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羊楼洞为何被称为“世界茶业第一古镇”?


      2015年11月7日,湖北赤壁市羊楼洞被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世界茶业第一古镇”,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诺曼•凯利先生亲自授牌。

羊楼洞全景

    全镇烟囱林立

      乾隆版《蒲圻县志》卷之二“山川志”记载:“羊楼洞,距县六十里,群峰岞崿,众壑奔流,其东有石人泉,其西有莲花洞,洞下有莲花寺,出洞口为港口驿。”

      关于羊楼洞的由来,传说很多,古人对羊楼洞的介绍也并不鲜见。相传元朝初年,朝廷向南方推广养羊技术,在湘鄂边陲建立竹牌楼,设司管理。这个说法,目前却没找到任何的依据。

      1936年《史地社会论文摘要月刊》[第2卷,第5期]上刊登的《湖北羊楼洞区之茶业(陈启华)》一文中有关于羊楼洞由来的记载:“羊楼洞位于湖北蒲圻县南部,四面多山,其形如洞,相传昔有牧者建楼饲羊于此,因而得名”。这种解释,应该算是比较靠谱,现在当地很多老人也有类似的说法。

      如今的羊楼洞古街,与过去的茶市古镇,是否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呢? 1936年《农友月刊》[第4卷,第8期]中一篇《湖北省农村与合作情报》的文章也有记录:“全镇街道,以青石铺成,尚属清洁,惟狭窄过甚,沟中溪水,清澈见底,潺潺之声,不绝于耳,颇饶诗韵。全镇烟囱林立,颇具大观……”。

      应该说现在的石板街与过去相差无异,只是由于环境恶劣造成溪沟水枯浅而污浊,“全镇烟囱林立,颇具大观”的制茶景象也已经不再。

    鄂省产茶之冠

      羊楼洞是湖北乃至中国非常著名的茶区,不仅盛产绿茶、红茶,更是老青茶主产区。 早在1899年《知新报》[第92期]《论茶》中就有记载:“中国产茶之地,湖北则有武昌府之崇阳、通山、羊楼洞、长寿街之茶……”。

      1924年《农声》[第35期]《汉口茶况(彭先泽)》上也记载:“湖北全省茶园面积约计八万七千爱格(erg),每年产额平均,红茶四万担,绿茶约两万担,老茶约二十万担,湖北湖南境之羊楼洞地方,出产最多,通山次之,通城、兴国、大冶、金牛等处又次之”。

      1930年胡培芝《金大农专》[第2卷,第1期]上发表的《茶业概况》上也提出,全国“其中产茶额最巨者,尤以安徽之祁门、江西之义宁、湖北之羊楼洞、湖南之聂家市、浙江之平水镇为最著”。

      在《湖北羊楼洞区之茶业(陈启华)》这篇文章里,介绍得最多的,还是羊楼洞的茶产地位:“羊楼洞土壤为黄色砂质,壤土以气候温和,宜于植茶,故产茶颇盛。且该地四界,东之崇阳、通山,西之临湘,南之通城,北之赵李桥,均系产茶区域,而相距不过数十里,交通亦稱便利。其所产茶业为青老茶即制造青砖之原料也。”

      1936年《中国建设》[第14卷 第1期]《鄂省羊楼洞茶业概况》上记载:“羊楼洞之茶,为鄂省之冠,每岁产量,统计青红茶及老茶约六万担左右,岁入四五十万元,出产以该镇附近居多,他如崇阳、通城,及湘省之临湘、平江,亦颇著名,该镇在全盛时代,开工者约七十余家,茶分青茶、红茶、老茶三种,青茶最细,红茶次之,老茶更次之。青茶销售华北各省及武汉三镇,红茶销英俄等国,老茶茶砖销内外蒙古,及张家口一带。汽车路运至赵李桥车站(粤汉铁路站名),直达汉口,转运国内外等地。采茶和制茶法,青茶采摘期间,约在谷雨后,红茶在立夏左右,老茶从芒种起至立秋止”。

      1936年 《首都国货导报》[第30期]上《工商调查:鄂省蒲圻县羊楼洞茶业概况》记载:“羊楼洞位居鄂南蒲圻南境,四周皆山,土质利于植茶,为全鄂之冠,故特负盛名……羊楼洞之茶为鄂省之冠,每岁产量,统计青红茶及老茶约六万担左右,岁入四五十万元”。

