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指数型组织这本书,是在腾讯芒种特训营2018开年大课上,樊登的演讲中听到的
樊登反复提到了2017年对他影响最大的有两本书,一本是《指数型组织》,一本是《反脆弱》
其中,《指数型组织》的核心理念是:让上一次发展的结果,成为下一次发展的起点
而《反脆弱》的核心理念是:认识非对称交易的重要性,去做成本有限,收益无穷的事情
因为这段时间正在计划做内容创业,所以立刻就先去读了《指数型组织》这本书
发现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把建立指数型组织的条件,梳理成了清晰的11个要点
而这本书中提到的这些要点,再加上《精益创业》这本书中的具体实践,就打造出了可操作性极高的创业路径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想法不值钱,因为想法人人都有,把想法实现出来才是最难的
但把这两本书结合起来,就能够把创业中每一步的摸索,都变成填空题一样简单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就是低成本,低风险把一个想法变成现实的创业
话不多说,现在开始
既然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指数型组织》,那么首先就要了解什么是指数型组织
顾名思义,指数型组织,就是拥有指数型思维的组织,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线性思维的组织
那么,什么是指数性思维,什么又是线性思维呢?
关于这两种思维的区别,书中提到的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人类基因测序工程
这项工程从1990年开始,一直测到1997年,用了7年的时间才完成了1%测序
如果按照线性思维,7年完成1%,70年完成10%,那么如果想要完成100%,就需要花费700年的时间
但是按照指数型思维,7年完成1%,再7年完成2%,然后是4%,8%,16%,32%,64%,只需要不到40年就可以完成
而实际上,在此之后仅仅用了4年,也就是到2001年的时候,人类的基因就已经100%完成测序了
所以,简单地来说,线性思维是做乘法,而指数型思维是做次方
套用到创业中,线性思维的组织,指的是增长速度与投入的成本有关,也就是做乘法
例如做吉他培训,一家吉他培训一年的营业额是20万元,如果想要挣到200万元,就需要开10家吉他培训
对于线性思维的组织来说,最终能达到的规模取决于投入成本的多少,投入成本越多,能够做到的规模就越大
而且无论规模大小,增长所需要投入的成本都是一样的,一旦亏损,基本就是血本无归
而指数型增长的组织,指的是增长速度与上一次增长的结果有关,也就是做平方
例如做Finger,假设第一年的付费用户量是10万,第二年就可能达到100万,第三年就可能达到1000万
对于指数型增长的组织来说,最终能达到的规模取决于市场容量 的大小,市场有多大,最终就能够做到多大
而且在增长到达一定规模后,后期增长的成本几乎为零,使用的用户越多,增长的速度就越快
那么,如何打造一个指数型思维的组织呢?
这本书就通过对市值10亿美金以上的独角兽公司的观察研究,给出了以下11个主要特征
一、核心愿景:MTP
每一个指数型组织,都首先要拥有一个宏大的,充满变革感的目标(MTP),例如:
- TED:值得传播的思想
- 谷歌:管理全世界的信息
- Airbnb:让全世界所有空房间都能够发挥作用
- 樊登读书会:让3亿国人养成阅读习惯
之所以要有MTP,是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而MTP能够让周围很多和自己无关的人,都能够过来帮助自己做这件事
这样不仅能够减少组织内部的矛盾,让所有人为了实现目标一致对外
而且一旦占领消费者认知,也不会有人在核心愿景上与自己竞争
确定MTP的方法是:
如果你创业的初心,是为了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变化
把这个想法用这种方式描述出来:既包含足够的宏大,又有着变革的思想,同时是一个伟大的目标,这就是MTP
二、五大外部特征:SCALE
1、随需招聘的员工(Staff on Demand):
组织内部不需要拥有海量的员工,但却有海量的人在干活,并可以按需使用和支付报酬
随需招聘的员工是降低人力成本,让组织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典型的例子就是掌阅,掌阅平台上海量的书籍,并不是自己录入的
而是远程使用大量大学生录入书籍,并通过工作平台提交给编辑
只要编辑审核通过就可以获得报酬,而无需招聘大量录书人员
2、社群与大众(Community & Crowd):
组织不需要拥有专业人员,而是利用社群和大众的力量获得有价值的内容或最佳的解决方案
社群和大众是解决组织内部缺少专业人员的重要方式,其方法为:
首先从MTP出发,使用MTP吸引大量的人愿意和自己一起做这件事
然后不断培养这些人,对这些人的意见进行倾听和反馈,培养意见领袖
