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宜居
和中国很多城市相比,温哥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这座城市在国际上的口碑不错,被认为是世界范围的宜居典范(e.g.气候,自然条件,安全,社会和谐)。
02. 一个居住型的城市中心
过去15年温哥华倡导Living first,也就是居住优先。
近年来温哥华市中心很少有办公楼提案,2010年后只有10%。温哥华一直试图建设一个居住型的城市中心,以扭转城市蔓延的局面。
事实证明,满足这个目标的最佳建筑策略是推广一种在多层基础的点状高层。这些建筑每一座但看上去其实挺好看的,而且适合退线,底层的平台还能设计成联排别墅,但问题是这些高层太雷同。没错,这种建设形态对城市化目标是可行的,可是它太高效。温哥华想要建设一个居住型市中心的这个规划目标压迫了其他目标。温哥华于是陷入了一种悖论:看上去好到让人有点烦的地步。
03. 消费性城市
温哥华有特定的城市生活方式,懒散休闲。人口统计表明,温哥华拥有大批晚婚晚育的职业家庭夫妇,老城里居住有大量巨富移民,他们并非单身家庭;还有很多富有的空巢者。很多世界知名企业在此建立办公室,总部则选择在同为西海岸的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或者东海岸。
随着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温哥华成为亚太地区投资移民北美的主要目的地。这些移民给温西和南湾带来高密度的生活传统。点状高层比板楼更贵,然而为了获得更好的观景体验,购房者和开发商还是更偏爱塔楼。
04. “边缘城市”现象
温哥华在一个半岛上,被海洋和山脉围绕。市中心的半岛在地理上受到水和斯坦利公园的限制,导致高密度。
90年代后的温哥华市显然没有做好迎接百万人口增长的规划,规划分区被不断推翻,许多公共设施也建设赶不上发展的需求。好在Burnaby, Surrey, Coquitlam, Richmond等周边地区的快速城市化大获成功,郊区持续扩张减轻了市中心压力。05. 高密度、低强度的城市景观
温哥华规划常被人认为是提供了一种规划模式。世界上有很多出色的城市,其中一小部分采取创新的规划模式,比如洛杉矶、芝加哥。新模式意味着在规划意识形态上,为城市化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出路。这些模式有的可以被模仿、重复,跨越国界,比如目前中国很多城市CBD都在模仿北美大城市。还有一些很难照搬,在我看来温哥华就属于这类。还有一些很难照搬,比如温哥华。
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它不受某一个强大的规划传统控制,融合了很多文化,并且在近二十年受亚太地区资本、移民的冲击。因此当地的城市设计不断推出新的策略来融合、吸纳它们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