      1936年《农友月刊》[第4卷,第8期]上《湖北省农村与合作情报》也记载:“羊楼洞之茶,为鄂省之冠,茶之产量,每岁统计青红茶及老茶约六万担”。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出版了《征信新闻》(手刻本),在其 1946年 [第88期]上有一则标题非常引人眼球:“鄂省年产茶叶二十余万担,蒲圻产量居首,兴山最差”。1947年《农业通讯》[第1卷,第8期]张济时、余维献撰写的《论我国茶业推广》仍然提出:“我国主要产区为浙之平水、龙井、淳遂、温州,皖之祁门、屯溪、六安,鄂之蒲圻、崇阳、通城……等区”。

     正货出羊楼洞

      羊楼洞的砖茶和红茶久负盛名,成为明、清、民国等时期名噪一时的品牌。1898年《湘报》[第93期]上刊登的《两湖茶价》,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描述:“数日以来,湘省各路新箱茶,均已接次到汉,安化头字前已售价四十六两,现到二字仅售二十七两,浏阳天福昌亦仅二十三两,咸临吉及西乡各号均二十一两,平江杨经纶二十四两,长寿街生记二十六两,湘潭十九两。鄂之羊楼洞等处所产现已赶到,其售价自二十七八两至三十五六两为率,论者谓与湘省所产同一成色之至,未知将来尚能望其稍有转机否。(录汉报)”。这里提到一件很玄乎的事情,就是“论者谓与湘省所产同一成色之至”,但羊楼洞茶的价格明显要高很多。

      “湖北省以鹤峰所产茶者为最优,惜其产额盛少,故其名不著。其次为羊楼洞及羊楼司所产者,品质善而名亦高。”这是 1919年 《安徽实业杂志》[续刊第27期]上义农撰写的《吾国之茶业》中一段文字,对羊楼洞茶叶作出了“品质善而名亦高”的全面评价。

      1920年《北京实业周刊》 [第1期]《湖北羊楼洞砖茶业之现状》上记载:“出产地及制造地,正货出羊楼洞,次货出羊楼司、柏墩,下货出聂市,即在以上三地制造洋商制造地在汉口(按本国惟上开四地出产砖茶砖面皆印有洞庄二字,故蒙俄人衹知有羊楼洞而不知其他之三市也)。”1920年《银行周报》[第4卷,第2期页]《羊楼洞茶叶之调查》中,同样也记载了“正货出羊楼洞”之说。

      1926年《经济汇报》[第3卷,第2期]上刊登了吴连生、陈淦著的《中国茶业概论》,文中也提到:“湖北之产地以崇阳、蒲圻、通山、咸宁、宜昌所产者为最著,其中尤以蒲圻为上品。湖北茶号则荟萃于通山县及羊楼洞两处,其数量亦有六七十家,而羊楼洞占十分之八”。

      1934年《国际贸易导报》上戴啸洲撰写的《汉口之茶业》记载:“湖北产茶区域以羊楼洞、通山两处最为驰名,该处茶山概属自产,租地种茶者殊殊罕见”。

      整个湘鄂赣羊楼洞茶区的茶叶是以羊楼洞为正品,而羊楼洞所产之茶则是以芙蓉山为正品。  1936年《史地社会论文摘要月刊》[第2卷,第5期]上刊登的《湖北羊楼洞区之茶业(陈启华)》也提到了芙蓉山之地位:“该场距峒镇约里许,负芙蓉山而临小溪,东界崇通,更至羊楼司,南至通城,北至赵李桥。有峒赵汽车路,直达粤汉铁路火车站,仅有八里,四面均系产茶区域。相距不过数十里,交通颇为便利。且场址临近芙蓉山,该山所产之茶,品质最为优良,故茶庄之茶,每以产自芙蓉为山为标志。”

清末民初之羊楼洞(陈启华摄)

     两湖茶产制造中心

      羊楼洞茶,是两湖茶的重要组成部分。羊楼洞,更是两湖茶产业制造中心。1899年《湖北商务报》[第37期]刊登有一篇公文《局收文牍:湖南职商蒋泽湘条陈两湖茶务十二事》。这位叫蒋泽湘的湖南茶商给官府提了很多建议。其中就有设立茶票方案:“两湖产茶之多少,拟定数目,设立茶票,由商人纳资领票,方准向各该地开办,如湖北拟票,羊楼洞二十张,崇阳十余张,聂家市二十张,咸宁十张,通城、宜昌(等地)各一二张,共拟设票九十余张”。蒋泽湘的建议虽然有一些偏袒湖南聂家市的意思,但他仍然很客观地把羊楼洞摆在两湖茶业老大的位置上。

