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已经迅速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不少或带货、或搞怪、或分享生活的主播,也因此获取众多关注,成了屏幕里的“熟面孔”、粉丝的“老朋友”。可问题是,伴随着直播的火爆,一些“泥沙俱下”、为了流量不择手段的直播内容,也广受诟病,给网民、社会都带来了不良影响。
就在前不久有某“网红”为了博人眼球,从而达到吸粉涨粉的目的,玩起了“自掘坟墓”的噱头————就是给健康快乐的自己修一座坟,我权且把他叫做“自掘坟墓”也未尝不可。
若论起给自己造坟,古来也只有皇帝亦或王侯将相、高官巨贾才做这样的事,已达到“把名字刻进石头想不朽”的目的,但这也免不了“名字比石头烂的更早”的结局。至于流行于民间的“种生基”的把戏也不过是一个骗阎王的法术。
简单说,就是一个人预感到自己要死了,就挖一个墓穴,把自己葬进去,骗一骗阎王,让阎王以为自己真死了,生死薄上就给你勾掉名字了。躲过这个死劫后,还能续命一纪,也就是再活十二年。骗阎王是真的,这是一个古术,已经流传了好几千年了。在香港乃至海外都很流行,几乎是公开的,像谢霆锋、龚如心、梅艳芳等艺人,甚至是商界大佬,好多人都做过,各种报道也很多。可今天这位知道阎王不好骗,而网络时代的人反而好骗得很,于是就有了这样无稽之谈的行为。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起一位就做桓魋(tui)的古人,他可能是为自己造坟的第一人。桓魋是春秋时期宋国的大司马,属于一方强权人物,宋国国王有时都得听他的。他有个弟弟,叫司马牛,是孔子的弟子。司马牛在论语中给后人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人皆有兄弟,我独无。”然后孔子劝他,“德不孤,必有邻。”司马牛之所以发出这句著名的感叹,就是拜他这位兄长所赐。
桓魋之所以留传至今,正是因为他和孔子的这层关系。话说公元前492年,孔子六十岁。当时孔子在卫国,因为和南子的绯闻,以及卫灵公的离世,卫国开始内斗。孔子秉着“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的原则,决定离开。这时,司马牛向他推荐了宋国,说自己的哥哥在那里,一定能照应好,并一再坚持。孔子答应了。
到了宋境,见很多人在制作陶俑,一问,说是为大司马桓魋做殉葬用的东西呢。孔子感慨一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便是这句话的出处。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论是好的风气,还是坏的习惯,它在一开始出现的时候并不为大众所关注,但它一旦出现成长以后,对后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好多人都在绞尽脑汁做第一个这、第一个那。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这“第一个”对以后会有利还是弊呢?网络时代往往会产生蝴蝶效应,一种行为一夜之间会嬗变出各类怪胎。
接下来,孔子一行又走了一段,见大批群众在修凿一座巨大的石室墓,已经凿了三年,还未完工。一问,还是桓魋所为。当时的桓魋只有38岁。孔子从此对桓魋产生恶感。当时宋国国王是宋景公,他一心想收留孔子师徒,委以重任,桓魋眼见自己地位不保,便屡进谗言,最后更派人暗杀孔子。幸好有人提前通告,孔子先走一步,否则后果难料。
孔子谴责的是“始作俑者”跨出了第一步(僭越周礼),这种行为一定会被后来人所效仿和跟随。那么一个僭越礼乐制度的的行为或者风气,如果不加以声讨,使之恢复到之前“理想”的行为和制度(周礼),那么最后一定会发展到弑君谋逆,刺王杀驾,所以他认为正是“礼崩乐坏”导致了后来的春秋战国乱象。这才是孔夫子谴责的实质——有了第一次挑战,就会有后人的第二次,和再后来人的无数次僭越,乃至“是可忍孰不可忍!”,可见不可不止!
虽说网络直播也是生产力,虽说直播经济的基础是“流量红利”,但无论什么时候,冲击公序良俗、毫无底线尊严的直播内容,都是游离于主流价值之外的。所以,除了必要惩戒,网络主播自己也要不断提高个人素质,既要在能力提升上持续投入,积累时间、沉淀经验,也要在道德品行上,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毕竟,直播经济不是“一锤子买卖”,谁更能恪守法治、精益求精,谁才能走得更好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