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人生,从远离投资开始

第一部分、

有一句名言: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痛苦的人生从投资股票开始。这句话说得太好了,我深有同感。我在金融行业干了20多年,一直都郁郁不得志,过得很痛苦,我在想,做投资多好啊,不用朝九晚五,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沉重的业绩压力,没事抓个涨停,那是远超我的薪水啊。但我没想到,做投资更加痛苦,因为工作辛苦你至少肯定赚钱,炒股辛苦你可能还倒贴钱。在股市我用尽了洪荒之力,倾注了所有的智慧和心血,最后心力交瘁,差不多开始怀疑人生了,却仍然找不到一条在股市的生存之道。网上有一句话: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呢,听过很多投资方法,却依然做不好投资。在其它行业你越聪明、越努力就越容易成功,投资并不是这样的,在错误的方向上努力发挥聪明才智,你就离投资的真谛、投资的本质越远。

        所以我想从证券市场的本质,来谈一谈散户的生存之道。我们来到证券市场,不管是买股票,还是买债券,本质上都是你把钱交给企业,分享企业经营成果的一种行为。你投资股市的一切收益的来源,最终只能是来自于企业创造的价值,股市无非提供一个交易的平台而已,交易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印花税和佣金却是在不断毁灭价值的。从很长很长的时间来看,全体股市参与者能够获得的回报率,实际上就是全体上市企业的ROE,据统计,这个 ROE一年大约是10%,也就是企业一年就只能赚到这10%。那么这10%的蛋糕,是如何分配的呢?交易费用和税收是必须扣除的,另外,有一部分人是肯定赚钱的,比如有信息优势的人,象徐翔,有资金优势的人,象许家印,有制度优势的人,比如在一级、一级半市场的大小非、打新的人,还有做期现套利、ETF套利等各种无风险套利的聪明人,他们也是肯定赚钱的,比如我的老师徐大为,等等。总的就这10%,剩下的已经没一点点了,大家都在抢,你如何确定你一定能够胜出呢?在任何一个时刻,无论你是价值投资者,还是趋势投资者,无论你用千百种投资方法中的任何一种,你的买入或者卖出,只要成交了,都有一个人的观点是与你完全相反的,你们是互骂SB的两个人,你赚的就是你的交易对手亏的,要知道,你的交易对手也是想来赚你的钱的,你有多大的把握一定是你对了而你的交易对手错了?所以说,大家要想想,股市这么低门槛的地方,全世界最聪明的人聚集的地方,在信息上、在资金上、在聪明才智上、你有什么优势、有什么超越众人的洞察力,有什么核心竞争力、有多大把握能够赢过其它人呢?更加残酷的是,我们知道,在拳击比赛中,选手是按不同重量级分组进行比赛的,而股市,没有分级制度,没人会因为你是菜鸟而手下留情,放你一马,要知道,你是和无数个徐翔、无数个许家印、

无数个徐大为在贴身肉博,一团混战的。

所以,我觉得,大多数散户赚钱是偶然的,亏钱才是必然的。散户想要战胜徐翔他们,就好比我想要战胜林丹,当然我说的是打羽毛球,没别的意思。

对90%的人来说,付出了洪荒之力,对投资没有好处,只有坏处,也就是说,你有可能越努力越失败。这不是在耸人听闻,我不是在哗众取宠,这是个残酷的真相。为什么会越努力越失败?就是因为你朝着错误的方向在努力,你不是来分享企业这10%的回报,你期待着赚其它人的钱,你追求的是不切实际的高收益,你追求着一夜暴富。朋友们,我问你,一年赚10%,你要吗?有人说,别逗了,我随便抓一个涨停就有了。朋友们,巴菲特年复利20%就能做到世界首富,而我们却期待着一天就赚10%。如果你有了赚快钱的心态,你的策略,你的方向,就会偏离证券投资的本质,偏离了分享企业经营成果的初衷,因为企业一年总的才创造10%的新价值。确实,每天都有很多股票涨停,但那并不是因为这个企业昨天到今天就盈利了10%,他的内在价值增长了10%,那是因为什么?冥冥中是由什么因素在决定股票的涨跌?想赚快钱的人,肯定想研究其中的奥秘,破解其中的玄机,那么自然而然的,你就会开始抓热点、听消息、追大神、看技术指标、追涨杀跌。一方面你频繁交易,给国家和券商做了贡献,另一方面,你离市场越近,当局者迷,你发财心切,急病乱投医,就容易掉入了别人给你设下的圈套,成为了被人收割的韭菜。你所听到的所谓核心内幕消息无非是别人让你接盘的诱饵,你看到的漂亮的技术指标可能是主力做出来迷惑你的,还有,你花几百上千块钱加入大神的收费群,看收费文章,幻想着有人给你指点迷津,带你赚钱带你飞,但你要想想,大神如果真的那么牛,他自己上杠杆狂买、闷声发大财,早就一夜暴富了,谁要赚你那几百块钱,赚那点钱搞不好是要坐牢的!你离市场越远,就越容易成功,你越不着急赚钱,钱就会主动来找你了。

证券市场的本质决定了,从股市里面赚钱是非常难的,现实就是,七亏二平一盈,七二一法则,90%的人是不赚钱的,散户如何生存呢?刚才我说过了,所有上市企业每年创造的新价值是10%,而指数就是由全体上市企业构成的,企业的整体表现决定了指数的表现,所以,不管指数短期如何波动,长期大约也是以每年10%的斜率向上增长,这个历史已经证明了。同时,美国的历史已经证明,主动管理型的基金无论公募还是私募,扣除管理费后,几乎都是跑输指数的。所以,对于七二一里面的七亏二平的人来说,如果你清醒地认识到,你没有徐翔那么牛,没有许家印那么有钱,没有徐翔那么聪明,那么你为何不直接持有指数,直接获得10%的收益?所以我认为散户不应该花时间进行选股择时,也不应该看盘作T,不应该听消息追热点,甚至不用关心国家大事,连雪球都可以卸载了,只要你在相对低位买入指数,只要你相信人类社会是在发展进步的,你长期持有指数,不用花半点心思,就能够胜出90%的比你努力的聪明人,大概率获得每年10%的收益。

第二部分、

如果你爱一个人,就让他去做投资,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就让他去做投资,因为那里是地狱!对于大多数投资人来说,那里是地狱。

(一)、你为什么不是那个奇迹?

股票期货注定是极少数人赢利的市场,这个少数人的占比到底有多大,虽然版本不少,但排除运气太好想赔都难的之外,以二年为期说是百里挑一并不过分。如果再要求三年以上持续赢利且有系统必然性,说万里挑一,您也不要吃惊。万里挑一,可以算得上奇迹了吧,一般谁可为之?有不少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自己不是那个奇迹?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多,我们这一节的工作,就是试图总结出其中最基本的最有共性的,供投资者对号入座,如果在这里找不到适合您的“座位”,恭喜,您是有寿星基因的少数人。