最后打造一个社群和大众能够活跃的平台,让社群和大众在平台上不断发挥
类似的例子有很多,知乎、简书、什么值得买等等,凡是UGC平台基本都在此列
3、核心算法(Algorithms):
组织应收集、组织、应用和释放数据,让算法和规则成为组织运转的核心
算法是一个指数型组织得以稳定运作和快速增长的核心
这样社群和大众就能以一个稳定、明确的规则参与其中,并得到可预期的回报
例如滴滴、Airbnb、美团外卖等平台,用户在其中的所有活动都是由算法规则来管理的
这样快速增长的用户才不会带来额外的管理成本,同时用户能够清晰地知道如何在平台上得到什么
在此基础再加上社交推荐奖励等算法,就可以有效提升用户粘性和积极性
4、杠杆资产(Leveraged Assets):
组织不需要拥有大量的实体资产,而是通过运营数据撬动社会上大量的闲置资产
杠杆资产是解决组织缺少实体资产和资金的重要方式
例如Airbnb并没有自己的房产,滴滴也没有自己的车(虽然砸了不少钱)
它们都是通过运营用户数据,将社会上大量的闲置资产运营起来,从而获得增长和收益的
这样就可以用最低的成本实现快速增长,而且增长也不会带来额外的资金成本
5、参与(Engagement)
组织要为用户打造充足的参与感,让用户充分地参与到组织的成长中来
参与是提高用户活跃度和忠诚度的重要方式
通过参与,可以让用户将自己视为组织的一部分,从而自发地进行品牌传播
在用户界面上应尽量鼓励大家参与其中,包括以游戏形式参与、以行动形式参与,或以提建议的形式参与等
小米就是打造用户参与感最成功的例子,具体可以参考小米《参与感》这本书
综合以上五个方面,就可以看出
当我们初创一个组织,但人手不足、资金不足、专业知识不足、推广资金也不足的时候
我们就要通过MTP来聚集社群与大众,通过数据和算法撬动社会上的杠杆资产,并打造用户的参与感来产出有价值的内容和传播增长
三、五大内部特征:IDEAS
1、用户界面(Interfaces)
用户界面一定要足够友好、易用、简单易懂,用户不需要任何学习成本就可以学会
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微信,当把产品拿给用户的时候,用户无需任何培训就可以上手使用
2、仪表盘(Dashboards):
确定5个左右增长的关键数据和指标,将这些关键数据实时公开显示,不断调整策略以达到指标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用户转化的流程,确定5个左右关键数据,用来表示企业的状态是否健康
以樊登读书会为例,这五个关键数据就是入会率、体验会员的转化率、续费率、客户收听时间和打开率
然后,对这几个数据分别设置指标,实时监测并公开显示,所有的工作都围绕着提升这几个关键数据开展
如果有一项功能或活动的推出,能够提升这几个关键数据中的一个或几个,那就说明这项工作是有效的,反之就是无效的
3、实验(Experimentation):
指数型组织需要做大量的实验,只要是可能有价值的想法,都可以放到组织的边缘去尝试和验证
指数型组织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一定不要投入大量资源先做出来,再拿去市场上验证
而是先把那些有价值的想法放到组织的边缘去验证,验证它的价值假设和增长假设(此处参考精益创业)
如果验证成功,就可以应用到组织中来,投入资金使其快速增长,如果验证失败,也不会对组织造成损失
微信就是实验成功的最好例子,微信就是当初在QQ之外独立实验的产品,即使当初失败了,对腾讯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4、自制(Autonomy):
员工的管理是自下而上的,通过OKR实时反馈,让员工自发地去改善关键数据
很多企业都是自上而下式管理,也就是上级领导制订KPI,然后让下级员工去完成它
而指数型组织的管理是自下而上的,也就是使用目标与关键成果法(OKR)进行管理
OKR就是在上面提到的关键数据和指标,这些数据是来自于产品真实情况,将它们实时监测并公开显示
然后员工只需要各显神通使数据达到指标就可以了,并且所有尝试的结果都可以在关键数据上实时反馈出来
微信公众号的阅读量就是一个小例子,因为工作成果的数据可以实时显示出来,所以也就更有内在的动力
换言之:KPI是用来考核【人】的,表示一个人做了多少工作,而OKR是用来考核【产品】的,表示一个产品状态是否健康
5、社交技术(Social Technologies):
社交技术是指数型组织的核心能力之一,可以有效提高组织的活性
说白了,社交技术就是用户运营
要善于利用技术手段,和我们的用户直接沟通
从而快速获得真实反馈、增强用户的参与感、进行品牌传播等等
综合以上五个方面,就可以看出,要想打造更好的指数型组织和产品
我们就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动性,通过关键数据实时反馈工作结果并及时应对,并敢于在组织边缘进行新想法的尝试
四、指数型组织的关键要素:边际成本足够低
一个指数型组织有着若干驱动因素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边际成本要足够低,甚至为零
几乎所有指数型公司经营的都是零边际成本的生意,也就是信息
