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园林多在苏州、扬州等地,位于苏中地区的泰州,并非园林密集的城市,但是那里却留存了一座享有“淮左第一园”美誉的乔园。
初夏,过江造访泰州乔园。从车水马龙的海陵北路移步,进入隐匿于市井繁华深处的乔园,喧嚣全失。
乔园历史可上溯至明万历年间的日涉园,是苏北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园林之一,后世四百年来数易其主,几度兴废。日涉园由明代万历间太仆少卿陈应芳所建,名则取晋陶渊明《归去来辞》中“园日涉以成趣”之意。乔园之名则来自历代园主中最后一任园主清朝咸丰年间两淮盐运史乔松年。
乔园占地18亩,大致可分为东、西两大部分。核心景区保留原园整体风貌,有山响草堂、因巢亭、便汲堂、松吹阁等厅堂楼阁。次景区与核心景区以院落间隔,有来青阁、皆绿山房、蕉雨轩、午韵轩、石林别径、二分竹屋等景点,尽显园林之美。
整座园林由建筑、山水、花木组成,可谓小巧玲珑,典雅别致,构思巧妙,尤以古柏、奇石及用花木来表现四季之变化成为乔园显著的特点。
步入大门是一道向右转折的回廊,廊外侧竹林绿影轻斜,草地上奇石散置,并不见园中真貌,这正应了中式古典园林“欲扬先抑”的手法,启承铺垫,引人入胜。
回廊尽头,摇曳生风的竹林间小路分为两条岔道,仍不见园景的真容。随意选了右侧的路走去,时而淙淙小溪石间流过,时而竹林听风,果然不负“日涉成趣”的美名。
乔园注重花木的配置,各建筑物的命名也往往于此有关,二分竹屋、皆绿山房、松吹阁、因巢亭、蕉雨轩、文桂舫等皆如此。
竹林深处一座别致的竹屋,屋体周身全用毛竹加工制成,设计非常巧妙,削竹条为墙,破半竹为瓦,锯竹筒饰窗,拼竹件为门,在园中众建筑中显得与众不同,就像一个放大的竹制艺术品。
绕过二分竹屋,即是太湖石堆砌的假山,东接粉墙融为一体。进入洞中,幽深曲折,似乎到了尽头。实际上,洞中狭窄处,是可以直通东院的,假山被院墙分隔,实为一体的假山。
向北折转穿过云墙洞门,以山响草堂为中心,一座假山东西横立,其前水池如带,山石环抱,正峙三石笋,故又名“三峰草堂”。池上横小环洞桥及石梁。
庭院中翠柏苍松突出,修竹芭蕉遍植,四时花草不断,置身园中有一种浓浓绿意。
假山之西筑有半亭一座,单檐歇山造,亭倚墙东向,登亭可歇脚,故名歇山半亭。
山峰间,四百多岁的古桧柏,苍劲顽强地立于假山顶上,拔地参天,虬枝盘弩,瘦疣累累,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见证着园林的古老历史。
与半亭东西相望的是山麓东首的五角攒尖亭数鱼亭,在那亭中,俯视山下细长形水池,色彩艳丽的一条条锦鲤来回游过,时隐时现。
假山下的园中核心建筑三峰草堂,亦称山响草堂,正对着假山,青砖黛瓦,飞檐翘角。和泰州明清民居风格一样,不象苏式建筑的黛瓦粉墙,而是具有泰州地方特色的黛瓦清水墙,一种南、北建筑在这里交汇的特点,给人们较为朴素的印象。
草堂前看假山,犹如丘峦半抱,山涧流水潺潺,湖石嶙峋不羁,虚实相间,古朴从容,足见造园家的文心雅韵。
过桥入洞曲,名“囊云”,造型奇特,下堆湖石,上砌砖墙,曲折蜿蜒。沿着狭窄的洞穴里,犹如钻进了人的肠道,几经转折,前面好象是无路可走,已经到了洞尽头的样子。可急转弯后,猛然间又豁然开朗,高大宽敞就象一只很大的皮囊呈现在人们眼前,使人顿时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
草堂后,尚有因巢亭、便汲堂、松吹阁等建筑。山响草堂之北,通花墙月门,垒黄石为台,循迂回的石磴达正中之绠汲堂。堂砌在高台之上,居高正对三响草堂,翘角飞檐,回廊漏窗,海棠屋脊,轻巧优美。堂四面通敞,左顾松吹阁,右盼因巢亭。周以花坛丛木,修竹古藤。虽点缀无多,颇曲尽画理,是一园中另辟蹊径的幽境。
松吹阁这座两层楼阁,建筑风格独特,飞檐翘角,琉璃瓦顶,显得古朴典雅。而且在二层还设置有阳台,这在众多园林之中是非常少见的。
小巧僻静的因巢亭虽名为亭,但其实是一个小阁,房中摆放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个柜子。因为原来亭旁栽种着一棵大树,而树上常年有鸟巢,因此取名因巢亭。1956年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应邀回家乡慰问演出,就在这里下榻。
草堂西侧镶嵌于墙壁之中的太湖石,象漏窗一般,似透非透,起到了障景和藏景的作用。这便是陈从周先生命名的“美人照镜石”,为乔园的镇园之宝。
西侧院落相对开阔,围绕一潭碧水怡心池,文桂舫、午韵轩、蕉雨轩错落有致,来青阁高耸,莱庆堂轩昂,都是原有景观的修缮和复建,最有情趣之处在于:抚琴、听雨、赏荷。
造型轻巧的仿古船形建筑文桂舫,船头伸入碧绿的怡心池中,二层高的船楼设在岸边,给水池增加了生机和动感,又表达了园主淡泊清高的心境。站在船仓和船头,可欣赏池中水景。
从连廊中来到午韵轩,这是旧日园林主人抚琴吟诵之处。午,谐音即是抚的意思。午韵轩有连廊与文桂舫相通,与耸立在假山之巅的来青阁隔水相望。
走进池西的蕉雨轩,则又换了另一种心境。轩后是一株百年老石榴,状如五指。身在此轩,可临池观莲,听雨打芭蕉之声。
乔园内山石别致,妙在风格多端。石林别径造境堪称一绝,采用大规模天然黄石叠堆成山,造成的假山怪石嶙峋,峰峦峭壁,蔚为雄奇,与太湖石假山的玲珑阴柔,风格迥异。如此曲径通幽,咫尺山林,一园山石集南奇北雄于一身,可见造景者刚柔相济的匠心。
登上黄石假山之巅,便是园中最高三层建筑来青阁,层层檐角飞翘,处处精雕细琢,窗户全部镂空雕花。阁名取唐代刘禹锡《陋室铭》“草色入帘青”之,从中可以感受到当年园子的主人超凡脱俗的风雅。
行走其中,这座闹中取静的园林,融阴柔敦厚于一体,集沧桑雅致于一身,繁华与雅静仅一墙之隔,我能感受着当年园子主人的优雅心境。
乔园因知名度不高,游客不多,这对游园来说,倒是一件幸事,可以在慢悠悠的闲逛中,充分体会古典私家园林所追求的雅朴隐逸、天人合一的诗画意境,品味传统文化含蓄而丰富、内敛却高远的东方神韵。要知道,游人如织的熙熙攘攘中,是难以领略到造园家呕心沥血巧夺天工的精妙之处的。
园中信步,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日涉园,在悠悠的岁月中历尽沧桑,随着时代的变迁,经过岁月的洗礼,更多的是一种平静和淡定,就如同园中那些无言的物景,似乎向世人无声地诉述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