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4日 星期一
(一)几天不见,孩子们的变化
不知不觉就到了开学第三周,几天不见,孩子们有什么变化?
在楼下大厅遇上了然,她自然地拉起了我的手,还是那般阳光,牵着她脚步似乎都轻快起来。
来到教室,已经有三个孩子来了,他们习惯了桌子边的搭建,教室里非常安静。
浵来了,捡到了一个很小的葫芦,上周还需要奶奶陪着的她竟然一个人进来,自己挂好了书包,非常开心的样子。我说:几天没见,你怎么变了?你现在笑得那么开心,可我记得之前脸上全是眼泪的呢。她眨巴着眼睛说:没有啊。一脸天真的模样。哈哈!没有就没有吧。
熟悉了这里环境的洲变成了话痨,今天他非常开心地告诉我们他去奶牛场的事情,他反复强调,他一去,奶牛就都跑过来了。想起《世界为谁存在》的绘本,不就是这样的感觉吗?
面对面坐的然和煌则早已经是很熟的样子,不停地在边玩边聊天,然最初来园时总是想要把住老师的注意,在总是被拒绝后开始了和同伴的交往,而且很享受这份乐趣。
棋博搭的玩具越来越好玩了,像一座桥。喜欢动物的洲接着我说:像鳄鱼。是啊,长长的身体,真的很像呢。
文捡来了一个大一些的葫芦,我把它们用绳子挂起来。想起第一周和他的拉力,可是真不容易,现在他意识到了教室里的规则后,每件事都很认真地对待。吃好早点,文总是会第一个搬小椅子到上课的位置上来做准备。
(二)忘了说我爱你
今天的活动依旧是从情境中进入:天黑了,孩子们睡了;天亮了起床后刷牙洗脸等一系列生活模仿动作。谁也像我们一样要准备去上幼儿园呢?当孩子们看到封面时,我介绍:小熊的名字叫比利。
煌:比利,他是女生。因为刚刚在介绍孩子们的位置的时候,说了我们班的座位是一个男生一个女生这样相间着坐的,男生坐在蓝色的点上,女生坐在绿色的点上。这会儿,他还在想着这个话题。
文:他是男生不是女生。
我表示:我觉得他的名字更像男生。
浵:但是她还有红色的,她有些犹豫地说。看她观察得多么细致啊,她为自己的想法找到了一个依据,遇到这样的孩子,我的心里怎么能不窃喜呢?
故事开始了:小熊比利早上睡醒了以后,像小朋友一样伸伸懒腰,他发现:我的小兔子哪里去了?
浵:不知道啊!
文发现:在床底下。
妈妈在楼下叫:比利,吃早饭了。比利说:等一下等一下,我的小兔子在跟我捣乱呢。孩子们是不是也经常有被妈妈催着的体验呢?
接着,不管是洗手、换衣服等等,小熊比利都说着:等一下等一下。故事里只有一句等一下,可是我喜欢把两遍连起来说的感觉。
当讲到妈妈催比利快点走,“要不然上幼儿园就要”时,好几个孩子接着说——迟到了。
比利有没有立刻就走呢?他去哪儿了?
试图让孩子看着图说,可孩子们还没有仔细观察的意识,有说上学的,有说上床的,就是没有看懂是在上楼梯。
去幼儿园的路上,比利把饭盒和小兔子顶在头上,妈妈提醒他小心。
我问:妈妈在担心什么?
不知是谁:小心要滑倒。这时,杭的哭声起来了。
比利说:我很小心啊,就是小兔子不肯乖乖滴做好,杭,你看,她在摇来摇去。
浵问:比利在哪里呀?哦,是的,比利哪儿去了?
不知是谁:她跑丢了。又是文看到他在垃圾桶后面。
孩子们是否感觉到了一种犯了错误之后想要躲起来的心境呢?应该是有的,看他们凝神的状态就知道。我顺着他们的表情问:妈妈有没有生气啊?孩子们接:生气了。
煌一个劲儿地想要表达和故事并不相关的内容,他非常执着,一直说一直说,眼看孩子们的注意力就要溃散了,我只能试图压过他的声音一遍遍地问:煌,妈妈到底为什么生气了?
终于他抢不过我的声音,告诉我:顶在头上就要泼掉了。
我表示:你说得真好,要是把手也放好就好了。
他接着说:我昨天把苹果顶在头上,掉到了地上,妈妈就生气了。这次和刚才的表达不同了,不管他说的是真是假,他至少领悟了妈妈生气的原因。
故事中的妈妈收走了比利的小兔子,在现实中,孩子不够冷静的时候,大人有没有这样的态度来帮助他们静下心来呢?
他们还是迟到了,她们跑到了幼儿园,当讲到布朗老师时,浵又问:布朗老师在哪里呀?我们跟着她的问一起认识了布朗老师。
妈妈也上班去了,比利一个人呆在幼儿园,她这会儿像不像管炜彤一样笑嘻嘻的?不,他像孙静雯一样有点不高兴,她像鲍墨垚早上来的时候一样有点不高兴。
比利说:因为妈妈走的时候没有跟我说我爱你。他每次都会说的,她今天没有说。
当布朗老师建议比利和小兔子玩一会儿时,比利开始找他的小兔子。这里我根据孩子们平时放她们的玩具的经验进行了一些改动:他先在口袋里找,没有;然后到书包里找,(许多孩子都是把好朋友放在书包里带来带去的)他又到睡觉的床上找(平时就有孩子睡觉的时候会让好朋友陪着他),还是没有。故事就是这样,要时刻和孩子的生活相融合的。
许瀚文:在妈妈包里。他是看过哥哥的这个故事呢?还是刚刚观察到的呢?
