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母亲说,父亲一辈子忙忙碌碌,很辛苦。那时我还小,家中的农活需要干,早上三四点钟就起床到地里忙。但是无论再忙,到了上班时间,准时推起自行车去上班。有一年,适逢麦收时节,家家户户忙着收割小麦,家里的麦子产量高,收成好,数量多,麦地里收割完的小麦全部晾晒在麦场里。看到满场的小麦,母亲高兴得合不拢嘴,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可是天公不作美,到了下午,天空突然阴云密布,轰隆隆的雷声由远而近。瞬间刮起了大风,风卷着云彩压了过来,眼看着暴风雨要来了。这时母亲顾不上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赶紧招呼父亲收拾麦子,父亲也不敢怠慢,与母亲一块忙起来,把麦子整齐地垛起来。干了将近一半,父亲忽然不干了,停下手中的活,骑上自行车就走了。母亲一看着急了,知道是到了上班时间了,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无论如何也要先收拾好麦子呀!可是,无论母亲怎么做工作,父亲头也不回地骑车走了,任凭母亲使出浑身解数,都挡不住父亲按时上班的脚步。时间来不及呀,眼看大雨将至,母亲又重新独自收拾起来。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麦子没有收拾完,大雨如期而至。由于没有及时把小麦收拾盖好,被大雨全部淋透了。后来无论怎么晒,还是长毛了。看着原本丰收的小麦,母亲心疼的掉眼泪了。后来,母亲还是理解了父亲的难处,人在单位身不由己。我更加理解父亲,他是一名老党员,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多年如一日,把工作放在第一。他宁愿早上三四点钟起床或者是下午下班后忙到晚上八九点钟,也不会耽误工作一分钟。
父亲的邮递员工作很艰苦,最困难的是夏天和冬天。到了夏天,天晴的时候,太阳像大火球,专门跟着人走,走到哪儿晒到哪儿,父亲一天下来,脸晒得黝黑,皮肤通红,就像关公。如果遇上暴雨倾盆,虽然穿着雨衣,但是他会首先保护好邮件,自己往往淋得全身湿透。碰到河水暴涨,他只有推着自行车过河。到了冬天,寒风刺骨,他顶着凛冽的寒风艰难的行走。就怕下雪,雪天路滑,到了陡坡上,只有推车前行,一步一滑,如期把邮件送达。据母亲告诉我,有一次,父亲骑车下陡坡,路面结冰了,一不小心,父亲摔出去很远,重重地跌在路上,摔得鼻青脸肿,好长时间没有爬起来。腿摔伤了,一瘸一拐地把邮件送完了。几十年来,父亲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当天的邮件当天送完。有一年,单位里给他调整了送邮件路线,老百姓不乐意了,找到单位,没有办法,又把路线给恢复了。邮递工作最怕碰到死信。1994年春节前 ,支局收到一封从台湾寄来信件 。收信地址是日照县街头区铨子乡郑山娃收 。信封上厚厚的改退批条 说明这封信已辗转了许多 ,从收信人的地址看 ,这是解放前的地名 。如今 ,这些区域的隶属关系早已改变,根本找不到叫郑山娃的人。辗转打听,附近几个村庄也没有此人。困难面前,父亲好不泄气,他把查找的范围扩大到周围五六个乡镇,终于在现在的许孟镇找到了本人。当他把信件送到老人手里时,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边念信边说“50多年了 ,我的老哥啊 ,终于盼来你的信了!”
纵观父亲的一生,工作虽然平平淡淡,每天都重复昨天的故事,但是平凡中见伟大。每天做同一件事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同一件事。他的故事我们晚辈们一生享用不尽,他的做人处事原则是我们终生学习的榜样,祝愿我的父亲晚年幸福,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