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每天更文,真是一个苦乐参半、自讨苦吃的甜蜜负担。
多少年了,没有这样强迫着自己,每天多多少少地码点文字。
年轻的时候,对生活充满着澎湃的激情,下笔写字也唰唰的,不是什么难事。
后来呢,不知道为什么,不再想写了,非常抵触写东西,好像在逃避着什么,不愿意用文字触碰内心的一些伤痛。
生活本来就非常不容易,人生那么多的坎坷与磨难,历经一遍已经足够。如果再回忆一次,那不是遭二茬罪、受二茬苦吗?
过去的事情就永远地过去了,就永远地翻篇了。
与往事干杯,悲欢喜乐不回头。
二
再次开始码字,始于我的父亲。
86岁的老父亲有点小脑萎缩,这两年开始时而清醒时而糊涂。
他干了一辈子教育事业,不能说桃李遍天下,但是也培育了不少各行各业的人才。
退休之后,不再有什么工作压力,加上孩子都已长大成人,他可能感到辛苦一辈子了,已经功成名就,就一点不爱动脑子了。
让他学习电脑,不学。
让他玩智能手机,不干。
给他买平板电脑,哪怕打打游戏也好,他始终不碰。
一开始还打打麻将,后来嫌坐的时间太长,他也不打了。
他的口头弹就是:这么大年纪了,学这个干什么呀?
当然,他最爱看的是老年杂志与电视,结果就一次又一次地购买BJP。
最后,把他的工资卡给没收了。他手里没有钱了,虽然生气,也没有办法。
当然,后果就是我们都要轮流给他做思想工作。
这种事情每年都会重复发生数次。
三
我们都分析,老人的记忆衰退与他的长期不爱动脑子有关系。
大脑就是这样,用进废退。
父亲的现在,就是我的将来。
我发现在琐碎的生活中,我也变得越来越喜欢偷懒,越来越不爱动脑子。
我得接受父亲的教训。
我要重新开始码字,让自己的脑子动起来。
这就是我的自我觉醒。
只要有想法,总会有机会。
后来机缘巧合,从一篇网文中知道了简书这个写作平台。
这样,就误打误撞地走进了一个新鲜的天地。
既然来到平台了,就得为平台做点贡献吧,就主动充值成了一个会员。
这样,就挑战自我,开始了日更。
四
就比如今天吧,非常忙碌,但我还是在很晚的时间开始码字。
虽然我极不喜欢熬夜,但是为了更文,我还是熬大夜了。
从早晨六点半起床开始忙活,然后外出办事,马不停蹄,说话与倾听,脸上的肌肉都有点僵硬了。
回到家,已下午三点多。
家里略略收拾,摆好茶杯,备好腰果、松子、开心果、大杏仁四盘茶点,洗好一筐子水果。
刚坐下喝一杯水,家里开始来第一波客人。
给他们泡上了十年的陈皮和普洱,让他们消化消化中午的油水,准备晚上的战斗。
醒茶,倒茶,说话。
家里大女主的第一职责,就是让客人喝好、聊好、吃好。
半个小时后,第二波客人来到。
先生陪着男士们喝茶、聊天、吃茶点。
我陪着太太们参观家里家外。
太太们最感兴趣的,是看我的衣帽间和先生的衣帽间。
两个半大不小的衣帽间,都挂满了长长短短的衣服。
搬家的时候已淘汰了不少旧衣服,咋还剩下这么多呢?以后真是不能再买了。
不当败家媳妇,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刚回到客厅,泡上花果茶,第三波客人来到。
把男士们恭送到二楼茶室,让他们喝茶谈事。
我回到客厅,陪着太太们喝茶、闲聊、吃水果。
相对独立的空间,大家互不干扰。
都六点半了,茶室里还气氛热烈。
我预订好的饭店老板开始电话催促,落实几点过去。
我实在是不忍心打断别人的雅兴。
五
七点多赶到饭店,这样也好,厨房里就能快速地为我们忙活了。
饭菜还算可口,酒水也算到位,尽量周到一点,努力做到宾主尽欢。
回到家,真是累得不想动了。
半靠在椅子上,喝点残茶,赶快把今天的更文完成。
参加这样的更文,有时候想想真是自讨苦吃。
不过有苦才能有乐。既然开始了,就努力坚持吧,也算一种自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