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窟》由林若宁作词、陈珀作曲、吴雨霏演唱,收录在2011年11月15日发行的粤语专辑《我本人》中。这是一首被赋予诸多争议的歌,但相信在看完电影《花样年华》后,听者或多或少都能有所释怀。
“我”处在情感和道德的双重枷锁下,只能将心声吐露给“岩洞”。即使朋友再三劝说“我”要结束这段不正当关系,但“我”越想退出却更加适得其反。
睁开双眼做场梦 / 问你 送我归家有何用
睡醒后睁开双眼,这意味着梦本该醒了,“我”却感觉醒后的感觉才更像梦。“我”问“你”,送我回家又有什么意义,其实是在间接地问如果“我们”的关系不能再进一步,那么这场梦又有什么意思。
虽知道你的她 / 无言地向你尽忠 / 望见你隐藏你戒指便沉重
即使“我”一直清楚“你”的“她”向你无言地尽释忠贞,但每当“我”望见“你”的戒指时还是会心情沉重。“尽忠”在一般情况下需要誓言或者行为来完成,但此刻“她”向我宣誓对“你”的主权的工具是“你”手上的戒指,仿佛越是这种“无言”的方式越能影响到“我”。
心声安葬在岩洞
“心声”指内心的声音,“安葬”适用于死去的事物,“岩洞”特指吴哥窟。“我”的心声已经死了,将它安葬在吴哥窟的岩洞中。这是否像极了现代都市的人总会想找到某个树洞,往里面诉说自己的隐秘心声。这里也照应了《花样年华》的结尾处,周慕云千里迢迢跑到吴哥窟,将秘密全部诉说给树洞。
上帝 四次三番再愚弄
上帝为什么要四次三番地愚弄我?这是“我”内心无可奈何的质问。
听得见耳边风 / 难逃避你那面孔
“耳边风”比喻不把别人的话放在心上,那么“我”的朋友应该是清楚“我”和“你”的关系。尽管朋友劝“我”不要再和“你”继续下去,却如同耳边风听过就忘,毕竟“我”很难逃避“你”的面孔(这里其实是在为自己开脱,分明是转头就去找“你”了,才会把朋友的话当做耳边风)。
越要退出越向你生命移动
“我”越想要退出这段关系,却发现越走进“你”的生活。每一个人或许都曾经疑惑过,为什么越想做成某件事就越可能失败。道家留给世人的处世哲学中,有“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一说,但是对于感情关系来说,这似乎构成了逻辑悖论。
“我”试图质问自己,“你我”双方未必都有勇气更进一步,这个秘密在这段拥挤的感情中太挤迫了,“我”试图退出却又一次失败。
难道我有勇气与你在一起庆祝正日
“正日”指重大的纪念日或节日,这里特指情人节/结婚纪念日。难道“我”有勇气和“你”一起庆祝情人节吗?难道“我”有勇气幻想和“你”共度结婚纪念日吗?“我们”的这层不正当关系注定了这些节日是无关“你我”的。
难道你有勇气反悔诺言你专一
这里承接前一句。就算“你”有勇气和“我”共度这些节日,难道“你”就有勇气违背对“她”专一不变的誓言吗?
两个人 多挤迫 / 难容纳多一番秘密
“挤迫”一般形容人多到拥挤。但在感情关系中,多一个人就会变得相当挤迫,所以才会难以容纳其中某两个人(“你”和“我”)的秘密。
捉不紧变得更加固执
这里与前文的“越要退出越向你生命移动”相呼应,再度说明“我”在这段感情中难断舍离。“我”越想退出似乎就越走进“你”的生命中,越抓不紧这段感情似乎就对此变得更加固执。
在冥冥中走入佛寺,“我”似乎得到了开脱。其实什么都没有发生,之前只是“我”看得不够真切,错把醒来时的那场梦当作了现实。
不应该滥用名义 / 被你 引诱多一个名字
“名义”指的是做某事时用来作为依据的名称或称号。回想当初,“我们”都不应该滥用借口来交往,不然也不会在进入到这段感情后,才被你引出“她”的名字。
身份远 记忆深 / 浮尘滴进觉悟寺
“尘”是佛家的一个特用词,指代一切身外事物。觉悟寺资料不明(吴哥窟在中国佛学古籍中称为“桑香佛舍”,“觉悟寺”可能代指吴哥窟),“觉悟”是说由迷惑而明白、由模糊而认清的状态转变。“我”在这段感情中的身份太过渺远,但对你的“记忆”却足够深刻,才不得不将这些尘世杂念带入佛门求解,或多或少有些明悟。
雾里看花没有发生任何事
“雾里看花”比喻看事情不真切。原来“我”之前一直没有看清,现在看清了便产生一种无事发生的幻灭感。《菩提偈》中有言:“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在寺庙的钟磬声中,“我”突然明白这场梦该醒了,回归现实就如同什么都没发生过,也就没有所谓的“尘埃”。
难道我有勇气与你在一起庆祝正日 (同上)
难道你有勇气反悔诺言你专一 (同上)
两个人 多挤迫 / 难容纳多一番秘密 (同上)
捉不紧变得更加固执 (同上)
“我”想是时候选择结束了,其实“你我”不需要相互责怪,我们只需要担心周遭的指指点点。但“我”已经想出了办法,只要我们从此消失在彼此的生活中,这些谣言就永远得不到证实,除非吴哥窟的晚空会开口说话。
原谅你太理性与我在一起要守秘密
其实“我”也不该怪“你”的过于理性,在这段关系中能把秘密掩盖得这么好。
原谅我太野性想这段情更深刻
那么“你”也应该原谅我的“野性”,“我”只是单纯地想让这段感情更加深刻。
两个人 一消失 / 谣言便得不到证实
就算周围的人对“我们”指指点点又怎样呢,只要两个人都消失在彼此的生活中,谣言便得不到证实。
只得幽暗的晚空记得
但所幸,还有吴哥窟的幽暗晚空见证了这段花样年华般的感情。日后只要“我”抬头看向那篇晚空,就能想起“你”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