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是对应以前的媒体,我们叫新媒体,那以前的媒体是什么呢?需要了解媒体是什么?
首先的先了解媒体的概念及历史。
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中国古代,有“媒人”,“媒”主要是在男女婚嫁中起传情达意的中介作用;英文单词 媒体(media)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edius”,音译为媒介,意为两者之间;
既然媒体是两者之间,是哪两者之间呢?是受众及媒体内容之间的桥梁。
那媒体的本质是什么?是受众群体与媒体内容的桥梁连接关系,本质是信息传递。
如何连接?从日常的口口相传,古代驿站,现代的报纸,电视,平面广告,PC消息,到现在的手机互联。
为什么现在是新媒体呢?而以前的是旧媒体呢?因为以前的媒体属性是通过某个终端(人,物),这些终端的属性是可有可无的,你可以有电脑,有报纸,电视,驿站,口口相传,但是都可能这些终端,不一定是必须的。而现在出现手机后,发现手机能使人变得更强大,使手机是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不可分割,这是第一点,是手机是人的必须品,而非以前的媒体介质,可有可无;
第二点,以前社会可能没有报纸,没有电视,没有驿站等途径传递消息,普通人能照样生活,现在被社会全球化后,使每个人生活、工作都与这个社会密切相关(市场化、全球化的结果),现在却是可以通过手机完成以前报纸、电视、驿站、PC手机上的基本上所有功能,把这些功能强化在每个人身上,也表示智能手机的出现,使所有以前的媒体必须快速转移到智能手机端,否则将被淘汰,这个淘汰的速度,估计就只有2~3年的时间,这个速度是以前没有出现过的,会形成新的媒体业态;
第三点,就智能手机与以前其他的PC、报纸相比,接受的信息量是至少10倍以上的信息量,在地铁,公交、闲暇时间都可以接受信息,这就是手机的碎片化,也因为碎片化导致大部分人都被信息强覆盖,都是信息的消费者,导致以前的媒体的信息量都必须转移到手机端,但因为大部分人的信息量太多,导致信息内容受众的喜好程度,成为新媒体的运营成功的关键,也使以前信息的传递单向化,转向信息的交互化,使以前的媒体方是核心,现在变成受众群体成为核心,一切都是受众群体为主,而非媒体发布方为主,现在的新媒体以受众喜爱程度为主要考量,互动化的媒体特征;
第四点,因为新媒体是以受众群体喜爱程度为主要考量,且具有互动化,导致以前旧媒体没有出现过的现象(圈子文化)被强化,受众群体是核心地位,且他们之间可以不断的交互,使他们这些群体形成一个又一个圈子,不断的圈子化,重构或者强化了圈子文化,如爱好圈子,购物圈子、生活圈子、工作圈子、学习圈子等等,同时因为现代的移动地图及交通的便利,导致了圈子不仅仅停留在线上,同时线下也不断的被强化,如旅游圈子线下化,新媒体导致了现在社会形态,变成了一个个圈子(社区化),以虚拟的社区服务线上线下,让每个人的交互行为及语言等,将爆发性增长,导致了新媒体的圈子化,社区化的倾向,也是去中心化的一个社会形态,交互化及圈子化的趋势,导致以后组织能力强,沟通能力好的群体,将是未来社会的中间力量,而大部分圈子的生命周期更短,在某块领域的圈子,将是赢家通吃的原则,而圈子的灵魂将是圈子存在的基础,如”罗编思维“,“占豪”博客,“小米生态”,出现大量的个性化圈子。
第五点,新媒体的存在必须有商业经济的推动,相比以前的旧媒体,以前报纸、PC端等方式都是单向推送信息,受众群体被动接受信息,以前典型案例“送礼就送脑白金”的时代,而现在的新媒体,受众群体自由选择其媒体,且媒体具有交互性,使以前的单向推送的商业推广,必须转化为虚化(有趣,有料,好玩,情怀,酷比),符合受众群体人性化的交互化信息,导致了商务推广的多样化及人性化特点,必须面对不同圈子的受众群体,传递不同的人性化的信息,才让更好的商业到达预期效果,而以前商业推广中,主要是单向的推送信息站主导地位,现在则是靠口碑推广将成为主导地位,导致以后媒体的地位将慢慢弱化(因推广商的强弩之末),而新媒体的内容将是未来的的竞争核心,如罗辑思维,小米粉,雕爷牛腩,黄太吉等,最根本原因是新媒体的信息传递,将低成本化运作,导致新媒体的传递价值弱化,但是内容的强化,且内容被高度虚化(如情怀,有味,有料),也还原了媒体的本质,使媒体不需要媒体,媒体只是一个很方便快捷的桥,内容才是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