      1925年 《银行月刊》[第5卷,第7期]《中国茶业之研究(赵竞南)》记载:“羊楼洞、羊楼司为各地集散中心,其集散额占湖北茶之过半。”

      1932年《农声月刊》[第154、155期合刊]上刊登有林家齐撰写的文章《我国茶业问题》,里面同样也讲到了羊楼洞的集散中心地位:“武昌茶出产,以蒲圻之羊楼司、羊楼洞,崇阳县之大沙坪、白霓桥……为最多。羊楼洞、羊楼司有茶庄十余所,为以上各地集散中心,其集散额占湖北茶之过半数”。

      1936年《史地社会论文摘要月刊》 [第2卷,第5期]上刊登有陈启华著作的《湖北羊楼洞区之茶业》,文章里记载:“茶商于此(羊楼洞)多设庄,收买毛茶,加工精制;或设厂制造砖茶,故又为崇阳、通山、通城、蒲圻、临湘等县茶叶之集散市场。本区内尚有临湘蒲圻边境之羊楼司,及临湘县属之聂家市二处,亦有茶商设庄制造者。惟羊楼司所产,多为茶砖之二面,及里茶,其品质次于羊楼洞。聂家市所产,多为里茶,其品质又次于羊楼司”。

      1937年《中国农民银行月刊》[第2卷,第2期]上有一则消息:《实业部决定改良湘鄂茶产》。里面提到了羊楼洞由红绿茶基地转化为砖茶原料中心的地位:“老青茶区域,计崇阳、通山、蒲圻、通城等县,过去该区曾产大量二五箱茶,现已绝迹,目前以羊楼洞方面所产老青茶,最负盛名,为砖茶原料之中心”。

      羊楼洞成为“两湖茶产制造中心”,有纬度、气候因素,有土壤因素,有历史上茶业基础因素,更有湘鄂赣三省交界处的特殊地理原因。1939年《贸易半月刊》 [第1卷,第4期]《羊楼洞砖茶之制造与运销(陈国汉)》记载:“羊楼洞之茶,系指鄂南蒲圻、崇阳、通山、通城、咸宁等县以及湘北临湘一带所产之茶而言。羊楼洞初不过蒲圻县属之一小镇,东与崇阳、通山为邻,南距通城不及百里,西接湖南临湘县境,而地处中枢,制茶又早,顾历为制茶中心。且以该地所产茶叶品质最佳,临近各地之茶,虽品质较逊,且不在羊楼洞制造,然亦假借其名,以广招徕,积沿迄今,因以成名”。

      1947年《征信新闻(南京)》[第224期],在某篇新闻报道的标题中,直接称“羊楼洞为两湖茶产制造中心”。

    催生汉口茶市

      汉口是中国三大茶市之一,有“东方芝加哥”和“汉口茶港”的美誉。而汉口本不产茶,它主要依托两湖(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的大量茶叶支撑。

      1904年《国民日报汇编》[第1期]上刊登的《汉口与茶之关系》记载:“汉口虽非茶之出产地,而实茶之大市场也。江西之义宁州、安徽之祁门、湖北之羊楼洞、湖南之安化,皆茶之大出产地。……湖北各地每年输入到汉口的茶叶,羊楼洞三万七千二百五十箱”。

      羊楼洞是离汉口最近、茶类品种齐全、产量最多的一个茶区,加之水、陆两路便捷,所以羊楼洞是汉口茶市的主要产区。特别在很长一段时期,羊楼洞的茶叶占据了汉口的半壁江山。应该说,没有羊楼洞茶区,就没有汉口茶市。

      1916年《协和报》曾刊登有《汉口茶业状况(汉声)》,这段文字里提到:“汉口茶业向分两湖市与祁门市其货多,其销外洋而销于俄国者最多。羊楼洞茶(精华眼),杜德洋行买进三百二十四箱,每箱价银三十三两(此茶旧时售协和三十一两)”。

      1917年《安徽实业杂志》 [续刊第6期]上有篇《汉口茶商答复俄员之详情》,该公文里记载:“若言砖茶厂向设于羊楼洞、聂家市、咸宁等处,汉口则有兴商公司开办六十余年之久”。在早期,羊楼洞输送到汉口的茶叶有红茶、绿茶、砖茶、帽盒茶,而后期,基本上则以砖茶为主,成为青砖茶和米砖茶的主产区。

(冯晓光《羊楼洞解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723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003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512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825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874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841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12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582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033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309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450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158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89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0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609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440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357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