作比朝九晚五的工作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自由职业者通常比那些为别人打工的人需要更强的组织能力、谈判能力和适应力,尤其需要承受经济的不稳定性。想想看那些家里潜在的琐事,像检查冰箱有无食物,和猫玩耍,还有收拾房间。虽然冰箱噪音没有同事的口哨声让人烦躁,但是当交稿的最后期限逼近,冰箱的嗡嗡声就会变得像和尚念经一样引人分心。在特别不想干活的日子,甚至连折叠衣物都显得颇为有趣。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自由越多就越幸福吗?管束越多就越不快乐吗?未必吧。根据人们对自由的需求的程度和对管束接受的程度,可以画出一个四象限图,分成四种类型。第一种,得到的自由少、对自由的需求也低;被约束的多,也乐于接受约束和指导。这一类人,他们希望生活有章可循,愿意在约束中有规律的生活。
第二种,得到的自由少,但是对自由的需求高;被约束的多,但是不愿被管束。这一类人就是我们最常遇到的那群“为自由呐喊”的人,痛苦来自求之不得。
第三种,得到的自由多,同时对自由的需求也高;被约束的少,同时也不愿被管束。这一类人的生活状态就是“为自由呐喊”的人们所追求的理想状态。
第四种,得到的自由多,但是对自由的需求并不高;被约束的少,但是其实乐于被管束。这一类人是失落的一群人,在他们眼里“自由”或许意味着“冷落”,“管束”或许才是“关怀”,比如那些留守儿童。
我们暂且不去讨论所谓“自由意志”的觉醒,我们接纳“自由”和“管束”在每个人心里意味着不同的含义。我们在这里仅小小地探讨和思考一下:第二种状态里的人如何能够获得第三种状态里的人生,如何从“求之不得”到“得偿所愿”,这才更有建设性的意义。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初二的时候(时间),我(人物)进入到青春期,心中叛逆的力量开始喷发,不服老师的管束、嫌弃教学的进度、渴望更多的自主,于是上学迟到、拖欠作业、上课看课外书……各种令老师头疼的行为;但是让老师又爱又恨的是我总能仗着自己的小聪明,各种考试一直保持着班级的第一和年级的前列。枯燥无聊的作业和拖沓的教学进度让我不厌其烦,于是跟老师各种讨价还价,最终达成“协议”,所有科目考到班级第一就不用交作业、总分考到年级第一就可以回家自习期末再回学校参加考试(起因)。(经过)于是在我的努力下,为自己争取到了3个月“自由自在”的时光。(结果)但是由于贪玩,期末考试成绩从年级第一下滑到年级第七,最后不得不继续老老实实回到学校上课。(反思)这次经历充分证明了,在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自由并不一定能带来自己想要的结果(对应)。
【A2-以后我怎么用】未来3个月内(将来的具体时间),如果我进入一个需要被约束的环境或者一段需要被约束的关系时,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行动,让自己不会陷入对自由求之不得的痛苦(目标):
1、摆正思维,没有绝对的自由,不想被别人约束、就得自我约束,越多的自由、就意味着越多的自我约束。
2、培养能力,我的能力越强,我可支配的时间、金钱等资源就越多,我的被约束感就越少。
3、展现能力,让别人明白不需要约束,我自己就可以做得很好,甚至比在被管束的情况下还要更好,超越人们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