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宿好友出差来昆明,陪她一起去省中医院看病,祝福快要结婚的她,相约另一同宿好友共进晚餐和共观电影,选了以为是小清新的沉重电影《路过未来》。关于影名,我的理解是,大城市深圳是向往的未来,他们来了又回去,对于未来,他们只是路过。
电影主人公——“披星戴月地奔波 只为一扇窗 当你迷失在路上 能够看见那灯光 不知不觉把他乡 当作了故乡 只是偶尔难过时 不经意遥望远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离开家乡到异地努力的挣扎,最终还是不被大城市接纳,无奈回到家乡,也融不进当地的生活。
没有了土地,他们耐以生活的根也就没有了,我想起了《飘》:土地是世界上唯一值得你为它奉献,值得为它奋斗、牺牲的事物,因为它是唯一永存的东西。我的母亲,也是十分执著,当看《飘》的时候,我才理解了母亲。我们家是农村人,住在半山腰上,记得当时上山的小路最窄的一段仅八十厘米。据母亲说,父亲工作的地方,在城里修建了一个小区,员工买的话可以便宜很多。母亲不知道从哪里听说城里的学校教的好,为了我们三,就强烈要求父亲买了,姐姐说当时她吃了几乎半年的莲花白。在哥哥和姐姐读初中的时候,我到了镇上的小学读一年级。第二个学期放假的时候我到了城里的房子住。可是母亲每到闲暇时总往老家跑,放假时还会叫上我们三,到地里干活,哥哥姐姐没少埋怨。而母亲一直到现在仍没有放弃对老家土地的管理,我们时常纳闷,明明强烈要求进城的母亲反而放不下那几块地。第一次理解母亲是在大二打电话跟母亲说到我看到一件漂亮的衣服,就是好贵,当时母亲立马就说:我明天回去把老家的包谷卖了——给你买。当时突然就想起每次埋怨母亲种地时,母亲轻声念叨的话:我种的点包谷,洋芋,万一有什么急用还可以帮衬的点……母亲读的书不多,老家的土地就是她为数不多的安全感的来源。前年因为当地水泥厂的扩建,老家的房子和部分的地被征收,母亲这部分的安全感也被攫取,她说:这会就没有指望喽。
耀婷和她的家人还让我想起自己的父亲,严格来说,父亲也是因为我的原因——失去了健康和工作,甚至更多。和耀婷的爸妈一样,我的父母即便拮据度日,也总是让我买新衣服,吃好的,注意休息。我像是家里的大宝贝,他们还总觉得亏待了我。耀婷迫于生活的压力,选择试药的兼职,透支了身体,再次让我看到健康的重要性。只有活着,才有希望!然而比起耀婷,真的很惭愧,老是像家里要钱,只顾自己享受,一点都不成熟!也该像耀婷一样有担当,遮一片绿荫,让父母安心。我们的未来是经过。
希望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健康快乐,很感谢他们!我才能如此天真简单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