(1)、市场生态恶劣

说证券期货是零和游戏的说法太过客气。您去看看管理层的脑满肠肥,看看“非营利机构”的高楼大厦,看看经纪商的一掷千金,看看评论家研究员数据商的丰厚薪资,您就明白了零和市场只是崇高的理想。当然,他们的存在提供了市场服务,是必不可少的;但客观上他们是市场的抽血者:生他们者爹妈,养他们者股民。在一个客观上要求大多数人都是输家的市场,在一个机构和狙击手遍布的市场,普通投资者入市前请对着镜子大声问问自己:您的核心优势在哪里?您凭什么能从别人手里抢到钱? 您想在市场体面地生存,您就一定会遇上最惨烈的争夺,因为投机的本质是抢钱,并且您还得买各种门票后才有资格进入这个抢钱场,所以这里注定是饿虎环侍,其态眈眈。但投机市场也很公平,有能力有毅力有运气者总能闯关成功,这就是赢家,如果闯不过去,那就悄悄退回您原来的生活吧,即使涕泪横流,即使咬碎后槽牙,市场也不会在意您的悲伤您的痛。能否成就投资梦想,并不是看您有多聪明多能干,而是看您能否笑着渡过难关。这是赢家的共识,跟您承认与否没半点儿关系。 拥有长期稳定挣钱交易系统,并有强大执行力的人不多,但这些高手寿星象抽水机一样在市场年复一年地抽水,再考虑复利的因素,以市场里面的这些资金也只能维持这种严酷的生态。所以市场必然是残暴无常的,它一定会用各种方法证明大多数人是无法在市场中长期存活的。有人总结为什么期货投资者大多数是要被打败出局的,很是入味: 做趋势的人多数死在震荡里; 做盘整的人多数死在趋势里; 做短线的人多数死在暴拉里; 没方法的人多数死在乱做里; 有方法的人多数死在执行里; 靠主观的人多数死在感觉里; 靠消息的人多数死在新闻里; 如此看来,真是死法多多,活着就是奇迹!经历这些劫数都没能被整死的,才是金刚不坏之身,是少之又少的真正王者。



(2)、盘商不够

“盘商”是我们在多年招录、培养、考核操盘手的实践中,以及与业界强手交流的过程中总结并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我们曾在《期货日报》上详细介绍过,结果无数媒体转载并获得了广泛的认可,读者大都认为这个概念有助于操盘者在投资能力方面重新认识自己,从而少走弯路。什么是“盘商”呢?简单地说,就是面对投机性的“盘子”,例如在证券期货黄金外汇市场甚至某些赌局,有一个高度的专注并有超强洞察力执行力的人群,这个人群的某些共性,某些与生俱来的特质,就是“盘商”。 人往往无法正确认识自己,尤其是涉世不深者,大多数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回忆少时的同窗,有时会倍感可乐:一位常常在7个音符中唱出8的同学坚信自己是做音乐的料,一位粗懂文革体的同学竟认为自己可以当作家,至于一大堆长大要当科学家的同学们,往往连牛吃草问题都没办法掰扯清楚。无知少儿这么幻想是可爱的,成人多年的您如果也这样认识不清自己,就悲剧了。 怎么认清自己是不是做交易的料呢?让我们从智商情商说起。我们知道,高智商的人适宜于做学术,高情商的人适宜于处理人际关系,智商情商双高的人几乎无往而不利,但这“双高”人群能做好证券期货投资吗?答案是不一定,这个结论可以透过无数智勇双全的高富帅在市场里败北的案例加以佐证。那么,哪一种商数高的人群适宜于证券期货投资?是富爸爸说的“财商”吗?也不是。那么,到底是什么呢?通过多年的观察研究,我们认为适宜于证券期货投资的,都是“盘商”极高的人。 “盘商”是我们的一个课题组设计的,基于智商和情商的衍生概念。盘商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人的其他智慧和能力密切相关的,是结构性的。我们知道,智商是由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提出的表示人的智力高低的数量指标,情商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提出的,是自我情绪管理以及管理他人情绪的能力指数。后人东施效颦,又设计出了许多商数,包括德商、逆商、胆商、财商、心商、志商、灵商、健商等,按照成功学的说法,这些就是成功人士所必须齐备的“十商”。如此看来成功学是够恐怖的了,能全部做到这一切,不是高帅富的完人,至少也得是无敌的金刚战士,果如此,成功该是多么的难以想象。 其实,通过对一系列案例的跟踪我们发现,即使以上“十商”具备,也不一定能够在证券期货和其他投机市场取得成功。 我们认为,成功的操盘手应该有高“盘商”,意思就是,有理解和洞察投机市场的能力以及面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应变能力。这个“盘商”和以上提及的“财商”大异其趣,前者是指专业的操盘能力,后者是指平时把握金钱的习惯,例如算账,节约,鸡蛋要装在几个篮子里,等等。财商是《富爸爸,穷爸爸》一书中提出的概念,是指一般人的理财及配置资产的能力,是认识财富和驾驭财富的智慧。它包括正确认识财富及其规律的能力,还有正确应用金钱合理消费及保值增值的能力。 一个人的“盘商”多高,应该如何量化,我们曾做过系列研究。在多年招考培养操盘人员的实践中,我们用过许多套考题,开始时基本上都是技术面基本面还有案例分析的,如此几年下来,我们发现在这种模式下得高分的,大部分人其实并不能在实操上有好的表现。许多年的摸索后,我们根据优秀操盘手的共性,特别是一些本能性的特质,最终优化成了与书本知识无关的一套测试模式,在实践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所以常常被同行借鉴。有了心得不敢独享,现在此公布一套自测题,请认真试做一下,如果过不了分数线,你有必要重新做职业规划。 以下各题,每题0分到10分,请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打分。请如实回答这些问题,如果您智商高到不顾事实地给自己高分,市场终究会让您支付成本的。 你打牌输钱了会生气吗?会通过疯狂加码来翻本吗?(生气加码者酌情减分) 你习惯于深度思考吗?你会专注于一件事而忘了周边事物的存在吗?(无此习惯者酌情减分) 你到了赌场,会仔细研究规则,并冷眼观察后再下注吗?(匆忙下注者酌情减分) 打扑克牌时,你头脑里有没有一个什么牌在谁手里的基本图像?有没有当前形势的大图景?(不深入分析牌甚至随手出牌者,酌情减分) 如果需要,你可以淡泊到做宅男宅女吗?(做不到者酌情减分) 对自己目前应该做的事情,你是否会不计成本地去做?(做不到者酌情减分) 你犯了错误时,是急于做出解释,还是真心反思?(急于做出解释者酌情减分) 你的左右脑都很发达吗?别人会说你第六感强吗?你能根据微妙线索来判断一件事情的发展吗?(如果不是,酌情减分) 你突然被人无端责骂时,头脑里会一片空白,本能地迅速骂回去呢,还是镇静一下然后问对方为什么?(如果立即回骂,酌情减分) 如果你权衡利弊后自愿加入某组织,您会严格遵守该组织的纪律吗?你自律吗?(如果自律能力欠缺,酌情减分) 如果你自测结果接近100分,恭喜!这种天分,如假以时日,得遇良机,你一定会自成一家;如果你得分90左右,你就拥有在投机市场体面生存的潜质了;如果你能得80分左右,你基本达标,属加强自律后前景可期的一类;如果你得70分以下,你在这个严酷市场上持续生存的概率就很小了。 如果你得分偏低,也不是什么坏事,因为期货本身就是极少数人可以体面生存的严酷市场,并且优秀操盘手由于太与众不同,往往从世俗角度衡量的话,大多都不属于社会主流。如果你得分不高又热爱证券期货的话,可以去做研究,可以去做市场,可以去做管理,这些一样也是通往成功的道路,而且更容易成功。 我们想要说的是,优秀操盘手的某些特质可以经过锻炼得以强化,但是无法在成年以后开始形成,这是因为这类特质一部分来源于脑组织的先天结构,另一部分则来源于蒙昧未开时就已形成的基本习惯。我们这么说并不意味着读书学习以及投资经验不重要,不过这些都是可以被复制的,而上述的一些特质是自然禀赋的和结构性的优势,不容易甚至不可能被复制。 我们经常说的盘感,基本上是“盘商”的一部分,盘感只是对行情研判的层面,盘商还包括了执行层面。



