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我们一家人在村头路口等妈妈房的亲戚集合去祭祖时,小姨和叔叔骑着电动车突然沿着路口的短破滑下,停在了我和爸爸面前,小姨一下车就开始跺脚:“这怎么办,儿子不想读书。”顺便抬手往鼻梁上方捂了捂口罩,看向愁眉不展的叔叔,他右手拿着茶瓶,双眼却目视着不明的前方。
自去年以来就多次听小姨抱怨儿子不想读书,屡次退学,屡次劝返,之前详细问其原因小姨只是含糊说他因为成绩不好,读不进去,而每每回家跟表弟交流后,从表弟的反应中得出:表弟退学,的确因为成绩太差,而根源在于从未正确正视自己,从未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初二成绩下滑,怪老师没有器重自己,中考未如愿考上理想高中,怪初中基础没打好,还未开始高中生涯,便抱怨即将就读高中的软硬件条件太差,开始高中生涯后便多次因为抱怨外界环境而擅自逃离学校,与父母抗衡,与亲戚争辩,与老师赌气,最后就有了今天倔强不愿意返校,执意休学,并扬言要利用休学的一年自学,考了第一名再去一所好的学校。
“小姨,不能让他休学,如果休学了,再进校就更难了,他还这么小。”我对小姨说道。
“我骑车带你去我家,帮我说说我儿子。”叔叔和小姨再次推起车,朝我走来。
“小姨,我跟他聊过不下十次,每次回来只要看到他就会跟他聊,他始终有自己的想法,从不肯承认考不好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反而埋怨老师水平低,学校环境差。”我拒绝道。
小姨立刻开上自己的电动车就回去了,二十分钟后,便把表弟带到我跟前,坚持让我批评和指导表弟,然后一个不断说:“JZ,你快说说他,我们的话不听。”
面对小姨和叔叔催促,我和表弟聊了一会,果不其然,表弟执着于自己的想法,所有的坏结果都来自外部原因:同学嘲笑,老师水平低,学校环境差……
我实在想不到更好的说辞让表弟接受本就不够优秀的自己,最终选择了放弃。其他长辈陆续到了,我跟在他们身后往祭拜地点。整个过程,我都在想,曾经如此爱学习的表弟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爱挑剔,爱抱怨,爱逃避,有时甚至还略有不同于同龄人的心计。
直至小姨的细碎抱怨声传至我耳后,我顿然大悟——父母。
对表弟问题的深度思考引发我对亲子教育的思考。在今天,几乎百分之八十的父母把监督孩子写完作业,陪孩子去辅导班,作为了父母重视孩子教育的标志,并信誓旦旦认为这样的做法孩子一定能成为人中龙凤。然而,如果真如此,那么孩子的成长,父母能省好多心,因为有钱就够了啊,有了钱,就能给孩子报各种补习,有了钱就能给孩子置办各种智能学习工具……家长一心扑在自己的事业的同时,也不用担心孩子的成长缺少父母教育。
为人父母,真的知道面对孩子时如何为,何时为吗?恐怕大多数父母面对这个简单的问题都只剩下尴尬而不失优雅的微笑了,如同前面我的小姨和叔叔一样,一心扑在自己的小生意上,空闲下来只是不了解实际的说道,忙碌起来就盲目信任表弟的自我自制力,对表弟从小因一点小成绩就飘飘然可力吹捧,很多时候感觉出他们之间的亲子关系有一种畸形的生态环……直至看到这两年表弟的巨变。
父母,如果无法在孩子学习上起到好榜样,至少在孩子生活上起到好榜样,进而使生活上的习得能力反哺学校教育的吸纳能力。所以,父母如果想对孩子成长教育起到哪怕一丝积极作用,请切勿对孩子做以下几件事:
1.从未拒绝孩子的任何要求
现在有很多父母喜欢全方位包干孩子的需求,尤其是独孩家庭。他们总会有这种思想,就这一个孩子,能满足就满足,努力让他的童年足够富足。如果独孩家庭的父母曾经吃过苦,这种思想更加根深蒂固,因为自己孩童时期吃过苦,受过物资短缺的苦难和挣扎,所以面对自己孕育的生命时他们也只能将曾经得不到的尽情挥洒在孩子身上,以此摆脱曾经的苦楚,获取短暂的满足感。
孩子要各种娃娃,买。
孩子嫌弃走路累,背。
孩子吃零食不吃正餐,接受。
孩子没兴趣学习,那就不学吧。
……
最后孩子在人生关键期放纵,父母却拿不出主意。
曾经看过一则新闻,一个单亲妈妈带正在读高中的儿子去商场买鞋,儿子坚持要买六百一双的耐克,理由是班上的同学都是穿的耐克,但她的妈妈直接拒绝了,直接告诉男孩太贵买不起,并最终给男孩买了一双普通的运动鞋。事后,儿子心中愠愠不满,母亲察觉后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道:“儿子,六百元一双的鞋我省着点用可以买得起,但是不买是因为你买那双鞋不是因为你需要它,而是你虚荣,如果这次我满足了你的虚荣心,下一次你会有更多的虚荣心,妈妈一个月不到四千元工资,除开基本生活开支,所剩无多,我还需要攒你的大学费用。如果你喜欢哪个品牌的鞋子,用你自己的劳动去争取。”男孩被母亲点醒,从此不再将自己的心思放在买名牌上,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学习和提高自己上,最后男孩如愿考取理想中的大学,毕业后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母亲和自己的生活变好。
