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鲁平公将出,嬖人臧仓者请曰:“他日君出,则必命有司所之;今乘舆已驾矣,有司未所之,敢请。”
公曰:“将见孟子。” 曰:"何哉君所为轻身以先於匹夫者,以为贤乎?礼义由贤者出,而孟子之后丧踰前丧。君无见焉。” 公曰:“诺。”
乐正子入见曰:“君奚为不见孟轲也?” 曰:“或告寡人曰:“孟子之后丧踰前丧。是以不往见也。” 曰:“何哉君所谓踰者。前以士,后以大夫;前以三鼎,而后以五鼎舆?”
曰:“否,谓棺椁衣衾之美也。” 曰:“非所谓踰也,贫富不同也。”
乐正子见孟子曰:“克告於君,君为来见也;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来也。”
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浅释
乐正子见孟子说:本来我告诉鲁平公是想来见您的,但是有一个宠臣臧仓阻止了平公,所以平公没来见您。
从这里可以看到乐正子认为是臧仓阻止了平公。
孟子说:当想要做一件事情,就会有一种力量,在推动这件事情往前发展。如果不想要做一件事情,就会有同样的力量来阻止你,没有办法做这件事情。你要去做一件事情并不是一个人所能阻止的。行止,非人所能也,第一层意思,行或者止不是他人所能阻止的;第二层意思,平公能不能见到孟子,这是天命所归,如果平公天命中是要挽救鲁国的,是要让鲁国变得更强大,即使他不想来,也一定会有其他的大臣让平公最后可以见到孟子。
孟子说,我之所以遇不到鲁候跟他讲治国之道,这是天命也。臧仓怎么能做到使我不遇到鲁候呢?
延伸
举例子,比如今天晚上你不想去看电影,你爱人对你说,今天晚上咱们去看电影吧,这时你说,看完这场电影时间太晚了,或者你查了下说:没有好看的电影。
当你真的想要去做成一件事情,比如我们学习传统文化,我今天在家里什么都不想做,就想学习,你就会有各种理由让你在家学习。
当我们想要去做成一件事情,所有的力量的出现,所有的事件的出现都是促成我们去完成这件事情的。当我们不想去做一件事情,所有的力量,所有的事件的出现,都是阻止你去做这件事情的。所以,不在事情而在于我们自己想或者不想。
我们经常讲该是你的就是你的,绝不会错过。有的人讲,我怕错过心爱的那个人,如果他真的是你的,是天命所归,就一定会遇到,即使错过了,也一定会遇到,包括一个人,你有多大的德行,你的事业和人生有多大的成就,你不用去担心失去了某种机遇,你所谓的的失去,最后一定会从某个地方再呈现出来。
我们一生能遇到什么人,能做成什么事,是与我们的德行相关的。因为平公并没有想去做一些利他的事情。
如果我们像乐正子一样思考,每件事情都会有一个预期,当那个预期没有达到之时,我们就去怪出现了一个什么人阻止了这件事情,所以才导致这件事情结果不好,我们就会变得抱怨,愤怒,嗔恨,会让整个人的思维变得越来越消极,变得怨天尤人。所以我们要学习孟子的智慧,让我们变得豁达,无论一件事情成或者不成,我们只要努力就够了,努力之后的结果并不是靠我们人力可以去改变的,我们要懂得行善,懂得积累自己的德行,当有更多的德行,天命自然会给你匹配和你当下相应的结果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