(3)、专注不足,功课不够

如果你的盘商够高,你离成功就差四个字了:专注,努力。 神仙本是凡人造,只是凡人心不牢。自身有了基本的条件,你只是具备了成功的条件,钱钟书说,要成就功业,最聪明的人偏偏得下最笨的功夫。没有人可以代您修炼代您行事,你得有“若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宁可就西而死,岂东归而生”的决心和信心,才可能得偿夙愿。要做到这一切,“专注”是个必然要求。做任何事情都是得先在一个点上专注深入,然后才能触类旁通,要做到专注就得心无杂念多闻多思,同时还得能够简单生活淡泊名利,这些都是不容易做到的。巴菲特曾提到:盖茨的父亲问了大家一个问题,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我的答案是“专注”,而比尔·盖茨的答案和我的一样!想一想,为什么全球财富双雄都一致认为做事最重要的是“专注”?想想,想,再想想!默想这个问题十分钟,可能会改善你的境遇,你可以不相信,但盖茨和巴菲特相信,是吧。 专注是证券期货投资成功的关键,投资者专注于某种有效的策略,只有真正深刻理解并在实践中长期反复运用,才能真正驾驭这种策略,从而获得满意的回报。如果你常常在几种策略之间朝秦暮楚,原因往往是对任何一个策略都是只懂皮毛,长期处于这个状态的话,市场的响亮耳光会让您清醒的。 如何才能专注呢?这就是常说的严格的目标管理、时间管理、项目管理,还有自我管理。做好自我管理,修身养性也是一个必然的途径,对此,我们以后会辟专章论述。 圈内人都说,市场上的超级大赢家往往看来都像是愚钝之人,他们用最傻的坚持换来了最牛的成功,这就是专注的力量。刚入行者往往浮躁,但随着年龄和经验的积累,再加上自身修为的提高,浮躁的心态是能够戒除的,否则市场会请你到别处发财的。市场上有人专注得可怕,他们不认可几个篮子的理论,建议一生只做一只股票或一个期货品种,这种说法虽然偏激,但循着这条路径获得不俗收益者也大有人在,这个也从一个维度上说明了专注的力量之所在。不过,这种专注一般人真的做不到,能做到的人,离成功就不远了。 做投资不需要那么多花招,大道至简,我们需要的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然后坚守。最简单的往往是最有效的,只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忽视了最简单的道理。



(4)、有致命的硬伤

无法在证券期货市场长期生存的投资者各有各的原因,但这些原因从本质上看又非常类似,甚至如出一辙,以下根据我们的实践把这些最常见的硬伤类型罗列出来,供投资者对照自查,有之应深刻反省,一定会对您有所裨益,无之也不要暗自偷着乐。 没有完整的交易计划,没有进攻和防御方案。入市点、止损点、止盈点选择随意,甚至一概欠奉,没有任何成熟的体系做支撑。往往是盘前不做什么功课,盘中跟着媒体评论和市场传言随手操作,由于逻辑的混乱和无序,这些人通常会平掉好单子,留下套住的单子,最终把自己逼在一条死路上。 试图利用信息不对称获利。有些人盲目追逐主力动向,打听市场消息,岂不知这些东西即使是真的,作为普通交易者,您当然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小散都知道的消息一定是早已被消化过的甚至仅仅是传言。许多不成熟的投资人在了解基本面的一个消息时,就一厢情愿地认为要影响到趋势,于是死盯不放,即使技术走势已经逆转也执迷不悟,结果可想而知。 没有连续运用的自己的交易系统。每个成功操盘手都应该在实盘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找到合适的交易模式,然后整理升华为一套交易系统,而且还必须得一贯性的运用它。不要轻易另起炉灶,因为交易系统本身并无优劣之分,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常抱侥幸心理,不懂得适时止损,不愿认错不知道向市场低头,不知道自己对市场的看法太过肤浅。有些人甚至还常常会孤注一掷,不仅不止损而且还经常为已经亏损的单子加码。有一副对联,建议不懂得止损的人贴在自己的交易室里:止损对了真英明,止损错了也正确;横批:止损如军令! 太有看法。实际上这是一种褊狭,市场没有那么民主,您认为行情将上涨到九霄云外,或跌到第十八层地狱,这些都没有人去关心去理会,市场会用各种方式告诉大多数人,个人的判断基本是没有价值的。 没有头寸管理意识或头寸管理不当,动辄满仓操作,在巨大的不利波幅时,被迫斩仓出局,严重时甚至一次大亏后就没有了存活下去的机会。市场中不留风险资金,这就意味着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应对市场中随时出现的万一。 没有良好的交易习惯。大部分投资者失败,不是不知道,而是没做到。充分了解市场并认识自己,把别人的经验和自己的理念、方法做成习惯,您就成功了一大半。



(5)、满足了失败者不等式

根据多年来的集体智慧,我们总结出一个不等式组,想必可以回答大多数投资失败者的各种提问: 有计划+没行动≤零 有机会+不会抓≤零 有实践+不求道≤零 有进步+没耐心≤零 有学习+没思索≤零 有能力+不努力≤零 有原则+不坚持≤零 有问题+不敢冲≤零 有冲劲+没效率≤零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会小于零?因为这一因素可能成为负能量,至少也浪费了机会成本。各位,请套套这些不等式,扪心自问三遍:为什么您不是那个奇迹? 除了以上种种外,还应该以成功者为镜照一照自己的行为模式,不单单是交易,还有日常生活。



成功投资者的要点大而化之地说,就是以下几十个字:认真感悟市场,努力提高修为,克服人性弱点,逐渐强化自信,雄心信心加耐心,然后再加上不怕伤心!其实,他们在日常生活上的习惯往往也不输于交易。当然,这只是粗线条的描述,我们会在以后的章节里对其条分缕析地深度剖析。

第三部分

亏损的必然性

(1)、摆脱“韭菜”宿命的一个观念:所谓的交易,是一种“零和游戏”。

他们错在哪里了呢?他们全然忽视了交易市场里最大的一个作用力:经济周期。或者通俗点讲,就是牛熊交替。在牛市里,绝大多数人都赚到钱了,少数人赔掉的金额,全然抵不上那么多人赚到的总数;到底哪一根韭菜被割了?在熊市里,绝大多数人都赔钱了,大量的人赔掉的总金额,是少数人赚到的总额的无数倍,谁在割韭菜?所以,这根本就不是“零和游戏”!事实上,在牛市的尾巴上,无论是谁,买到的都是打了激素催肥了的价格;在熊市的尾巴上,无论是谁,买到的都是骨瘦如柴嗷嗷待哺的价格。正确的解释很简单:我们买入的时机错了。牛市的时候,鸡犬升天,多差的标的,都有可能继续暴涨;熊市里,万马齐喑,有时好的资产反倒跌得更狠……“时机错了”是最本质、最合理、最有指导意义的正确解释,甚至应该是唯一的合理解释。另外,稍稍成长了一点的你,从此就明白了:以后,绝对不要参与任何零和游戏——这比赌博还浪费时间!