所谓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
例如网络游戏,每增加一位玩家,对于游戏厂商来说只不过是多了一些数据而已,增长成本几乎为零
有当能够运营边际成本为0的信息的时候,才有可能让自己的服务以指数型增长
五、如何打造指数型组织:
本书中对如何打造指数型组织有着非常复杂且详尽的讲解
但为了总体上来说,可以将其概括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MTP,确定创业的愿景
第二步:精益创业,将想法落实到实践
第三步:实现SCALE和IDEAS,打造指数化组织
其中最关键的第二步,之后会在《精益创业》这本书的读书笔记中进行详解
六、已经存在的企业如何转型成为指数型组织:
中小型企业:重点是打造人格化的梦想家领袖,一个拟人化的社群会更容易产生粉丝,更容易让用户帮助这个人来实现梦想
大型企业:新想法非常容易被传统业务绞杀,只有改变领导层的思路,通过结盟/投资/收购,在组织的边缘去开发才有可能成功
总结一下,《指数型组织》这本书中的核心观点
可以概括为指数性思维、MTP、SCALE和IDEAS四个部分
所谓指数型思维,就是让上一次发展的结果,成为下一次发展的起点
其中,MTP是帮助我们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SCALE帮助我们解决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实现飞速增长的问题
IDEAS帮助我们解决如何让组织和产品不断变得更好的问题
在整理指数型组织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的想法一直在被现实中各种劣化的概念所充斥
所谓指数型增长,不就是传销、直销或微商组织中天天洗脑用的裂变式传播吗
所谓MTP,不就是罗总天天挂在嘴边用来占领消费者认知的Slogan吗
但仔细一想,无论我们用什么样的语言去描述这些概念
这些概念都仅仅只是工具而已,好的工具被错误的使用,并不能说是工具本身有问题
而且这本书真正的价值,是将这些零散的概念串成一个整体,梳理出了清晰的11个要点
这就让创业的方向和思路真正有章可循,在创业的过程中,只要根据这11个要点对工作进行审视和改进
就算这些观点不完全正确,但至少比起自己毫无头绪地摸索,或者花费大量时间调研和探索那些成功企业的规律要有效的多,不是吗?
但是这本书中依然有一个问题,是我在整理的过程中不断感觉到的
那就是无论是MTP、SCALE还是IDEAS,其实讲的都是创业的方向、思路和理念
如果想将它们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就会发现【道理我都懂,但是依然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的窘境
幸好,《精益创业》这本书刚好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下本书,我们不见不散
其实到这里应该就已经结束了
不过樊登在这本书的最后说到一句话
说到政府、医院、教育、军事都可能会成为指数型组织的方向
那就以教育行业为方向,写一个脑洞的MTP吧:
MTP:让每个孩子成长为最适合自己的人才
我们致力于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定制化、漫步式教育,我们希望未来的每个孩子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性格和兴趣成长为独特的人才,拥有一专多能的知识体系,而不必局限于千篇一律的课程体系,被迫学习那些与个人发展无关的科目。
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按照自己真实的知识水平去升级,只要掌握了知识就可以去考试,只要考试通过就能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而不必把时间作为衡量标准,只有耗够一年才能够提升年级。
我们希望为每个家长提供更加省心的教育方式,家长不必再为孩子的择校、教育和考试而耗费大量的精力和金钱,而是通过一套完整、科学的体系来快速发现自己孩子的特点,或通过咨询我们的专家来获得能够最大发挥自己孩子特点的课程体系建议,之后孩子就可以在任何场所完成学业。
我们致力于打造全新的学校概念,将学校变成孩子与同级别孩子进行社交、获得专业老师指导、参加活动和讲座、以及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的场所,让学校成为加速孩子成长的助力和平台,而非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
我们最终的愿景是让孩子能够成为推进这个社会巨大的助力,发挥孩子们时间充裕、思维灵活和敢想敢做的优势,将成人社会难以解决的课题放到学校中解决,让每个孩子不仅成长为最适合自己的人才,还成为对社会真正创造价值的人才!
其实写完了之后,觉得这件事还是蛮想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