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西西心理心理2018年的第2篇文章
从菜鸟到心理学大咖,一步之遥差的是什么?是「个人咨询理论」。
「个人咨询理论」既然是核心,那么这篇将从它的发展历程和内涵说起:如果把一个心理咨询流派比成一颗树的话,它的根就是哲学基础(人性观、价值观),树干就是该流派的理论架构和重要概念,而树叶则是相对应的技术和技巧。实质上每一个心理咨询流派的创始人就是构建了「个人咨询理论」。
「个人咨询理论」的建构分为四个时期:个咨理论学习期,模仿期、折中期和形成期。「个咨理论」的形成是经常变动的,是一个弹性、开放、不断整合的过程。它整合了咨询师的咨询专业训练、生活成长经验,形成对人、人的行为、问题本质及如何改变的知识与假设后,再经由不断的实作经验,检视、修正原有的假设,再形成新的信念的一个动态发展的统整过程。随着个人、专业成长与经验的累积,随时随地都汇集形成一个「暂时」的「相信」,这样往复循环地螺旋式地解构、建构、再解构、再建构时,个咨理论一直处在不断的形成中(becoming)。
在不断的形成中若学习的理论未内化,咨询师和来访者两个真实的人之间,隔着一个叫「知识理论」的东西,咨询师是为了技术而技术,不知道这个技术背后的重要概念和使用目的,来访者仍然无法「享用」知识带来「盛宴」。所以不管「个咨理论」如何的解构、再建构,咨商师要内化所学,缩小与整合专业理论、实务与个人经验上的差距,使个人内外一致、统整,「个咨理论」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既然要缩小差距,就要弄清楚「个人咨询理论」的内涵,其实也就包含「你对人性的看法?」、「个人成长发展的动力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有问题」、「人如何因应处理问题」、「咨询师如何帮助个案改变?」、「个案改变的的条件,如何评估个案已经变?」、「咨询若未能改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咨询无效的原因?」等七大问题,来剖析各大理论学派或者建构个人咨询理论的内在逻辑,以便于更好的理解来到我们眼前的这个人。
这七大问题就是下一篇文章中讲的六大观,既从「三观」到「六观」360°无死角来剖析人。欢迎大家继续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