(2)、认识周期识别周期和把握周期

几乎所有的人,冲进交易市场的时候,都自然而然地犯下一个错误:一进场就买买买。之前的解释是,之所以犯下这个错误很自然,因为他们是在牛市尾巴里冲进市场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这些人(包括当年的我)在冲进交易市场的时候,脑子里就没有“周期”这个概念。如果交易者脑子里有这个概念,了解这个概念,擅长应用这个概念,那他就不大可能把交易当作零和游戏了,不是吗?以后你仔细观察一下就知道了,韭菜们只喜欢谈趋势,而周期是他们脑子里根本不存在的概念。他们顶多会说: “现在是上升趋势……” “现在是下降趋势……” 或者,“这是大趋势!”这种描述尽管有时候还算管用,但更多的时候却是肤浅的、危险的,因为一个上升趋势要加上一个下降趋势才构成一个完整的周期。而实际上,真正的趋势常常需要在多个周期(至少2个)之后才能真实展现。如果我们探究的是真正的趋势,就会发现,上升与下降只不过是一个真理的表象——现实的经济里没有直线,只有波(动)。在一个很长的波段中,从任何一个点前后望,看起来都像自己身处在一条直线而不是曲线上,就好像我们站在地球上却很难感知我们自己其实是站在球面上而不是平面上一样。一个上升与一个下降构成一个周期。两个或多个周期之后,如果我们发现曲线就好像是数学课本里的sin曲线的话,那么所谓的“趋势”实际上就是一条水平线而已,而我们常常说的且在寻找的所谓“趋势”应该是个要么上升、要么下降的线条才对,因为“水平”等于“无变化”,无变化就无趋势。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认定的所谓的趋势在另外一些人眼里根本谈不上是趋势,因为后者重视的是一个以上的周期之后所显现的真正的趋势。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跟涨杀跌”的人必然吃亏,因为他们所看到的并不是实际的趋势,他们看到的和把握的只不过是幻象而已。这里有个重点,以及有趣的现象:所有的韭菜都骨子里认为自己正在交易的标的并非可以持续长期增长的……所以他们才“快进快出”,所以他们才根本无法长期持有,所以他们才“绝对没有办法降低交易频率”……虽然冲动的时候他们甚至会用“终身事业”之类的词修饰自己正在干的事情,但,骨子里他们就是不信该标的的长期增长。问题在于,你正在交易的,如果你不确定是一个可以长期增长的东西的话,你在干吗呢?好奇怪!话说回来,关注周期,以及多个周期背后显现出来的真正趋势,会给你一个全新且更为可靠的世界和视界。“……我要是能在熊市底部建仓,而后在牛市顶部逃顶就好了……”——又来了,你的脑子里闪过的这个念头,说明你还是个不成熟的小孩子。可说实话,理论上来讲,这也是一个有志向的新手最终应该学会的技能。但,志向不能这么小吧?因为你想的只不过是“把握一次牛熊”,而不是“穿越多次牛熊”……巴菲特老爷子怎么说的?“我喜欢的周期是永远……”这句话里的“周期”指的不是我们正在讨论的周期的含义,但,他喜欢永远,为什么?因为走到一定程度之时,你能赚到的钱已经超出了你的消费能力,所以,剩下的那些,拿着一年还是拿着两年,还是拿着永远,有什么区别呢?如何把握周期呢?有很多种理论,最终,在我眼里只有一个东西简单靠谱容易上手不太可能出错:仔细观察体会绝大多数交易者的情绪。牛市里,FOMO情绪达到顶峰,各种投资者开始ALL-IN的时候,上升趋势渐渐到头了;熊市里,大多数“韭菜”经过失望谩骂而后竟然平静了的时候,下跌趋势渐渐到底了……



如果,你尚未冲入交易市场,却意外先读到了这本小册子,甚至已经读到这最后一节,你猜,你会不会避开那个第二节里提到的“几乎所有人都犯下的错误”?我猜,你还是有3/4的概率犯错。为什么呢?因为你对周期的判断有一半可能出错,然后,你控制自己的能力有一半的可能不及格,于是,你胜出的概率大抵上也就只有1/4而已。控制自己是天下最难的事情。以后你会知道的,当你反思自己行为的时候,你最难过的是想到那些“你自己明明知道应该怎么做却事实上没那么做”的情节。越是简单的原理越是难以遵守,就是这个原因。而当你意识到自己没控制好自己的时候,你甚至很难想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那样的情况。我也经常感觉莫名其妙——最后找到的解决方法也很含混:增加独处的时间,增加自我责怪的时间,让自己更难受一会儿,希望能记住那个痛苦,希望如此这般能够避免下一次做出同样的傻事……

第四部分

成功者万分之一

真正适合做投资的是这类人?

简单、正直、没有私心与坚忍不拔。

(简单:只买指数,不择时做定投,对自己的理念坚忍不拔)







投资者需要修炼“高异心性”?

人类之事,好像没有比金融市场的投资更难的了。古往今来,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军事家、政治家、革命家不可谓不多,然而可以称为金融市场投资大师的屈指可数。金融市场的投资之所以这么难,是因为它需要洞悉市场在泡沫膨胀与破裂的长周期循环中处在哪个阶段,需要有一套可靠的与中短线不确定性进行“试错博弈”的方法体系,需要在第一时间对纷繁的噪声和有用信息做出鉴别,需要独立挖掘和洞悉别人看不到的重要因素,需要区别统计上的相关性与真正的因果关系,需要及时把握主要矛盾的动态变化以避免刻舟求剑,需要构建超越世俗生活的“对”与“错”的哲学观念,甚至使自己成为超越任何一个哲学流派的哲学家,需要洞悉大众人性规律和自我人性的特点,进而从本我的弱点中分离出来并战胜它……简言之,要成为金融市场成功的投资者,不仅要有一套超越大众并适应市场特性的思维方法,更要磨练出超越大众和本我弱点的“高异心性”。尽管金融市场的投资这么难,且其“受伤”和“死亡”率高于大部分的战争和战役,但全世界范围内心怀鲤鱼跳龙门一般的侥幸心理着迷于、沉湎于其中的人不计其数。据说这是因为在人类所有的行为中,没有什么比金融市场的投资更能刺激多巴胺的释放。当然,纸币脱离贵金属约束以来,货币供应量和纸面财富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增长,这促使人们越来越深地依赖于金融市场实现财富的保值与增值。既让人无比兴奋,又最让人极度焦虑,既让一些人盆满钵满,又让一些人血本无归,这就是金融市场。它既是天堂又是地狱。







说要成为一个卓越的投资者绝不容易,极为稀缺,异常困难。

有多难?从神经专家转型的专业投资者和作家威廉·伯恩斯坦(William Bernstein)说,要成为成功的投资者应当具备4个方面的基本技能:①对投资流程感兴趣;②数学技能;③对金融史的全面把握;④严格执行计划的情绪控制能力。伯恩斯坦对大多数投资者追求卓越的信心不足,他说:“我预计不超过10%的投资者有上述某个方面的能力,如此只有万分之一的投资者(10%的4次方)拥有全部4项能力。” 我同意伯恩斯坦的观点,只有极少数投资者拥有他所列举的全部技能,并有可能获得卓越的投资业绩。因为这不仅需要智力、靠谱的投资流程及与众不同的分析能力,还需要一些运气。这就是为何绝大多数投资者不宜谋求卓越业绩。传奇投资者本杰明·格雷厄姆曾经说过:“获得满意的投资业绩比大多数人想象的更容易,而要获得优秀的投资业绩比大多数人想象的更困难。”这就是大多数投资者面对的境况,他们总在追求实现优秀的投资业绩,但是他们不具备获取那个业绩水平必需的内在素质、时间及技能。满意的超过平均水平的投资业绩,会让你超越70%~80%的投资者。获得满意业绩的难度比大多数人想象得容易。首先你必须放弃获得优秀业绩的白日梦,真正认识到只有极少数投资者曾经如愿,而且其中大多数人的优秀业绩还难以持续。普通投资者的宿命是:当他们追求优秀业绩时,通常连平均业绩都难以实现。说来也奇怪,追求更高业绩却很容易做得更差。投资者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认清自己。这就是普通投资者力求成为世界上的伟大投资者的目标不靠谱的原因。更值得追求的目标是超过平均水平,这个目标完全现实,也可以实现。长期来看,超过平均水平的投资业绩会产生了不起的成绩,主要是利用长期思维、消除非受迫性失误、有足够耐心获得正向复利效应等方面的功效。问题是:如何实现这些?下面是一些简单、实用的标准化的投资建议。

