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年在深圳罗湖口岸打工的日子,在我的人生史册里,留下惊心动魄的一页,至今仍然印象深刻。
当年才十八岁的我正处于不知天高地厚,敢想敢干的年龄,高中刚毕业就随着南下打工的浪潮,带着发财梦,一路颠簸来到了深圳。第一次出远门初来乍到,就被深圳这座繁华的城市震撼了,遍地的高楼大厦,富丽堂皇,纵横交错的高速路车水马龙,来来往往嘘嘘嚷嚷的人群中,不时有打扮时尚亮丽的美女,像花丛中觅食的蝴蝶,在人流中若隐若现。我极力的掩饰内心的狂喜,免得人家笑话我乡巴老进城;喜出望外,但事实真相无法掩盖,我与这座城市格格不入。我暗自下定决心,想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城市成就一番事业。
当时我没学历没技术没背景,然而像我这样的“三无”人士,想在深圳出人头地无异于土楼里造飞机异想天开啊!经过短暂的思考,我决定先把温饱解决了,在做进一步打算。后来经老乡介绍,进了一家私人的基建公司,我进了桩机组,就是负责桥墩的基础建设。工地上的管理,绝不逊色于特种兵的日常训练,或者说是封建社会制度下的劳工更为贴切。我的领导来至化州,四十多岁一米八左右的个子,黝黑的皮肤,鼻子占了整个脸部的三分之一,发起火来像天上的毛脸雷公,我们背后叫他大鼻子。我们小组七个人都来自五湖四海,被安排在一个简易的活动板房里,当时正值夏季,晚上还好偶尔有一阵阵的凉风,白天简直酷热难耐,我们睡在竹排搭建的床上一字排开,像海边渔民晒的咸鱼。罗湖口岸东门一带寸土寸金,当时能有个地方落脚,对于一个从乡下去城市打拼的小伙,无疑是幸运的,但艰苦的岁月从此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