对孩子有求必应,看似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实则让孩子跌近宠溺的深渊,在蜜糖里丧失尝试酸辣苦的能力,未来的成长路上,但凡尝到一点点甜以外的“味道”则毫无辨别力,只要一遇到挫折就会缴械投降,放弃挣扎。
正是拒绝了孩子的不合理要求,那位母亲及时掐掉了滋生在男孩心中的虚荣心,然后巧妙进行教育,让孩子深谙奋斗的意义,最终成就了更好的自己。所以,为人父母铭记不可对孩子予求予予。
2.孩子坚持不下去就选择放弃
《向往的生活》中有一期王迅和大华说到小时候的学琴经历,一个后悔小时候没坚持,愧对妈妈的培养,一个感谢儿时被父母逼着练琴,最终让自己爱上音乐。
王迅后悔万分:“当初应该坚持一下,现在起码还是个特长。”
大华说:“小时候在学琴过程中也遇到瓶颈,也有抵触期,直到12岁参加一个比赛让我感受到了学习音乐的乐趣,因此很感谢父母的逼迫。”
旁边的杨颖听后深发感慨,后悔自己小时候没有学一门乐器,问自己的爸妈到底怎么想的,怎么不逼自己一把。
所以,有时父母的逼迫其实是一种打磨,打磨自己性格和处世能力。
作为父母,在陪伴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鼓励孩子学习多种技能是好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孩子把学习一门技能作为打磨韧性的一种方式,面对孩子的三分钟热度要及时引导,让他明确父母愿意提供任何帮助在他的学习上,但是前提是要坚持自己的选择,在学习过程中不论遇到各种困难和焦虑都要坚持下去,哪怕孩子要放弃,也要逼迫他坚持。这样既尊重了孩子的意愿,又规定了行为界限。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明白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也让他们在付出时间和精力的代价中去寻找突破和快感,明白所有的付出都会一种另一种收获形式呈现。
父母的适时逼迫能够帮助孩子再惰性袭来时做较正确的选择,而孩子的坚持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所以,父母切勿对孩子的放弃漫不经心。
3.过分吹捧孩子
前文,表弟如今的境况和他父母从小对他的追捧不无关系。千禧一代出生的表弟小学至初二成绩一直很优越,一直是班级的排头兵,面对他的成绩,小姨和叔叔不吝夸赞,每次亲人聚会,不论表弟在没在场都把表弟优异的成绩作为谈资在饭桌前谈论:“我们家儿子在学校成绩相当好,是考重点高中的料,学校老师和同学都非常喜欢他”,有时候在做生意买东西时碰到一些街坊邻居,谈及各自的孩子时,回低调第炫耀一番孩子的成绩,获得的奖状,有时甚至会出现这样的言论,我儿子未来是考哈弗的。久而久之,表弟在这样的夸赞和吹捧浸泡下,渐渐把家长的吹捧,老师的重视,同学的巴结当成自己非常优秀的佐证。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自夸和骄傲,直至升至初二后,表弟的成绩从此一蹶不振,才有如今的迹象。
按照表弟的说辞:以前成绩好,学校老师对他好,总是夸他,他觉得很有面子,很有学习劲头,成绩下滑后,老师不重视他了,觉得没有意思。语气中满是抱怨。他的这种迹象和心理无不和小姨和叔叔的做法有关,他们混淆了表扬和吹捧的概念,在一次一次的吹捧中在表弟心中种下了唯我独尊的优越感和虚荣心,而一旦外界环境改变,一直靠着虚荣心勉强维持体面的表弟便不知如何收场,最终也跌落在自己虚无缥缈的虚荣心中,从此迷途不知返。
表扬是鼓励,吹捧实则打击,或者可以直接说,吹捧实则捧杀。捧杀是致命的,因为它冠以爱的名义行毁的事实,在捧中将其高高抛起,同时也在捧中让其跌落至地,甚至粉身碎骨。
所以,为人父母,千万千万不要吹捧孩子。可以鼓励,切记把握度,因为一旦鼓励过度,就是吹捧。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