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渴望幸福,或者有钱。但严格来说,这只能算是梦想或愿景,没法指导、校正眼下的行动。
比如,你想过得幸福,但,什么才是幸福呢?有健康的身体,有一定财产,有稳定的亲密关系,有自己的事业,等等。这是一个列不完的清单,所以也很难指导当下的行动。
用王健林的话说,你得有个小目标。但又如何确定和执行小目标呢?
这个时候,你可能需要使用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目标与关键结果。这是谷歌等优秀企业正在使用的管理方法。
年初读吴军的《见识》时,看到他用表格做的2017年1季度的OKR,当时就觉得可以拿来参考。今天听书时听到约翰·杜尔的《这就是OKR》,便忍不住想用OCR来回顾刚刚过去的2019年第2季度。
从杜尔的介绍和谷歌的案例来看,这是一个以目标为导向,以季度为单元,根据反馈持续调整的行动机制。
美好的愿景,必须转化成可执行、可反馈、可调整的年度目标,以及以季度为单位的关键结果反馈。
比如,你一年里想写一本20万字的书,那么除了在年初确定主题和框架外,每季度至少应完成5万字以上的内容。也就是说,20万字是目标,而每季度5万字就是关键结果。
再比如,你想保持好身材,既可以到健身房,也可以室外跑步,但不管哪种方法都必须有量的指标。从自己的经验看,室外跑步是最简洁高效的方式,所以年初定了500公里的年度目标。
杜尔的这本书还强调,OKR必须和CFR结合起来,以季度为周期,开启OKR循环。那么,什么是CFR呢?
就是对话conversation、反馈feedback、识别recognition。
在谷歌,每个季度都会对公司和个人的OKR打分,区间是0-1分。0.7-1是绿灯区,指基本或很好完成了关键结果,下一步就需要设定更有挑战的目标;0.4-0.6为黄灯区,指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没有很好地完成关键结果,下个周期还需要继续努力;0-0.3为红灯区,即没有完成关键结果,未取得实质性进步。
以自己为例,上半年跑步320公里,算很好地完成了关键结果,所以下步考虑把年度目标提高到1000公里。这样来看,剩下的两个季度需要完成680公里,每个季度330公里,每周30公里。
如果以每周跑5次计算,每次需要跑6公里。以目前的状态看,3季度完成的难度不是很大,4季度可能会有问题。但,有挑战才更有趣!
专业研究和个人精进上,上半年完成2篇专题论文,简书日更143天约6.1万字,公众号更新25篇。总体感觉不错,但由于当时没有设定关键结果,所以现在很难量化衡量。下半年考虑再完成1-2篇专题论文,每天写作500字以上,公众号力争实现周更。
以目前的经历和认知看,所谓的快意人生,其实是持续自律的过程,准确地说,是逐步走向持续自律的过程,并在持续自律中享受成长的快乐。
大量案例已证明,配合使用CFR的OKR,是组织和个人实现阶段目标和美好愿景的称手工具。你不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