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看到燕子来我房檐下做窝,又想起了小时候老家堂屋的燕子。最初到老家做窝的是一对“家燕”,后来又来了一对“巧燕”,它们之间还上演了一场令人费解的争窝大战。
家燕很常见,它的尾部分叉很长,红脖黑背白肚皮,额和喉部为红棕色,与白腹相隔处有一条黑线,背部是蓝黑色,闪金属光泽,胸腹部呈乳白色,学名:家燕。
灵巧的巧燕,长啥样?黄头黄腰白麻肚。脖子底下、以及胸腹部有黑而细小的纵纹,像是白皮上长满了麻子;还有个典型特征:背部后腰处,有一条栗黄色的“腰带”。民间俗称:麻燕,巧燕,学名:金腰燕。
(二)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每到春天,燕子回归,便会飞到人们屋中、檐下筑巢。
记得我十岁那年春天家里飞来一对家燕,它们在堂屋里飞了两圈就开始了衔泥筑巢。家燕做得慢,10天左右才做好了一个碗口大的窝,比较粗糙,属于粗放型的,开口大大的,给人敞亮的感觉。不过,粪便随时会掉落一地,需要清理。筑窝的材料是用湿润的土和唾液混合筑成,窝的泥土里还含有稻草、头发、麦秆等物以加强窝的坚固程度。筑好后的窝里铺上一些软物,以求保温和舒适。
接着又来了一对巧燕,它们为了争窝,打的不可开交。 一天早晨还没起床,我就听到燕子叽叽喳喳的急叫声。我便起来去看,目睹了燕子打架的场面:它们飞着,相互用喙啄对方,它们有时飞得很高,有时啄着对方不松嘴,一直落到地上,然后再飞起来,再相互追逐。聪明的燕子一下子飞到窝里不出来了,另一只燕子也迅速飞过去,用喙使劲啄窝里的燕子,窝里的燕子也不示弱,狠狠的还击,接着两只燕子又不得不飞出窝来。四只燕子就这样相互追着、啄着……
我很有感慨:这燕子怎么像不讲理的人,人家先来的并且已经修好了窝,你们是后来的。凭什么赶走人家啊,真是岂有此理?真想去帮忙先来的燕子。爸爸告诉我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无论是它们掉地上或者说是争巢都是他们之间有竞争,是上天的考验,能过这个坎可能就是活下来的必须。”当时不太懂爸爸话。但我也真没有办法给燕子提供任何帮助,因为我还没把它们双方分的很清楚,也只有看着它们继续的打斗。
两对燕子都很顽强,一天下来没分胜负。到了晚上后来的燕子就在我家门口的梧桐树上休息了。第二天早上,窗外四只燕子又扑腾着相互驱赶鸣叫,各不相让,乱作一团。现在我才看懂其中两只红脖的大燕子好像就是当初建窝的家燕,黄脖子的是后来的巧燕。两只家燕在保窝大战中,格外拼命。时而发出嘶吼,冲向对方,时而在窗口盘旋,当对方燕子试图进入,它就扑腾翅膀,用嘴去啄“侵略者”的羽毛,直到对方退却。来抢窝的巧燕虽然体型小些,可也灵活善战。巧燕往往先避开家燕的攻击,再突然的发起袭击,令家燕疲于防守。灵活的巧燕累了就离开去休息。家燕以为对方走了,可过不了多久,巧燕就又来叫阵,就又开始一场斗智斗勇的厮杀!
