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为蜀国的建立埋下了伏笔。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这也是著名的隆中对。
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出山成为刘备的军师,自此刘备可以说百战百胜,取荆州,夺西川,并汉中,另天下侧目,以上种种,都离不开诸葛亮的功劳。
重点来说说败也诸葛亮,从其能力来说,他并无缺陷可以说是三国时期鼎鼎大名的智囊,仅有郭嘉、司马懿可与之匹敌,但是其性格有缺陷,对蜀国管理不当,最终导致了蜀国的灭亡。
其二是诸葛亮六出祁山为实现统一,进行北伐,但人员有限,粮草供应不足,内现出征耗损财物几次致国力空虚,未一统又先折损实力。诸葛亮治国路线有些心急,耗损实力延长了外力不侵内力消耗。就连五虎大将的赵云在临死前都痛叫到“北伐,北伐”,可谓虽死其心仍系于国,但只能是当此之时无论怎么谋略,国小势弱面对强手生存是问题。而诸葛亮死,给缺少智慧与人才的团队又增唯护实力之难,国家空虚面对强兵来袭智上无有胜者,实力无以比拼,国治不强。
以上这些不仅仅说明了蜀国的建立离不开诸葛亮的汗马功劳,但后期蜀国衰败也有很大原因在于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