(1)长期思维与行动。(2)排除噪声的干扰。(3)低买高卖。(4)控制情绪冲动。(5)分散投资。(6)坚持到底。所有这些建议都很好。问题是如何做到?如何知道长期对我意味着什么?如何才能低买高卖?如何控制好情绪冲动?如何正确地分散投资?如何降低干扰资产组合的噪声,坚持到底?本书自始至终就是力求回答这些问题。知道做什么比如何做的重要性要低一些。对大多数人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好的投资建议往往听起来很好,当回顾既往或规划未来时都很有意义。但是真正执行时,却很少有看起来那么好。通读本书,你会发现这一点既很简单,同时又很难。正如沃伦·巴菲特所说:“聪明的投资并不复杂,尽管远不能说容易。”这句话很好地总结了本书的精髓。





当“傻”钱领悟到自身的局限性后,就不再傻了。当韭菜知道所有亏损的方法时,再也不是韭菜了。

低成本的被动投资策略适合绝大多数缺乏时间、资源与能力,难以做出高质量投资决策的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

个人投资者起步时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他们致力于追求较低风险、较高收益的投资时,并未真正理解实现目标的难度有多大。他们使用复杂投资策略致力于打败市场,但是缺乏足够的资源与技能。此时,战胜市场的意愿却招致低于市场的绩效。

投资者犯的最为严重的错误之一是:在形成聪明的投资决策的过程中,让他们的情绪坏事。研究表明,个人投资者往往卖掉赚钱的股票,而死守亏钱的股票。他们看重过去的表现,随大流做决策,价格大幅度上涨时买入更多股票,而在市场崩盘后卖出股票。 如果考虑长时期的复利效应,这类错误让投资者损失了很多钱。

为何从专业投资者到个人投资者均存在此类行为?在经典电影《华尔街》(Wall Street)中,迈克尔·道格拉斯扮演的戈登·盖柯有句名言:“贪婪,是一个压倒一切的好词。” 如果说贪婪是大多数金融决策的驱动因素,但嫉妒将阻止我们实现目标。在一项研究中,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问受访者,假设两个地方的物价水平一致,他们是愿意住在本人收入5万美元、人均收入2.5万美元的地方,还是本人收入10万美元、人均收入20万美元的地方。最后,52%的受访者选择本人收入5万美元的地方,虽然这里本人收入只有另一个选项的一半,但是其邻居的两倍。 在机构投资者圈子里面也发现了嫉妒的踪迹。原因在于,这些资产组合的操盘者也是人。尽管专业投资者更加习惯于市场的起伏波动,但也不能免俗,同样易于屈服于人性。由于拥有各种资源方面的优势,专业投资者通常被认为更有可能战胜市场及绩效基准。但专业投资者经常与行业中的同行进行业绩攀比,而这对于提升其业绩作用不大。竞争在人生的很多方面可能有利,但是当投资目的、目标、风险偏好和投资都不相同时,如果你还是执着于要打败你的同行,这类行为可能导致非受迫性失误。至于相对收益,机构投资者不仅与同行进行业绩竞争,还与常用的或基于指数的内部业绩基准进行比较。业绩基准对个人投资者在某种意义上可能有用(本书随后会进一步介绍),但是唯一重要的业绩基准是你自己的投资目标。如果你实现了投资目标,谁会在乎你是否战胜市场?你完全没有必要在任何特定时段、基于某个特定指数或市场,来对你自己做出评判。在投资领域,没必要打败其他人或市场,重要的是战胜自己。因为存在不同的目标,所以投资者不应该操心专业投资者如何投资,甚至不需要了解他们采用哪类绩效基准。有人说,在运动项目中若想战胜由超级高手组成的团队,绝不能在他们擅长的领域里竞争,应该发现他们的弱点,突显我方的优点。这意味着,挤进专业投资者日益激烈的竞技场,不是个人投资者应该参与的游戏。在那儿,你面临竞争劣势。







为何看重负面知识?因为诸多研究表明,投资绩效受一些看起来容易改正的特别基础性的错误所制约。投资者在高点时投入资金而在低点撤出资金,导致年收益率平均损失2%。过于自信的频繁交易,导致年相对收益率又损失1.5%~6.5%。 仅仅这两项因素就可以耗光投资者一整年的市场收益。一项来自个人投资者的经纪商的数据研究,总结了10项最为重要的不良投资行为。只要改进这些错误,个人投资者就可以将年投资收益率提高3%~4%。 从这个角度看,假设初始投资金额是10万美元,年收益率分别是4%和8%,20年后的差异大约是25万美元,而要想改善较差的绩效只需要改进一些简单的错误。不过,要改正这些简单的错误非常困难,因为人们虽然很容易看到别人的错误和偏见,却很少能注意到自身的错误。发现别人在哪些地方持续犯错误,是确保你自己取得成功的最佳方式之一。由此,下面介绍你可以将其纳入负面知识库,争取减少或消除的投资者经常犯的7项最严重的错误。

1.渴望暴富

关于成功投资的最糟糕部分的介绍相对无趣。大多数投资者是时空过客,期望突然中彩票,而不是努力慢慢变富。如果你足够幸运,成功加入暴富计划,难道生活不会容易很多?不幸的是,致富的秘密就是不存在秘密。投资者经常寻求打开市场密码赚取快钱的钥匙。由此,书架上充斥各类号称能帮助你将小额资金迅速变成百万美元的书籍,如《如何一周赚3万美元》《我一年内将1万美元变成200万美元的秘籍》等。不要相信任何告诉人们快速发财会很容易的骗子。任何做到这一点的人往往是靠走大运。声称有快速致富秘籍的人,可能是街头小贩或江湖郎中。积累财富需要耐心和纪律。如果某人有快速致富的秘籍,他怎么会向你透露?将自己化身为帮助人们快速致富的大祭司,是取得人们信任的有效方式,因为人们倾向于相信确有可能。人们相信那些信心满满、言之凿凿的牛人。“你应该马上投入资金”,听起来比“因为没有人能预测未来的市场行情,请分散投资”更加让人放心。在市场上梦想中彩票的后果之一是,可能会让投资者在最坏时点超配特定的股票、行业或资产。当我们认为已经发现最有效的致富方式时,我们倾向于将当前趋势视为未来永恒的前景,而现实却不是这样。不存在积累财富的简单方式,积累财富需要时间、耐心、纪律及艰苦的工作。可能很简单,但绝不容易。对任何向你兜售轻易致富梦想的人,保持高度警惕。

