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可爱的诅咒:圣母型人格心理自助手册》一书的扉页,看到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别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因为那些好意思为难你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人”。
很多时候,我不好意思拒绝别人。
我不会拒绝临时的加班要求,哪怕我累得头晕脑胀;我也不会拒绝闺蜜的逛街邀请,尽管我当时胃痛不适,身体很难受。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觉得,这是友善待人的普世标准。这种观念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固化,而且,让我们觉得很好。
事实并非如此。
《可爱的诅咒:圣母型人格心理自助手册》一书把始终有礼貌、让别人觉得愉快、不让其他人失望、从不说“不”、防止冲突等行为,称为“可爱的诅咒”。
这本书是英国雅基•马森所著。作者雅基•马森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也是一位“圣母型人格”患者。
作者曾经在手臂骨折的情况下,还坚持为家人开车、划船。如果不这么做,就会觉得内疚,放佛受了一场“可爱的诅咒”。这本书,是作者尝试性迈出解决“诅咒”的第一步。
作者用200多页的内容不仅说明了“圣母型人格”的类型、产生根源以及科学治愈方法,而且利用大量的案例详细讲述了“圣母型人格”的自我治疗和心灵成长的故事。
遭受“可爱的诅咒”的人,称之为“可爱的人”,也即是书中所说的“圣母型人格”。
令人惊讶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倾向。
“可爱的人”很少拒绝他人。他们将大部分精力和时间花在家人、朋友和同事身上,甚至对陌生人有求必应。
“可爱的人”总是微笑示人,举止得体,不给他人带来麻烦和难堪,
那么,他们的内心呢?
当我违背自己的意愿答应了别人的要求时,我会烦躁没有耐心。你们呢?是痛苦、不友好、无兴趣、还是恐惧?
书中说:
大多数遭受“可爱的诅咒”折磨的人都是“愤怒逃避者”和“认可追求者”的结合体。
不好意思拒绝别人,追求他人的认可,会让我们感到越来越累,甚至会让我们自我价值感和自尊感越来越低。
要知道,我们的“可爱”,决定不了别人的认可。
改变,从可控的一小步做起。
书中提出了质疑思维、正面肯定、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排列恐惧指数等多方解决方案,列举以下几点给大家参考。
第一、树立敢于让人失望的心理。
“可爱的人”之所以不想让他人失望,是因为,他们知道失望的感觉。如果拒绝了他人,自己会感到内疚。为了避免这种愧疚感,“可爱的人”经常答应一些自己本想拒绝的事。
这种内疚,是他们以自己在同样情况下做出的猜测和假设,心理学上称之为“投影”。事实上,面对同样的情况,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反应。
敢于让他人失望,可以给我们自己更多的选择。
第二、学会拒绝别人,学会与那些不会因为拒绝而不爱我们的朋友相处。
Step 1、感谢那个请你帮忙的人。感谢他,遇到问题的时候,能想起你,感谢他的信任。
Step 2、删除冗长的铺垫,简单明了,礼貌而清晰地表达你的拒绝,不要举棋不定而让对方有机会说服你。
Step 3、试着做某种积极的跟进,让事情有个好结局。可以推荐一个信任的、感兴趣的,能够真正帮助他们的人。
如果当下不能做决定,记得为自己争取一些时间,再次见到对方时,给出一个坚定的决定。
上周五,有位客户找我出一个方案。但是,我最近时间比较紧,但是,我没有当场拒绝。三天后,我推荐了一位好友去帮忙,同时谢谢她的信任。
第三、好好爱自己。
对“可爱的人”而言,严苛和自我批评已经成为了一种固定模式,变成了一种默认设置。为了心智健康、身体健康、快乐和幸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做出改善。
1、列下可靠优势清单。
想想过去做过的、让自己感动骄傲的事,不管它们对别人来说多么没有意义。至少列出三个,并写上它们所代表自己的特质。
可靠优势清单,是我们过去的总结。
2、记录“一日三好”。
“一日三好”,是我们现在的体验。
上个月,为了健身,我连续一个月,每天记录三件事。这简单的三件小事,让我肯定自己过去一个月的付出和一个月的坚持。
记录“一日三好”能让我们关注自己的优势和好的品质,让我们形成有益的思维习惯。
3、你值得这世上所有的美好。
书中最后《临终前最遗憾的五件事》的故事中说:
临终前排在第一位的遗憾是,希望能够有勇气在生活中做真正的自己,而不是为了别人对我的期望而活。
“可爱的人”总是把时间、精力奉献给他人,经常忽略身体发出的声音,尤其在与其他人在一起的时候。
善待自己,把自我改变作为一个优先项,找到适合自己的步伐和兴趣,慢慢改变那些埋藏在你心底的自我价值观。
这本书的目的不是让人们不再友善待人,而是鼓励人们为自己争取一些时间和自由。因为,每个人都有权利好好爱自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