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偷家族》是日本电影大师是枝裕和的作品,此片荣获71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媒体评之为:点亮八月的日本片。
某个寒冷的冬夜,落魄的中年建筑工人田治和他儿子翔太在超市合作偷窃,得手后回家的途中,他们顺手“捡”了一个被家人丢在阳台上的小女孩(玲)。
他们不仅是小偷,还是人贩子?不是。当晚,田治和他的妻子信代送吃饱喝足的玲回家。到了家门口,他们听到玲的父母在吵架:“当初就不想生下她!”这时信代联想到玲身上的伤,突然意识到她可能一直受到原生家庭的虐待,为了保护玲,信代带走了她。
两个月后的一天,电视播报关于玲的新闻:“某家女儿失踪两个月,父母佯装不知甚至没去报警,警方决定调查其父母。”田治问信代:我们这算是诱拐儿童么?信代说:“不算,我们没有要赎金,也没虐待小孩,只是收留了一个被遗弃的人。” 遗弃在这部电影里是重点词,因为随着电影推进,我们将慢慢知道,这个贫穷小家的所有人都没有血缘关系,他们的过去都和遗弃两个字有关。
和蔼的奶奶初枝是被前夫和儿子遗弃的老人;妈妈信代和爸爸田治是一对走投无路被初枝收留的中年情侣;小姨亚纪被原生家庭放弃的长女;哥哥翔太则是被赌博钢珠的父母遗忘在车上的小孩。冥冥中是什么力量把他们聚在一起的呢? 经历过伤痛的人,才能真正理解他人的痛。当我看到你就像是在看我自己,我想抚慰你,因为抚慰你就是抚慰我自己。
信代点燃了玲从自己家穿来的衣服,那红色的连衣裙带着玲的过去在火光中逐渐卷曲萎缩,最终灼成无法抹去的焦黑。信代望着跳跃的火焰对抱在怀中的玲说:“如果有人一边打你一边说喜欢你,那是在骗你,如果那个人真的爱你,就像我现在这样,抱紧你!”说着她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滚落……是的,爱你就是抱紧你,爱你就是保护你,家人是“假”的,爱却从未如此真实。
02
血缘不能决定我们是否幸福,但“爱”可以。可是如果一个“家”除了爱,什么都没有,真的什么都没有,会幸福么?能幸福么?
奶奶每月的政府救济金和妈妈在洗衣店的收入是维持这个家日常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继妈妈失业后,奶奶也到了人生大限。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为了继续领取奶奶的政府救济金,选择把她埋在家里,这也为以后的种种解释不清,分崩离析,埋下了伏笔。
为了生活,翔太常带玲去附近的便利店偷东西,他天真地以为自己真的可以瞒天过海。试问:两个孩子总是来店里,总不买东西,而他们走后店里总会少些东西,是要多笨的店员才能坚持那么久“没发现”呢?这天,守店的老爷爷叫住翔太,递给他一些零食递,温和地对他说:别再带你妹妹做这种事情了。
善良可以唤醒善良,良知可以唤醒良知。翔太羞愧难当,猛然觉醒,他开始思索: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不想再偷了。
为了保护玲,翔太偷窃被抓,小偷家族被曝光在公众的视野里。警察们正襟危坐,睁大正义的双眼逼问信代:你是因为自己不能生育,才偷了两个孩子么?逼问田治:“让孩子们替你去偷东西,难道你的良心不会痛么?”
回答这些问题,要先理清这对苦命鸳鸯的过去:陪酒小姐信代的丈夫经常打信代,田治很同情她,两个人惺惺相惜,后来发展成了情人关系。有次他们在信代家约会,信代丈夫撞破后暴怒,田治为了保护信代错手杀了信代的前夫。这对朝不保夕、亡命天涯的恋人想要活,哪还顾得上考虑什么人生空缺?哪有心思刻意去偷孩子招惹是非?定义这家人的关系,最贴切的是初枝奶奶的这句话:羁绊,就是我选择了你,而你心甘情愿被我拖累。
这被问题身份缠绕的六个社会边缘人无比渴望平凡的幸福,只是在生活面前,在现实面前,爱很便宜,幸福很贵,他们撑不起来 。
03
家族曝光后,翔太走到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左转是有田治有爱,右转通向未来。看清现实的他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家,走向通向未来的公交站。
承载翔太的公车刚刚启动,田治的眼泪就像雨点一样落下来,他呼唤着翔太的名字跟着公车追赶,他心里其实很清楚,无论如何也追不上了啊。
人间最古老最强悍的魔咒就是:“你能给我的只有爱,而我想要灿烂的未来”,这个魔咒不但可以冲垮亲情,就连爱情面对它时也常支离破碎。现实中我们时常看到有子女对贫穷的父母各种抱怨;常看到有人毫无征兆地甩掉缠绵数年的女友,成了某领导家的女婿。大家都是肉体凡胎,现实VS未来,如果让我们做出选择,我们又能怎么办?
玲被正义和公理送回了亲生父母身边,回到了原来的生活,寒冷的冬夜里,她像以前一样,一个人孤零零地待在阳台上。不同的是,现在的她时常站着凳子上,向阳台外的世界,翘首以盼。
最后带大家回顾电影中的几个细节:初枝到了大限,信代第一反应不是悲伤,而是想到政府补贴;翔太被抓,其他人乱成一团,当晚逃跑未遂;当警察告诉亚纪,她父母每月给奶奶三万日元,亚纪马上质疑奶奶对她的爱。善是真善,爱是真爱,一个大浪打过来,一切都被掀翻。
影片里所有的事情好像都错了,也好像全都没错,让人总有鱼刺在喉,欲哭无泪的无奈。
有人说《小偷家族》是一部温情片,而我更愿意称它为写实片。它没有着力与把世界解读成黑与白,或刻意去放大人间的温暖与爱,而是以底层人物为切入点去看生活,去剖析最真实的人性。它也许不够美好,而真实的人性,断然不是“高大全”的典范。
朱光潜曾说: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愿你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深情地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