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预习了《刻意练习》的目录、序言(致读者和赞誉)等。通过扫读与分析,确定了一些关键词:刻意练习、心理表征、黄金标准、舒适区、潜能构筑、刻意练习原则(工作、生活)等。了解了本书的大致框架,前半部分描述了刻意练习的含义,为什么管用,以及杰出人物如何运用它来发展能力。后半部分讲解了刻意练习原则在生活工作中的练习原则及天才产生的原因。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尝试着跳读了一些感兴趣的章节,对于我来说,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目前最具有冲击力的观念是:“天才是可以训练的”。天才只是比我们更多地利用了某些方面的能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比如神童莫扎特,他六岁就能登台演出,能演奏古钢琴、小提琴等多种乐器,竟然还能作曲。然而,大部分世人并不太清楚,他的父亲也是一名音乐家,他非常有目的有意识的在莫扎特很小的时候就培养其音乐才能,使莫扎特的练习正确并且有效率。所以,他自然会在音乐方面要显得优秀卓越。
一个人只有意识发生改变了,行为才会发生变化,行为发生变化,结果则有可能会不同。我们也可以通过了解刻意练习的方法,尽量让我们的后辈避免重蹈覆辙,让他们以后要走的路更加顺畅。父母及长辈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最重要的是见识与修养。
虽然我们自己已经过了最佳的学习期,(如语言敏感期是在2个月~8岁,这个时候加强语言的训练,绝对是事半功。)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有目的的刻意练习,让我们的大脑和身体逐步适应这个变化,达到改变的结果,至于能到达什么程度,则要看我们自己的努力及掌握方法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