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魅眸(图片来自有公众号书国学共读)
谈到“亲民”,那就不得不说一位文韬武略的古代帝王——唐太宗。而他的“亲民”又和我们国学中的“亲民”一样吗?
一、唐太宗与“亲民”
唐太宗在初登大宝时,看多了隋朝的荒淫无度,唐初的百废待兴,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故而有了“存百姓”思想——采取“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的措施,亲近民生,爱护民众,以此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亲民”在我印象当中,应该说的就是这种类似为百姓服务,采取行动,帮助百姓,施行的一系列措施的表现。
二、《大学》与“亲民”
儒家,作为中华文明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传播者,其传道受业解惑的重要文献典籍“四书”之一的《礼记》,在其学派内部,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不仅如此,儒家作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礼记》在汉传文明史上,也具有独特的理论意义。而《大学》《中庸》又是其中的佼佼者、代表作。
《大学》中第一个关键词:关系——世界存在的事实,与实体一般存在。当内心感知到真实的生活、生命需要,一般人会局限在自己的身体状态当中,“兼形骸,而心,而我”;“大人”明明德,而“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这就是《大学》的第二个关键词:亲民。
“大人者”,彰显与生俱来的光明德行,并且要根据内在情感,反映客观事实,然后引发对客观事实的处理。也就是说不能光感受到了,就没事了,也要对其做出反应,对感受之物采取行动。从这一点看“亲民”更多的是亲近所感受到的事物,而不仅仅是关怀爱护民众。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是儒教的三纲。王阳明认为:所谓“在亲民”,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这里的“亲”同“新”,是革新、弃旧图新之意。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
三、君子与“亲民”
“亲民”来源于“宋学”,而其中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张载,在他的代表作《正蒙·西铭》中,写到“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微博博主云在青山解释道:人类万物都是天地所生,统治者与人民,人与人之间的爱要像爱同胞手足一样。“民胞物与”思想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人民的同情,是“仁”的体现。张载也力求把种“仁爱”精神推广于普天下的万物人类,倡导一种普遍之爱的思想,我们也可以称其为博爱。有点儿类似墨家的“兼爱”,而儒家提倡的是“爱有差等”也就是说,方向一致,力所能及。
“君子”在看到所有的事物,内心感受到后,不是所有的感受都要付诸行动。我觉得类似“亲民”类似:看到有人掉水,自己不会游泳时,不自己下水救人,而是采取更为稳妥的办法,比如喊人,报警,找绳子之类的。
“亲民”的最高标准——尽性,也就是人性达到了完美的发挥;“贤人”就是在某一方面有极高成就的人;“君子”却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发挥“恻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