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就到母亲节了,今天先生的哥哥商量说一家人来我家里吃饭,我们很ok,但突然哥哥说要带上姐姐一家,先生顿时没有了热情,后来因为无法达成一致便取消了饭局。
姐姐一家因为很多年前的一些问题,让我先生有过一段很煎熬的岁月,那时候他还年少,很多事情都默默的自己去扛去承受,以至于若干年之后,他非常抗拒和他姐姐的相处。
其实我是很理解我先生的,换做是我,我也是很难接受。以前我很羡慕别人有兄弟姐妹,因为我们这一代基本都是独生子女,要是听说谁家有兄弟姐妹,都会无比的羡慕。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慢慢发现,原来兄弟姐妹关系和想象中的真的很不一样。
就拿父母那一辈的兄弟姐妹来说,关系都非常的一般,大家随时好像都是竞争关系似的,要不就夹杂着一些嫉妒,反正我父母两边大多都是如此。
我父母分别是两边的老大,而老大在他们的年代就意味着责任和使命感:照顾弟妹的责任和支撑家庭的使命感。我从小看着父母的辛苦和他们的付出,以前甚至一度觉得老大应该就是如此吧,但后来渐渐知道了公平、公正这些词语的意义后,发现家庭对我父母真的很不公平、公正。而这种不公平的称随着时间,激化出的矛盾就会越来越多。
母亲那边,爸爸不疼妈妈不爱;爸爸这边,虽然没那么偏爱,但大部分家庭事务都得由爸爸去扛。
几十年过去了,这些激化的矛盾似乎变成了他们兄弟姐妹之间的一种屏障,而距离的遥远,甚至可能一年都打不了一次电话,也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吧。
回到先生这边,也差不多如此。
有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本来应该很亲的关系,到长大后却变得比朋友还疏远,比外人还尴尬?
直到我想明白一个原因,在兄弟姐妹的关系中,最重要的其实是父母的态度。不偏不向,不偏不倚,才能让兄弟姐妹之间处于平衡的状态,他们的心才能齐,否则,他们之间就会处于一种长期竞争和攀比的状态,到成年之后,则会越发的疏远。
其实想想,那些偏心的父母真的很失误,本来是带给孩子们一些亲人和温暖的,可惜自己的一些私心,反而让孩子们经历了失望和不安,而这种情绪会一直持续到整个人生。
毕竟,家庭关系里面,最复杂的莫过于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