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来了,惶恐不安,恨不能裹了一层一层又一层的深藏了自己。
新冠来了,为了防止大规模扩散,国家第一时间紧急下令,各地区纷纷响应,封省的封省,封城的封城,封小区的封小区,封村落的封村落,非生活必需品店铺一律关门,出门必须戴口罩量体温,甚至2-3天方能凭票证来一次生活物资大采购。
新冠来了,大家纷纷响应国家号召,开始了蜗居生活,白衣天使争相上岗,各路豪杰慷慨解囊,各方新闻铺天盖地。
新冠来了,大量企业延迟上岗,学校通通延迟开学,各方培训机构不得营业,相反的,各种网络学习大显神通。
新冠来了,钉钉走入了视野,cctalk上了荧屏,乐教乐学入住千家万户……老师当上了主播,各方孩子争相看起了直播,家长乐得竞相配合。
新冠来了,实体店关了门,快递歇了业,无数民众大半个月颗粒无收,坐吃山空,或许正后悔当年为何没有多准备些储蓄,或许正感叹着为什么当初没有找一份在家也能干的工作,只能眼见着别人羡慕嫉妒恨,甚至有人后悔着为什么没在农村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可以在一亩三分地上晃悠,而不像都市)……
新冠来了,口罩成了明星产品,酒精开始家家必备,泡腾片断了货,防护面罩更新上市,防护眼镜成了优良装备,银离子喷雾成了高奢产品,紫外灯消毒更是家常便饭,新冠疫苗和药物研发成了重中之重。
新冠来了,一家人蜗居在一起,吃喝拉撒睡各种微小习惯展露无遗,好好的高富帅白富美穿上了拖鞋睡衣、披头散发的左飘右荡,说好的疼爱变成了嫌弃……
新冠来了,异地情侣、异地夫妻或者家人,期待着过节再见,却一直不得见,甚至已经无缘再见,深深感受着一家人在一起才最重要,这又会召回多少的游子,又会摧毁多少的异地恋或远婚远嫁……
新冠来了,生命才显得重于一切,知识也在用时才恨少。对规定不理不睬,出门就是不戴口罩,甚至大打出手。对自己对别人不够负责,一提及可能隔离,像受了惊的兔子一般,能逃多远就逃多远,隔离仿佛坐牢一般,确诊更仿佛判了死刑外加得了瘟疫的超惨状态,周边的人也争相远离,生怕被波及,有意无意的造就着一方方的悲剧。
新冠来了,似乎一切都成了慢节奏,一切的方便都成了不方便,一切的习惯都被打破。
新冠来了,网络资源如雨后春笋般扩展到各行各业,线上办公成了打不破的潮流。
新冠来了,对网络的依赖越加流行,依托于网络的办公越加重要,终身学习越加珍贵。老师、家长开始了网络学习,学生开始了网上选课,网络办学司空见惯(当然有问题,家长老师学生都有埋怨,似乎,教育蹭了新冠的热度)。
新冠来了,论个体,生命最重要!
新冠来了,论发展,网络化最重要!
新冠来了,禁不住的想,这一切,难道不是加快了生活模式的演变节奏吗?
若干年后,生活模式必定更加的网络化。或许实体店铺、快递行业将在大筛查之后,留下极少数的核心商家。或许那时候普通大众自愿的不想有事无事出个门,能网络解决的,必定不会通过缩短现实距离解决,更别提漂洋过海了。
或许,若干年后,连实体店和快递都成了机器经营模式,或者开启了无人商店模式。而人,生活和工作将结合得愈发紧密,工作将不在受限于空间。
若干年前,我就奢望着,摆脱学校这种高度集中又不能面向个体的教学模式,我期待着学校给我建议,告知需要学的内容,而我,可以自由地在网上选课、选老师、选适合我的上课时间,不懂就问,网络求教、上门请教、或者开辟专门时间的线下沟通,都行。
曾经,抑或现在,我想的都还不够完美,而这种模式,无疑,更需要自我规划自我控制,更彰显了自己对自己人生的负责,自我学习、终身学习将不再是理念而已。
新冠来了,如果真的是若干年后
,提前到了,这样的生活,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