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这一节说的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根基,唯天为大,唯尧则之是说只有天是最大的,而尧遵循着天的准则,儒家有很多都说的是效法天地,比如大哉乾元,万物资始 乃统天,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天生蒸民,有物有则, 天降之以衷,民受之以中等,然而说的都是儒家思想是效法天地,不是人们思想的产物,是天地间的法则,就如同孟子的四端说,仁义礼智是人的本性,恻隐羞恶之心 人皆有之,不过除了恻隐之心 见赤子入井人皆有怵惕之感但是除此之外,别的东西都不能说明仁义礼智是人的本性,是人应该如此做的天道法则,更不要说儒家的其他思想,比如忠孝礼乐法度等这些如何从顺应天道上得出? 道家与佛家思想主张自然无为与寂静涅槃 前者因天地法则自然,没有任何人为因素所以是纯粹的自然,因为天道的特性就是自然,而人也是其中之一,人如果有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那就必然是这个孕育我们的天地,天地的德性怎样人就应该去怎样,在这一方面来说,儒家确实参杂了很多人为的东西最明显的就是繁杂的礼仪。
道家有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等,这是效法天地自然,道德经,庄子中都出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义可弃,礼相伪等。
而佛家所说的寂静涅槃,万物无自性也不该效法,应该做的是同天的无即空性统一起来,我们也成为寂静空无这个空又不是空,为空空,这个就是涅槃,是不被外物所左右,那样我就成了一个纯粹的无可言说的事物,我的本性是空无,我也复归空无,这也就是不一不异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我没有了任何可以言语的特性才是如来。
而这节赞扬尧做文章,礼乐法度,如果礼乐法度不是从天地法则所推出的那么尧的作为就是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