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键词:流行、法则、思考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NMD火的一塌糊涂,几度脱销,不仅正品脱销,最火的时候连山寨的都买不到。按理说阿迪达斯出一款火爆的鞋,很正常,毕竟每年都会出很多新品。但是NMD的流行有着不同凡响的地方,它借用了所谓的互联网营销手段——饥饿营销。首发当日便脱销,这在零售业上绝对是反其道而行之,不备足货大卖,反而玩起了缺货。
然而正是这种套路,让NMD火遍全球。其实到了中国,火的理由还有很多,例如这三个字母到底骂的是谁?虽然是凑巧,但是这让不是很善于用英文缩写来记忆和传播产品系列的中国消费者,迅速记住了这个系列名,而且在心理默念的时候,这个名字还是那么的“朗朗上口”。
等火了之后,我们再来分析它为什么火,就会出现:技术领先、设计大胆、传统的沉淀、材料的创新、理念的成熟、营销的时机……等等等等。但是用这种思路来分析问题就是个坑,因为这是拿结果来分析过程和起因。NMD之所以火,只是它抓住了一个关键因素——引爆点——流行背后的秘密。
技术含量非常高
为什么说分析其他因素是个入坑的过程?因为你随便拿出个产品,即使它不火,你也可以打造出和NMD一样闪亮的履历。因为那只是一套说辞,我们可以去尽情演义,当然我不会否认技术和品牌历史的重要性,但这绝对不是塑造流行的关键因素。
真正的技术含量在于能不能联络起最关键的人物,另外还要有人对那些闪亮的履历加以传播并使人信服。想想看,这两件事儿对于营销和传播来说,是不是比其他的因素重要的多?流行在传播的时候,真的不问出处。
举个例子——萌文化的产物——这个东西叫“头上长草”。就是一个夹子,上面撅一根草,夹在头发上。第一次看到我的想法是:怎么这么二?然后我发现越来越多人戴,周围的人也开始分分要买一个戴。后来我所在的商场利用这个元素在一档活动中让所有员工好几千人都戴着这个“头上长草”。
这个东西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也没有什么历史吧?到现在我都没有任何想法去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但是它就这么火了。成功的关键在于它可以轻易触动年轻人的感官,然后使用起来成本低廉,最后是由于它可以简单的流行,反而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促使它不断扩散。
这正是《引爆点》这本书中“流行三法则”所起的作用,我对这几个法则的评价就是——技术含量非常高。书中有很多历史、社会等宏观角度的案例,也有营销、生活角度的说明,我就不重复了,只说我想说的。
引爆自媒体
内容付费是这几年非常火的话题,锻造出无数大V大咖,“IP”成了年度热词,能弄的自己弄,不能弄的也想办法往上贴。实际上这整个潮流和一个个弄潮儿都在验证引爆点的几个法则,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内容”有了多种多样的载体,可以附着在非常精准的产品或技术手段上。
同时,在载体基础上,宏观背景更是为这个潮流提供了发展基础,这里我们不说什么经济环境、投资风口之类的,单说一个——信息过载——就足以诠释背景的意义。随着信息的不断丰富、爆炸,很多人陷入焦虑状态,每天接受和处理的信息太多、太复杂。这时候今日头条出来了,给了一个——你关注的才是头条;罗辑思维出来了,告诉你什么是知识运营商;樊登出来了,帮你把书直接读完;简书出来了,给了所有写作者一个舞台;李笑来也出来了,让你升级一下大脑操作系统……还有无数各行各业的“领袖”,在琳琅满目的平台上展示、贩卖自己的知识和内容。
自媒体就这么火了,背后是巨大的市场需求,是知识就是力量的美妙诠释,更是一帮能整合资源、推广运营的高手的完美操盘。如果我们深度剖析内容付费和自媒体,应该可以写几本书,案例可以多如牛毛。但林林总总也没逃出“三法则”的关键因素:核心人物、附着载体、宏观背景。
火火的视频
和内容付费同样火爆的还有一个例子,那就是——视频。包括:短视频、直播、自制剧等等。具体的例如最火的papi酱,一个短视频2000多万;直播就不多说了,各位打赏过的土豪,都知道怎么付费;各大视频网站的自制剧更是疯狂的获取付费用户,不付费就不能马上看,付了费不仅马上看,还去广告(广告主其实很可怜)。
其实视频是内容付费的一个分支,之所以火到让人无法理解,主要就是因为它解决了一个问题——提升效率。不管是接受信息还是娱乐,只要节省了时间,就会引发关注。罗振宇提出的——全民总时间——确实是个很好的概念,比GDP的现实意义更大。
当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快速获取知识的时候,知识的价值就通过节省用户时间的方式成功变现。视频、音频、线上培训这些东西都是通过这个手段,不仅改变用户习惯,还让用户心甘情愿的拿出银子。
这就是我觉得《引爆点》没有阐述的一个问题,单一的引爆有时候是没有目的性的,或者说无法预料的;而“引爆点“这个概念在真正应用的时候,其实应该关注目的性,也许我们依然无法预估最终的结果,但是我们可以在一个方向上有计划的“引爆“。
有目的引爆才是王道
写到这里,感觉就是殊途同归,最后还是回到现实意义上。NMD的火爆,绝对是有目的营销。它的缺货和小米不一样,小米第一次玩这个的时候是真生产不出来,阿迪达斯不会有这个问题,它在全世界有无数家OEM。
所以,对于我们个人,怎么理解和使用《引爆点》的概念?那就是——目的明确。
如果你是做营销工作的,那就想想——核心人物、附着载体、宏观背景——这三个因素在你工作的领域里是怎么发挥作用的,然后利用这些因素打造能带来营销业绩的引爆点。
如果你是做投资的,那更要明白,你投资的领域或载体,在各种引爆点的影响下会产生什么样的走势和变化,进而促进投资的精准和高效回报。
如果你是按部就班的上班族或是勤奋务农的劳动者,那似乎离引爆点远了点儿。但,你同样要关注社会热点的变化,因为那会影响你生活的质量、孩子的教育、养老的保障等等。
……
于是,出于我们各自的目的,多了解一下流行背后的秘密并不是什么坏事儿,因为,它已经流行了,你无法躲避,只能加以利用。
推荐:《引爆点》
——END——
我是削寒,非典型80后。现在只做两件事儿:思考未来&践行当下。
如果这个分享对你有用,可以关注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