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德国几年了,遇见了百年难遇的酷暑,35度的高温非常不寻常的成了家常便饭。没有空调电扇的忆苦思甜式的度夏,就这么在德国这个发达国家得到了实现。心静自然凉成为了避暑口诀,小清新要的回归自然在这里艰难的成了事实。
去年的立秋,白天凉爽,夜晚的冷的刺骨,我已经在考虑要不要开房间的暖气;今年的立秋,白天骄阳似火,夜晚热得难以入眠。学校图书馆的对面是一片山坡,立秋之前,就已经被太阳晒得焦黄。
火辣辣的太阳下,我这个超级懒人也知道脸上多涂些防晒霜,出门打伞。然而,德国人似乎格外热爱阳光,也不管30多度的德国紫外线如何强烈,拿着一本书,在太阳底下像烤肉一样的反复晒来晒去。
前几日下午,天热无心读书和朋友一起逛街。为了遮阳,我拿出了伞准备撑开。朋友像看怪物一样的,迅速躲开,还开玩笑的说不认识你啊。的确,放眼过去,整条大街上,尽管游人不少,打伞的貌似就我一个。大家仿佛对亚洲人打伞见怪不怪,却又常常投来异样的眼光。一个下午过去,不大城区逛了两圈,最后也只有一个德国老太太加入了打伞的行列。不过,朋友最后也受不了下午强烈的夏日骄阳,一会儿的功夫便钻入了我那把大大的雨伞中。
还是几天前,外出购物,已然中午,太阳火辣辣的烤着。一如既往,撑着伞。红绿灯口,遇见一群德国少年,大惊小怪。此时,内心哈哈大笑,少见多怪的德国人,夏天就应该到中国来,到上海来,魔都的夏天真不是德国这种小地方能比的。
有时也在思考,在一个把太阳当成亲爹妈的国度里为了身体舒适撑伞难,还是为了不特立独行随波逐流让自己身体委屈难。
其实曾几何时,也许是20出头的年纪,每年夏天不涂防晒霜,不打阳伞,大大咧咧的走在马路上。出去旅游,老妈一把阳伞,一顶帽子还嫌不够,而我也就是顶多带个墨镜。那时的我,不畏惧太阳,只要自己舒服就可以。也许那个自己还在,不过是以另外一个方式展现了出来。
想起特立独行式的舒适,便老是想起男生夏天打伞这个梗。上海男人夏天打伞貌似也是最近这些年的事情了。当年,我老爸在世的时候,有一年的夏天特别喜欢带我出门。每次出门前,都要装一瓶水,带上阳伞,每次让我打伞。那时,夏天为了遮阳而打伞的中年男子也是需要勇气的吧。带着女儿,才能光明正大的打着伞走在马路上,不至于特立独行。如同,网上的段子一样,天热了,大学里的男生为了光明正大的遮阳打伞而急着找女朋友。
当年的段子也许是真的,当年的那个男生很可能因为打伞而找到了妹子,脱了单。说不定还结了婚,生了孩子。而当年为老爸打伞的那个女孩,还单着,还在读书。为了一个未知的未来而战战兢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