2.缺乏投资计划

确实没有办法保证你的投资组合(包含股票、债券、不动产或任何其他资产)会百分之百成功,真的不会如你所愿。但是,却存在肯定会失败的方式,即一开始就不按计划行事。制订投资计划看起来很琐碎、很基础,特别像为日常支出建立月度预算。不过,如果你没有书面计划来指导行为,你不可能平静地应对各种市场境况。缺乏计划的投资者,长期来看注定会失败,因为他们只是依赖本能的直觉,来告诉他们要做什么。因为成功的投资是反直觉的,这导致人们在错误的时间做出错误的行为。一项计划用来约束渺小的自己,确保做出成功率较高的决策。缺乏计划的投资者根本不是投资者,他们是投机者。

3.无脑随大流

羊群效应导致投资者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蜂拥买入技术类股票,随后纳斯达克指数下跌超过80%。羊群效应还引诱人们在21世纪前10年中期的房地产泡沫中,超越购买能力买入不动产。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羊群效应导致东京市的不动产市值,是全美不动产市值的4倍。羊群效应是历史上每次重大泡沫的起因。追溯到17世纪初的荷兰郁金香泡沫,当时一颗郁金香种球的价格相当于普通工人10年的工资收入。 一次又一次,人们对这种论述信以为真:这次不一样,这类资产的价格将永远上涨。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集体迷思的主要症状有8项(见图2-1)。了解这些症状并承认其存在,是将它们对你的决策过程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小化的第一步。 跟着市场中的人群走,感觉会安全很多,偶尔人群会是对的,但是在极端情况下会很危险。

4.只在乎短期

在24小时不间断的新闻时代,每周都会出现新的危机,从而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力。金融投资顾问与作者尼克·默里(Nick Murray)对此有最佳总结,他说:“实际上,在世界上某个地方总会有某种神秘天象。即使在那些没有出现神秘天象的稀有时刻,记者们也会简单地构想一个,并按‘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节奏宣传,视其为世界末日的开端。”作为投资者很难应付这些事件。若将其放入对长期市场发展的考虑中,则大多数事件会消散,或者只是一段小插曲。但有时会导致严重损失。有时,短期事件对市场很重要,其余时候则不是这样。投资者并不关心这些事件是否会影响市场,但是会关注将如何影响其个人状况。致力于猜测每周发生的地缘政治事件,其成功的概率最多相当于抛掷硬币猜正反面。重点关注短期绩效确实很傻,因为你完全无法掌控,这就好比尽力解释每天市场波动原因的新闻机构。没有人真的知道市场发生了什么,但是如果有一种针对当天行情的解释,我们会感觉更好。看重短期只会增加你的操作行为,由于错误的择时决策,你会实施很多交易行为,而这将增加市场交易成本。当市场上涨与下跌时,你每次都会反应过度,因市场中的每件小事情而要死要活,将对你的生活产生不必要的压力。况且,没有人能够预测市场的短期运行方向。

5.只看重那些自己完全无法掌控的领域

作为投资者,市场的短期走势不是你完全无法控制的唯一事情。投资者每天吐槽的一箩筐的抱怨包括:通货膨胀,总统、国会、联储的行动,经济状况,税收政策,每家政党的行动,利率水平……这个清单还可以永远继续下去。这些事情都有共同的特点:你对它们毫无掌控力。如果你不喜欢总统的经济政策,你不能拿起电话向他抱怨。抱怨可能是针对这些不满的解药,但丝毫也不会改善你的财务状况。你真正能控制的那些事情对你的结果的影响要大很多,诸如:你存了多少钱,建立综合性投资计划,设定合理的资产配置方案,明确你的风险容忍度,审视你的成本与行为,利用延税退休账户以及做出冷静的决策。

6.个人与市场走势抬杠

一旦你开始与市场走势抬杠,你就注定要失败。市场从来不会专门针对你。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不会关心你的资产组合。每次你赔钱或错失盈利机会,市场不会跟你结仇。当你与市场走势抬杠时,一旦发生损失,你的最初本能就是责备别人,而不是查找自己的错误或承认并非所有的投资策略每次都能赢。希望每次都能正确,会让你的心态从过程转向结果,这只会增加你的精神压力。总是纠结于你完全无法掌控的结果,特别是在短期,是成心跟“市场先生”找别扭。当损失发生时,如果投资者过于纠缠自己的钱包,问题比较严重。不要因自负让事情更加糟糕,这样会让问题加剧。当你沉迷于出售得太早或没有在合适时间买入时,就很容易责备别人。但是,一旦你归咎于其他人或市场随机走势时,你就受情绪所控制,错误随之而来。参与市场投资应当顺势而为,市场走势不会遵照我们的意愿。不论是市场还是我们的资产组合出现差错,问题都不能归咎于市场。只会是我们的个别问题。问题在于我们的认知以及认知对我们行为的影响方式。学会如何面对亏钱,比学会正确面对赚钱重要得多,因为赔钱不可避免。与你的行为相比,你的反应及其影响你的思维过程的方式,对你的投资影响更大。

7.不愿意承认自身的局限性

自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财富毁灭者之一。自负让投资者假定其关于未来的预测是精确的,导致人们相信自己不需要实施风险管理,还让其他人相信他们能完全控制市场。涉及资产组合管理流程的最为重要的理论之一,是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思想。安全边际为你的判断失误预留空间。它承认你不会在任何时候都正确。它考虑诸多可能性,投资者不会因为某项有绝对把握的投资行为,而走向破产及血本无归。它为我们尚不足以精确预测未来的能力提供安全垫。不愿意承认自身局限性的投资者,没有为自己提供安全边际。他们假设自身永远正确。他们犯错误时从来不承认,而是将其归咎于分析模型或市场。给自己提供安全边际的最简单的方式之一,就是实施分散化投资。将你的资产配置到范围很广的金融产品、资产类别和地理区域,等于声明“我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聪明的投资者通过风险管理和谦逊品质,谋划诸多可能的结果,防止自身陷入严重损失境地。

第五部分

怎么办?

指数,定投,资产配置,长期投资,闲钱,追求平均收益。

第六部分

普通人需要的是理财,而不是投资。

1.1 非专业的散户不适合走专业的投资道路

从我第一次有意识地去学习有关股票投资的书籍算起,差不多10年有余。如果再算上我父亲--他是中国第一批股民,对我从小产生的耳濡目染的影响,那我接触证券投资的时间还再长些。这期间我读过大量关于投资、理财、财务的书籍,这些书几乎占据了我家的一整个角落;也在真实的市场中交过为数不少的“学费”;大学时将大部分精力倾注于此,毕业后也顺其自然走上了与证券投资相关的工作岗位,一位证券公司基层的理财服务经理。

但在工作中,我却深深地感受到,不管是那些新开立股票账户、接触证券投资不久的客户,还是那些已经接触股票多年但还是亏损频频的客户,我能给他们带来的帮助是非常非常有限的。每当与这些客户交流时,心中虽然有大量的话语和建议,但绝大多数时间都不知从何谈起,又或者明知客户没办法正确理解我所说的话,也就只能作罢。况且时间上也不允许我与每一位新增客户一对一服务,手把手详细交流。即便有这样的机会,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思维不同,投资上的那些简短建议,不管我说的是什么,即便本意是善良的,但在客户自己消化理解后,却往往不一定产生好的结果。

