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努力奔跑在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是否感觉到社会变化很快,如果不努力,可能会被时代所淘汰。然而我们在努力向前的过程中,可能掉落了一样东西,那就是反思。
这段时间各个高校的研究生复试分数线陆续浮出水面,又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场面。思绪回到几年前,当陆续听到朋友们考研的信息,我也时而为她们感到开心,时而为她们捏把汗,时而又同她们一道伤心,就差那么一点点。但是我们都是那么的勇敢,敢于为了梦想冲刺并放弃很多。亲爱的,努力追逐太阳的性感女孩们,不管你们在哪里,做什么,开心或者难过,成功或者失败,我都想对你们说,你们是最棒的,为自己的梦想而战是值得的,反思总结过去的自己,轻装上阵,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张宏杰老师写的《曾国藩传》是很值得我们读的一本书籍,曾国藩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完成了脱胎换骨,超凡入圣的变化,达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境界。曾国藩十四岁参加科举考试,考了七次秀才,考秀才的经历为曾国藩的科举之路奠定了基础,所以之后在考取举人和进士会比较顺利,最后进入翰林院,在仕途上获得了一个绝佳的起点。左宗棠自幼自命不凡,认为自己肯定早早科名发达,不料连年落地,在三四次失败之后弃笔从戎。另一位比曾国藩小三岁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洪秀全,和曾国藩起点一样,但是抗打击能力没有曾国藩强,落榜三次,放弃科举,走上了另一条与曾国藩完全不同的道路。
曾国藩落榜四五次,之前的很多“童生”已经超越他们父子俩,这已经让他如芒在背,如坐针毡。但是第六次,他写的文章竟然被评为反面案例“悬牌批责”,称为文理不通的典型,这是最差的一个等级。这件事让曾国藩很是难堪,而且对他的刺激也是最大的。这次曾国藩深刻的反思了自己,更是激发了他的斗志。他分析不能用蛮力,不能重复老路,要从过去的学习思路中突破出来,寻求改变。分析自己的文章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与模范试卷反复对比……在第七次考试中,曾国藩已经悟到怎么写文章,通过苦苦反思,以前学了十六年没有学通的他感觉打通了各个关节。曾国藩由于九年的秀才考试生涯打下了扎实的地基,房子就会盖的比别人高。相反,很多人不愿意下笨功夫,遇到困难绕着走,基础打得松松垮垮,就不会走远。
当我们在匆匆向前的时候,要做到每日反省,反思自己走过的这段路程,扎扎实实,才能做到卓尔不凡。
曾国藩的人生哲学是“尚拙”。张宏杰老师在书中这样总结,他一生做事从来不饶弯子,不走捷径,总是按最笨拙、最踏实的方式去做。涓滴积累,水滴石穿,追求的是扎实彻底,一步一个脚印。他做人讲究“拙诚”,人以伪来,我已诚往,不玩心眼。他带兵讲究“结硬寨、打呆仗”,从不凭奇谋诡计,只凭坚韧扎实,死磕到底。这种方法正如“重剑无锋”,表面上看起来迟钝,实际上锋利。就好比郭靖的降龙十八掌,表面上简单笨拙,实际上却大气厚重,所向披靡。这是曾国藩一生成功的秘诀,也是他常向别人谈及的道理。
曾国藩曾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以此与大家共勉。最近一个月我都会与大家分享一篇曾国藩的智慧,如果大家喜欢欢迎关注我,与AA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