直到多年以后我才知道,燕子记忆力惊人,成燕有每年回到原来的巢穴繁衍的习性。当燕子数量多时,也会发生争抢燕窝的情况,人是不能人为去干涉它们的。
令我们一家人都没想到的是这场燕子争窝之战,竟然持续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每天看着四只燕子追着,啄着。安静一阵子后就又开始大战。到了晚上家燕住窝里,巧燕歇梧桐树上,周而复始。
突然一天就安静下来了,仔细看看留下来的是后来的巧燕。它们一天也没停歇,两只巧燕就又进进出出的忙碌开了。过了半天,看到原来的燕窝又大了些,就知道它们又在衔泥筑巢了。巧燕衔泥,建造一个新巢,雌雄燕通力合作,每日里往返数次,才能垒起3~4厘米泥墙。
巧燕搭窝就是泥土、它们的口水、草根等掺在一起。它们飞至河边、水潭,啄取湿泥,集成丸状,然后衔回,再混以稻草、残羽。筑巢时,燕子在巢内垒泥,由里向外挤压泥球,所以尽管巢外面凹凸不平,但巢里面却较为平整。巢内再铺上轻羽、软毛,以及细柔杂屑,便成了一个很舒适的家了。
巧燕,是“筑巢高手”,技艺高超,喜欢耍酷,所筑巢穴,极为精巧,但,窝整体庞大有型,开口却偏小,更像艺术品,它的窝是葫芦状的。
巧燕对窝的养护却很到位。它很爱干净,粪便、落毛,都会及时衔出屋外,所以,屋内很干净,这让我们一家人都很喜欢这对巧燕,我也是对它以前的不满一扫而空。
(三)
"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燕诗示刘叟》讲述了燕子从求偶、筑巢到育雏的整个过程。巧燕筑好窝后很快就生蛋了。
【生儿育女】
雌雄燕共筑 " 爱巢 " 轮流孵蛋,一般来说,燕子交配两三天后雌燕就会产蛋,孵化期约为半个月。
巧燕头窝产了四枚蛋,燕爸爸和燕妈妈轮流分担孵蛋的任务,几分钟就相互交换一次。小燕子被孵出后的头几天燕妈妈整天不离小燕子的身,怕它们冻着了。大约五~六天后,燕妈妈才会在晴朗的中午偶尔飞出去觅食饮水。这时候一家大小的食物都是靠燕爸爸供给,快十天的时候,燕妈妈才会同燕爸爸一起外出捕食。
" 叽叽喳喳,叽叽喳喳 ……" 燕子妈妈一飞回屋檐下,窝里就立刻热闹起来了,雏燕们张开黄色小嘴,争着要吃虫。就一秒钟的时间,燕子妈妈把虫子塞进雏燕的嘴里,没有过多停留,立刻又飞了出去。燕子妈妈飞走后,雏燕们立刻安静下来,乖乖地待在窝里。
哪只雏燕已经喂过,哪只还没喂,燕子爸爸和妈妈分得清吗?燕子很聪明,按照顺序喂,一点都不会乱,所以不是谁叫得越大声就吃得越多。而且燕子一般会捉好几只虫子含在嘴里,再飞回窝里分别喂给几只雏燕。
一窝雏燕一天得喂 180 次,吃掉虫子四五百只"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诗句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燕子育雏的行为。雏鸟的食量需求很大,一天燕子往往要喂几十次甚至上百次才能保证雏鸟的生长发育。
它的食物来源主要是飞行中的蚊子、苍蝇和危害农作物的虫子。大约20多天后,小燕子的羽毛就基本上丰满了。小燕子能独立生活后,就不回窝了,它们聚集在灌木丛里过夜,或者自立门户去做窝。
但燕爸爸和燕妈妈仍旧会回到窝里,大约在一个月后开始产第二窝蛋,待第二窝小燕长大后,燕爸爸和燕妈妈才同小燕一起离窝准备迁徙南方,时间是十月底。
【清理燕窝】
巧燕用嘴叼走雏燕粪便,然后去水潭里 " 漱口 "许多关于燕子的诗歌中,诗人们都注意到了燕子筑巢、育雏的过程,却都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雏燕的粪便是如何处理的。雏燕太小,无法将粪便排在窝外,为了避免粪便造成窝内脏、臭,滋生细菌,雏燕的粪便都得靠它们的父母来处理。在喂食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雏燕要大便,燕子爸爸或妈妈就会在一旁等待,然后用嘴巴将雏燕屁股上的粪便叼走。" 如果是在农村,水潭多,燕子每次叼走粪便都要去水潭清洗一下。但是在城市里没有那样的条件,燕子就没办法次次都‘漱口’了。" 到了雏燕约两个星期大的时候,它们就会在窝外排便,燕子爸爸和妈妈才不需要再清理粪便。
【教授本领】
巧燕故意让雏燕饿肚子,学会独立捕食后就 " 赶出家门 "
"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正如诗歌所描述的那样,在雏燕出生后两个星期左右,它们的羽翼逐渐丰满,这时燕子爸爸妈妈就会开始教雏燕飞行了。
其实父母不在,雏燕偶尔也会偷偷溜出来,尝试着自己飞行。飞行是鸟儿的本能,为了帮助雏燕学会飞行,燕子父母会减少在窝里喂食的次数,让雏燕有饥饿感。燕子父母叼着虫子,在离窝外不远的树枝或者电线杆上吸引雏鸟,谁先飞出来,谁就有虫吃。
也是在这个时候,雏燕们要学习筑巢的本领。燕子父母会叼来泥、草加固燕窝,给孩子们示范。同样,燕子父母也会向雏燕示范捕食。待雏燕 20 多天大,能独自捕食的时候,它们就要被 " 赶出家门 ",自立门户了。
有一次一只小燕子掉到了地上,妈妈搭起楼梯把给它送到窝里。燕子来家搭窝是好事,我们也应该保护这种捕捉害虫吃的益鸟。
我看着屋檐下忙忙碌碌的小燕子,仿佛看到了当年老家燕子的一幕幕情景。可是当年的燕子飞到我身边来了吗?!
我爱小燕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爱得深切,爱得执着,爱得有些难分难舍。其实,我的内心里已经把它们当作了自己的朋友一般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