理财知识过度专业的问题

在自己漫长的“学习”证券投资的过程中,我发现目前流行的大部分关于投资的方法,无论语言多么通俗易懂,内容多么深刻经典,但对于大多数“非专业投资者”而言,仍然显得过于“专业”。这些“专业”的投资方法与理论,最终只能被极少数人完好地吸收,被更少的人实践与运用。普通百姓、业余投资者与散户股民,几乎不可能只通过简单的学习便将比如“价值投资”这种投资体系,很好地运用在个人的理财投资过程中。所以在数年的工作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究竟有没有一种简单好理解的方法,能够将家庭理财以及个人投资中的一些基础的、实用的、有效的知识有逻辑地呈现出来?为了这个目的,我四处搜寻那些散乱于各处的,关于业余投资、家庭理财的技巧,试图从中找出规律,将之归纳为一个比较完整的投资知识体系。

专业与非专业

一个优秀的外科医生的成长过程需要大量专业化的知识、良好的工作条件,配合漫长的临床实践,但这一整套的“学习”过程对于一个只想学一些普通家庭医疗常识的非专业人士而言,是不适合的。平时感冒了吃点什么药,胃痛时按压哪些穴位能缓解症状,着凉受寒该吃点什么之类的常识,在诸如《人体解剖学》这样的专业教材中是学不到的。同理,类似这样的问题,对一个想要学习家庭理财的人来说,极其常见。可能大家需要的只是一本《家庭理财知识》,只想知道如何让自己的工资收入、家庭财产保值增值,但现实是现在的各种论坛、博客、微博大量充斥各种较为专业性的讨论,这让刚接触投资理财的新朋友很容易被人为地拉入了诸如价值投资、量化投资、技术分析这样培养专业投资者的阅读世界。而很多时候,在投资世界,这种过量的阅读也并不一定都是好的。在错误的方向努力越多,只会与目标越来越远。趋势理论、支撑压力、财务指标、宏观经济……初学者进入证券投资领域时总是容易被各种财经媒体与“专业人士”的各种术语或者理论弄得晕头转向,相反,一些更加基础的,但又更重要的知识却大多没有接触到。所以我见过的大部分初学证券投资的客户与朋友,都有意无意地被大量过度专业的理论方法错误地牵引。诚然,极其少数的“业余爱好者”在投入巨大的热诚与漫长的学习后,最终能够成为一名成熟理性的投资者,但精英毕竟只是少数,而绝大多数人都在一个长到看不到希望的学习与亏损的过程中,最终选择了放弃。其中的问题,出在了“目标”与行为的差距上,大部分人并没有决心也没有必要去成为一个“投资大师”。所以关于家庭理财与个人投资,没有必要以过于专业的面目呈现,就像家庭医疗常识,又或者家常菜谱一样。投资中的的确确也存在一些更基础但又十分重要、实用的知识。这些知识既可以成为投资知识体系这座大厦的基石,也同样能对业余投资者起到极大的帮助。

1.2 理财与投资的区别

绝大多数进入股市的普通人,需要的是理财,而不是投资。比如雪球、新浪这样的地方,能发出声音的大V是少数,而更多的人沉淀为那几万、几十万粉丝数字的普通看客。看客和大V们大多时候是两个世界的,少数看客成长为投资牛人,但多数依然还是要继续属于自己的生活。绝大多数股民,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入市前就积累了大量理论基础的很少,大多数是利用的业余时间边炒股、边学习。这过程往往花费很多时间、,要花很多学费有些人在几轮牛熊以后坚持下来,变成一个老股民,但更多人是在亏损以后默默地离开。理财讲究的是利用财产产生被动收入,躺着挣钱,其中有个非常重要但却被忽略的关键,那就是省时省力。很多人有闲钱,只是想找地方投,追求资产的保值升值,而这个地方可能是银行、房产、债券以及股票、基金,收益率的要求并不一定非常高,但风险要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同时最重要的是不要太花时间、太花精力,不能妨碍原本的生活、兴趣和工作。而股市投资(炒股),特别是想把投资做好,是一件极其困难而且专业的事情。用炒股的心态买股票不能算理财,因为它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更像是给自己找了份工作,而不是给钱找了份工作,是劳动所得,而不是被动收入。股市里,努力不一定有回报,但不努力基本就是在赌博和娱乐了。我得肯定,在股市里如果读了足够多的书、有天赋、有一套系统的方法,又足够勤奋,肯付出精力去挖掘和钻研,绝对能赚到钱。不过无论是基本面分析还是技术分析,不花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去研究是入不了门的。即便入了门,也可能没走对方向,即便走对了方向,也可能因为不够努力而炒了十几年股仍然没赚钱。毕竟股市的进入门槛非常低,竞争很惨烈,市场中那么多搞职业投资的,智商高、学历高、情商高、资源好,而且全职研究,雪球上动不动就有十几年专业投资经历的大佬无数。普通股民靠着每天下班上网看2小时,凭什么能在这么个市场里具备竞争力?又凭借什么赚钱?如果真赚了,赚的也是靠赌运气得来的钱。我周围很多朋友就表现出对股市浓厚的兴趣,即便如此,也只能说,要形成一套稳定成熟的赚钱思路还有漫漫长路要走。而没有足够知识储备,又已经过了求知欲最旺盛的年纪(大学毕业我就觉得已经是比较大龄了),还谈不上浓厚兴趣与天赋异禀,那么不管用的是什么方法走的什么路子,都注定要在市场交掉无数的学费,而且交完还不一定能出师,慢慢演变成不自知的赌博,影响工作影响生活。我常常会和自己的客户聊天,有些时候会听那些入市时间不长的股民兴奋地聊自己入市后的各种心得,聊宏观经济、股市热点、自己的观点、操作风格方法等等,其实那种感觉是很奇怪的。学习很需要,只是股市里门派很多,岔路很多,出师很慢,一个股民,遇到什么样的导师,形成怎么样的股市世界观,有怎么样的成长路径,关心什么样的事件,是很随机的。只是大家,往往在成熟之前,就“死掉”了,或者“放弃”了。理财和炒股不一样,关于理财的一些核心,比如被动收入,比如资产负债,比如复利,这些概念的重要性,一点不比那些股市专业知识差。做客服时间久了就能知道,客户和韭菜真的没有区别,来了走,走了来。我反而常常比客户自己还希望他能活得久一点。所以大家在进入股市前,还是需要好好想想,认清自己,想清楚“我到底想要什么”。是准备把股票当作家庭理财的一种资产配置?还是确实热爱财经,热爱炒股,把股票当成一种兴趣和追求呢?“把股票当成一种理财手段”与“把炒股当成毕生追求”,要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向还有强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1.3 被动投资与资产配置

在各个财经论坛,一直有个相对小众些的话题,叫“被动投资”;而众多股市理论体系中,也一直有个熟悉而陌生的词汇,叫“资产配置”。资产配置在众多主动型投资策略里一直不是主角,比如各种技术分析,比如格老巴老的“价值投资”,因为在这些方法里,资产配置对于投资收益的重要性往往被掩盖和忽视。而看似更重要的关于“选股”“选时”的方法论占据各自理论的绝大部分篇幅。在规避选股、规避选时的被动型投资策略里,资产配置却是最重要也是唯一需要弄懂的东西。其重要性一点都不亚于价值投资中的“安全边际”“能力圈”等词汇。资产配置就是决定买什么(指大分类、如股票、债券、现金、房产、黄金),买多少的过程。在不同投资品种间划分一个比例,然后执行。比如50%股票+50%债券,又或者30%股票+5%存款+20%债券+45%房产。关于资产配置,我读过的,有三本很亲民、很易懂的畅销好书:一本是《不落俗套的成功——最好的个人投资方法》。作者是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管理者,长期收益过15%,且职业生涯仅有1年亏损的大卫·斯文森(David F.Swensen)。第二本是《聪明的投资者》,作者是巴菲特的老师,价值投资的开山鼻祖格雷厄姆,写给普通投资者看的。最后一本,是已经畅销了30多年的《漫步华尔街》。作者是美国投资大师伯顿·马尔基尔。

资产配置为何重要?