煌还沉浸在刚才的生气的情绪中:然后,我家的,妈妈生气的时候,妈妈就送给警察了。我直觉到他对警察的一种害怕。
比利开始冷静下来,他说:让我想一想。孩子们感觉到这种暗示了吗?这也是一个有理性的小熊,当小兔子不见了的时候,不是一直哭,而是到处找,找不到的时候又会慢慢回忆,慢慢想。
比利开始想,我自然变成了比利带着孩子们一起回忆:我顶着午餐盒,小兔子在哪儿的呢?
文:在他的头上。
柔你还记得吗?用这样的方式自然提醒游离的她。
苏也记得:他是顶在头上的。
哦,对,我还叫小兔子要坐好了的。后来午餐盒怎么样的呢?
苏:倒了。
后来午餐盒倒到了地上,那我的小兔子呢?
文:妈妈包里。
是吗?会不会被我丢在地上了?
实在找不到小兔子的比利就像杭这会儿一样,哭了起来。
锦,谁来了?刚刚的回忆是没有图片刺激的,他也开始游离了。孩子少的好处就是每个孩子的状态都在老师的眼睛里,因为好多孩子都在故事的情境中,不想打断故事去组织常规,就需要老师用一些自然的方法,在故事中进行提醒。
锦回过神,开始看图:妈妈来了。
妈妈怎么来了?
有孩子:下班了。我表示:才不是呢!
妈妈说:哦,宝贝,对不起,我忘了把小兔子给你了,还有,我忘了说我爱你。孩子们意识到妈妈是特地来送小兔子的吗?他们感觉到妈妈的这份爱了吗?
比利感觉到了:比利爬到了妈妈的怀里,妈妈轻轻地给她擦干了眼泪,他说:我也爱你,妈妈。
然:然后很开心。她好像也跟着释怀了,整个活动她虽然没有语言上的回应,却一直沉浸在故事中,还有垚也是如此,他们的收获并不比说个不停的孩子小。
当然,比利还是和妈妈再见,让妈妈去上班了,让小兔子在这里陪他,就像张棋博的小熊猫,就像许瀚文的小老虎,就像管炜彤的巧虎一样。那妈妈什么时候就来接啊?
孩子们:放学。是的,就像孙静雯的奶奶下午放学就来接。
安歌:还有猫头鹰的故事。上周讲完故事也是这样,他也想再听一次猫头鹰的故事,他对这个故事是多么的喜欢啊!
不得不感慨:这是一个多么真实又细腻的妈妈啊!当比利弄泼了饭盒时,她没有掩饰自己不快的情绪,当她发现她带走了小兔子时,她细腻地想到刚上幼儿园又心情不好的比利一定会更加需要小兔子的陪伴,所以还是抽空送来了,同时带来了自己的爱的表达。就让我学着她做一个有爱又有鲜活情感的老师吧!
(三)就算是任性的孩子,也可以理性对话
今天,浵、雯、杭的家人都没有陪在这里,浵情绪慢慢开始稳定下来,就是另两个小姑娘,在讲完故事后,出去玩滑梯的时候一直在哭。哦,他们以为开火车就是去找家人,却没能找到吗?
雯的哭中带着任性,听不进你的任何的话语,杭的哭带着一种很难忍住的伤感。通过两周的接触,我感觉他们俩的眼神中都透着一种力量,完全没有对新环境的害怕,而是因为没上过托儿所而不太适应和家人分离。于是,我试图和她们对话,让她们变得更加理性。先是和杭一遍遍地说着:你想要我干什么就告诉我,不哭了好好跟我说,我才能帮你去做。她终于忍住了眼泪,看着我的眼睛里充满了犹疑,也许她没有看见过大人这么肃然地跟她讲话,或者她从没听大人这样的说法。但是她还没有能力想到可以怎么做。
我提示她:你奶奶吗?早上是奶奶送你的吗?就这样我们开启了聊天模式,我问她答,我知道了她奶奶会开车,奶奶的车是黑色的,家里离得很远。开学两周,这是第一次清晰地成功地和她对话。今天让我认识了一个新的她,虽然之前她不说话,可思维很清晰。
和雯的纠缠要更久一些,她就是哭啊,哭啊,想要用哭达到目的呀,她才不管你说什么呢?就是反复说着“我要奶奶,我要爸爸,跟爸爸视频”等等。干脆和她直说:我不是你的奶奶,你哭的时候说的话我是不会听的,你不哭了,我才可能帮你找奶奶。重复了有四五遍,她才听进了耳朵里。
而这时候杭已经不哭了,我说:你看,她不哭了,我就在帮她想办法,把她的想法告诉妈妈。雯也开始忍住了,我说:等你也没有眼泪,也没有鼻涕了,我就也帮你想办法。
她坐了下来,要打电话给爸爸。那就自己打吧,我把手机调到拨号的界面,她嗯了2和3,没有能打通。哦,看来要记住爸爸的号码才能打。哈!不是我不给她打,是她自己记不得号码。她还是说要视频,我说我的手机只可以发信息,我知道妈妈的号码,可以给妈妈发个信息。她得到了安慰,跟着旁边的孩子香香地吃起了肉汤饭,还吃了两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