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两天时间拜读了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于殿利先生的论著《治学之道 读书为要——著名历史学家刘家和先生读书方法论》,主要介绍作者的老师刘家和先生是怎么教育学生去读书的。
借助度娘,笔者(这个笔者是俺本人)了解到刘家和先生是北师大历史学院的教授,在古代希腊史、古代印度史、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比较及史学理论等领域都有很精深的研究。刘先生是历史学家,却不把读书的目光局限于史学著作,而是涉及语言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既在历史领悟有专门的研究,又在广博的学科领域深入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方法,值得我们去了解一二。
印象比较深的是作者多次引用刘先生的公平理论,即这个世界上的人有很多地方是不公平的,但也有绝对公平的东西,那就是时间,时间不会因为一个富人多出一点,也不会因为一个穷人少一点,所以我们可以在相同的时间来安排自己的阅读。但是比别人花的时间多,并不一定能有更多的收获,而要具有效率意识、创新意识。阅读古籍历史,很多人觉得文言文不好理解,就去直接阅读翻译后的现代文,那么自己在需要阅读古文的时候,则不一定有阅读下去的能力。
刘先生在阅读国外历史或哲学著作的时候,也不是阅读翻译后的中文版本,而是直接阅读德语版、法语班的原著。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很多人翻阅词典去查单词的意思,只是找一个感觉跟语境相符的意思,而刘先生则深入分析那一单词的词源、前缀或后缀结构,自己词义的引申情况,这样详细了解这个单词后,不仅能对文章有更好的理解,还能达到记忆的效果。
很多人(说很多人有种假想敌的意味,不过总要树立一个批驳的靶子,作者在提到反面的情况时,除了说自己在老师面前对笛卡尔的“我怀疑,就是我思想”理解有偏差外,没有再说具体哪一位人的不对,毕竟说别人就有可能得罪人家,说“很多人”也挺好)认为,做学问就是著书立说,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到写作上,作者说这是忘了读书是写作的基础,读书才是是最重要的,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读书是存钱,写作是取钱,不存钱,怎么去取钱呢?不存钱还想写作,那就是去“抢银行”了,没有知识基础,就只能在网上剽窃。我身边也有很多同学说自己写不出来文章,平时光玩游戏,光刷剧,不看书又怎么能写的出来文章呢?而且读书不光是存储知识,还能让自己的思想增值,思想更有深度。
这就要提到刘先生激励学生阅读的说法了,刘先生认为,书买回来还不能算是自己的,只能算自己拥有了所有权,但没有去阅读,没有把知识装到脑子里,从某种程度来说,看过书,甚至把书里面的知识背诵下来,也还不算自己的,因为没有去运用。人的大脑是会通过对旧有记忆内容的遗忘来给新接受的记忆内容腾地方的,所以如果不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知识也会脱离自己而去,这时又怎么能说书是自己的呢?所以买了书要看书,看了书要运用,这也是有效率的阅读的一个方面。
读书要读有用之书,也要读无用之书,有用是目前的,带着功利心去阅读自己需要用到的书,无用只是暂时的,说不定以后也会遇到。这就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所以要多读书。
读书要有深度,不能走马观花,只追求数量,到最后记忆里也只剩下一个书名而已,浪费自己的时间。去年一年笔者读了《我的名字叫红》《海蒂》《西游记》《浮生六记》《狼王梦》《海底两万里》《挪威的森林》等文学类书籍,《我的名字叫红》和《浮生六记》没有读完,前者有些枯燥,虽说是诺贝尔文学家获得者创作的经典作品,但是节奏较慢,跳跃性较大,且一件事情从多个人的视角来重复展现,如同《罗生门》的表现形式,即使每个人眼中对那件事的想法是不一样的,但是看多了也会疲惫。《浮生六记》只读了沈复和陈芸经历变故的章节,对于两人生活中的摆弄花草的冗长内容则没能坚持看完,其他作品只看过一遍,能记住的也只是故事的剧情和相关的一些人物,而要想研究作者的写作手法,对文中人物的做细致的分析,则有必要再详细地读上一遍了。
刘先生对于阅读的范围,比较重视两个“菲罗”和三把刀,两个“菲罗”是语言学和哲学,这两把刀加强逻辑学则是三把刀,也就是说阅读需要有一定的文字基础,也需要有可以借鉴的哲学理论,和清晰的逻辑来分析文本内容。
作者对刘家和的读书方法介绍的很多,笔者囿于篇幅,不能一一展现,但可以多读这篇论著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