以下我就直接借用大卫·斯文森的观点了——从一个非常长期的投资视角看(比如一个人的一整段投资生涯),资产配置对投资收益的影响要比选股和选时重要得多。择时选股本质上是零和的,无论是选择买什么,以及什么时候买。一方赚的钱,一定是市场中做出相反决定者亏损的钱。而从事择时选股方面的研究,就是在“市场并不是永远有效”上花工夫,与市场上持有“错误观点”的人博弈。如果算上大量的佣金、印花税、基金的管理费,择时选股的主动努力甚至是“负和”的,这都导致了择时选股从全体投资者以及长期投资的层面看,对投资收益的贡献近乎为零。投资个体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使自己处在平均投资水平以上。但即便略微超越了平均水平,其投资收益的绝大部分仍然来自于所关注的”大类投资品“的收益。现在,互联网虽然会加快投资者的学习进度,但也大大提高了“平均水平”的高度。导致想获得能超越市场的投资机会反而需要花费更多的努力或者具有更独特而又不被众人知晓的新视角去挖掘。而巴菲特这样长期战胜市场的旷世奇才,毕竟只是少数中的少数。

资产配置的一个隐藏属性

资产配置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它隐含了一个固有属性——逆向投资(低买高卖),并且是不需要人们去克服人性的逆向投资。由于资产配置使资金在不同投资品间的划分是相对固定的。这使得我们可以几乎不动大脑,就能在不同资产中实现一定程度的低买高卖。在一种投资品不断走向狂热中逐步减仓,并在其走向恐慌中逆向加仓,而这个行为,就是资产配置中的“再平衡”(比如股票在不断走向疯狂的上涨过程中,其占总资产的比重会自然提高,比如从30%变成了50%,远远超过了原来的比例,这时卖掉部分股票,使整个组合中的股票回到原来30%的比例)。被动投资的理念、资产配置方法对于普通个人投资者而言,对于普通的家庭理财而言,意义是极其巨大的。不过也是因为实在太简单,“被动投资”这个能使普通大众通过略微学习,实现瞬间跨越盈亏平衡线的投资理念却长期被群众冷落。这东西几乎会触动所有股市寄生虫的利益——它不产生佣金,券商没动力推。不产生税收,政府没好处拿。因为简单,老百姓一学就会,一会就能上手,所以几乎不需要专业管理者,基金公司不喜欢。这东西也没什么可写的,不需要长时间的研究和培训,所以没有稿费拿、没有学费交。推广和普及变成,一种类似公益的事情。

二、简单50:50策略

2.1 50:50平衡策略——傻瓜式交易,简约而不简单。

2.2 市场面前,我们都是无知的

2.3 在震荡中获利

2.4一个和股票没关系的炒股秘诀——提高现金收益的巨大魔力

2.5 资产配置的再平衡——天上掉下的馅饼

金融市场中的每一次“泡沫”才是真正的财富绞肉机,相反每一次巨大的危机反而是有所准备者等待的机会。

精彩观点。

(1)行动基于思维与认知,若缺乏认知,行动的落实自然会显得异常困难。

(2)在投资的世界里有时过量的阅读并不一定都是好的,在错误的方向努力越多也只是与目标越来越远。

(3)资产配置就是决定买什么、买多少的过程,在不同投资品种间划分一个比例然后执行。

(4)资产配置隐含一个固有属性——逆向投资(低买高卖)。

(5)缺乏对“被动式策略”的深刻理解,那么策略就像人体排泄废气一般因得不到实践而失去价值。

(6)50:50策略在趋势性上涨中不如股票,在趋势性下跌中不如现金,但在反复的震荡中会超越两者,50:50中的再平衡过程能够帮助你被动地完成低买高卖。

(7)50:50能否表现良好的关键是在上涨最疯狂的时候能否坚定不移执行再平衡(将股票卖掉变回现金),以及是否在股市最萧条悲观的时候坚持执行再平衡策略(买入股票)。(8)50:50的第一个根基是人的无知性、第二个根基是股市强烈的波动性。

(9)投资组合的收益能力一半以上来自于股市之外的修炼,如果你真正提高了现金部分的投资收益,对你股票部分的投资帮助非常大,你会变得更有耐心而且平静。

(10)资产配置策略其实就两个问题:一是决定不同大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二是决定“再平衡”行为的执行。

(11)投资者在大类资产上的配置能力对组合收益起到决定性作用,不少朋友接触到资产配置概念后往往过度关注资产的波动性而忽视了所配置资产自身的长期增长潜力,这是本末倒置。

(12)再平衡几乎是天上掉下的馅饼——能在不增加风险的情况下利用资产间不相关的波动性提高组合收益。

(13)50:50是一种最保守的“防守”策略,在证券的世界里真正的防守不是空仓而更像是半仓,空仓不是保守的策略而是一种激进的选择——这个选择如果错了一样会带来巨大的“后悔”。

(14)50:50有点类似武术中的“马步”,它是投资中看多行为和看空行为的起始动作,是应对“无限可能且不可预测”未来的中性态度与起点,在各种各样的环境里都“不是最差”的选择。

(15)为50:50点赞的人有但实践者很少,要让大家抛弃潜意识里的暴富欲望、抛弃主观努力带来的成就感与兴奋感、抛弃人比人的本能——这些都是反人性的。

第七部分

你为什么赚不到钱?

一)、你的本金太少

二)、你对投资回报率有不切实际的预期

不切实际的预期往往是导致悲剧的根源。在投资上,过高的回报预期通常导致的是频繁交易,希望抓住每一次上涨,避免每一次下跌,结果不但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反而让交易费把本金割掉了。

归根结底,投资者长期的资产回报率很难超越投资标的净资产回报率减去摩擦成本。上市公司的净资产回报率中位数在8%~12%。建立在现实回报率上的投资行为有意义吗?结论是有。

三)、你做了错误的事情

1.以为自己在投资,实际在“赌博”。

2.瞎子摸象式的选股

当你沉迷于股票基本面研究的时候,一定问自己两个问题:我所看到的,是不是别人也都看到了?是不是还有很多是我没看到的?对公司基本面的研究,本质上是对商业的研究,对人的知识量、逻辑能力、思维方式的独特性有极高的要求。在这方面的进取精神是值得尊敬的,但不得不承认,绝大多数人的成就都乏善可陈,在精力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尤其如此。

3.弄巧成拙的择时

不得不承认,大部分择时创造的是负收益。包括很多人说基金让自己赔钱,这通常是一个认知误区,其实不是基金让投资者赔钱,而是自己购买、赎回基金的时机让自己赔钱,大多数人都是在牛市中后期进入市场,买入股票或者基金,在熊市接近触底时卖出股票或者赎回基金,这可以说是逆向择时。熊市卖出股票、赎回基金,本质上就是投资组合的净值波动超出了心理承受能力所致。提升对波动的承受能力跟提升选股能力一样艰难,所以,通过资产配置平抑波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市场上99%的玩家来说,通过提升自己的选股、择时能力获得超额收益,是一辈子都不会成功的。相反,降低自己的收益预期,明确自己的波动承受能力,通过资产配置将投资组合的净值波动控制在心理承受能力之内,获得长期稳定的回报,则是可行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922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591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546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67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53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80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88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34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80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92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70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25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73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37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54评论 2 36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27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