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逛西西弗书店,在时间管理的书架上,看到了一本熟悉的书——《暗时间》。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大学,那时候读书少、经历的也少,所以书中“潜意识”、“暗时间”等一众新颖的概念特别吸引我。
在《暗时间》的作者看来,我们每人每天意识层面都仅有24个小时,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但你要是想做更多的事情,还远远不够,要懂得向“潜意识”要时间。引用书中的几个观点:
“投入时间”这个说法是荒唐的,实际投入的是时间和效率的乘积。你可以投入很多时间在一件事情上面,却发现毫无进展,因为你没有整天把你要做的事情,要学习的东西常驻在你的大脑中,时刻给予它最高的优先级。你走路、吃饭、做梦的时候,心心念念想的就是这件事情,你的CPU总是分配给它,这个时候你的思维时间就用到了极致,你投入的时间就真正等于了实际流逝的时间,因为你的CPU是满载的。
有过连续一周乃至更长时间思考同一个问题的人想必都有一种感觉,就是在这个思考的期间,有时候虽然表层意识因为种种原因不再思考这个问题了,但潜意识层面仍然保留着其「惯性」,也就是说,潜意识层面仍然在做思考的努力。这样来看,虽然表层意识被其他事情所占据,但潜意识仍然将时间无形中利用起来了。这种无形中的时间利用日积月累可以产生宏大的效应。
记得刚刚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简直奉若神明,确信自己找到了一种超越24小时的时间限制、做更多事情的方法。为了利用好这种「暗时间」,自己逐渐习惯了一个人走路和吃饭,因为空白的时间可以用来静静地思考问题。即便是睡觉,也不得丝毫的浪费,睡觉前必然要弄一个问题放在脑子里面,在思考中模糊入睡。
几个月下来,确实觉得自己更加专注了,也比别人多了很多的思考时间,但却总觉得这一丁点的效率提升是有代价的——精神始终处于紧绷状态、不得放松,生活变得愈加枯燥、苍白,由于总在思考,自己在外人眼里显得呆板、无趣,活脱脱一个高效冷血的机器人。
那段时间的感觉是,生活中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高效的运转,但就是觉得有哪里不对。
后来大学毕业后,开始有意识地去追寻、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跟着书籍和视频去练习冥想——冥想,是一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倡导我们要留一段时间,将大脑内杂乱的想法清空,主动去内观那些流动的情绪和身体的细微变化。当我有意识地去给生活按下暂停键、去给忙碌的大脑留下放空的时间,反而感觉更轻松、效率更高。
这些真实的经历和思考让我逐渐悟出一个简单得有些幼稚的观点——人不是机器,追求成功与效率的前提是,你首先要作为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活在这个世间。
回想大学时期,我一味地去追求极致效率的那段时光,仿佛就是一场自我剥削的闹剧。自我剥削的起点是头脑中那个拿着鞭子的“道德批评家”,总觉得你做的还不够好,总觉得你和优秀的人的差距还很大,总是鞭策你不停地去努力、去追赶,片刻的放松、短暂的欢愉都会成为你堕落的证据,引发一连串的负罪感。
这些年,“996是福报”、“加班是为了成长”、“年轻的时候就要奋斗”的言论层出不穷,下至大学毕业生,上至企业高管,都深刻感受到了内卷化浪潮所带来的压力。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追寻自我价值的路上迷失,当越来越多的自我剥削裹上勤奋上进的糖衣被鼓励,“内卷”,就是必然的事情。
有段时间,家里人问我:看你一天总在忙忙碌碌的,周末总是在加班,你都在忙些啥呀?
我一愣,慌忙中含糊其辞地用一句“哎呀,说了你也不懂”搪塞了过去。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忙些什么,只是觉得总有做不完的事情扑面而来,而自己为了把事情做好,理所当然地要付出额外的精力去一一处理,在我这里,工作时间和生活时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且常常是工作挤压生活。
当我开始试图去认真思考、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这种做法是有问题的——
我所忙碌的这些事情,对于目前的工作来说真的是必要的吗?
牺牲休息时间所换取的劳动时间的延长,是不是降低了自己平日里的工作效率?
不加班,事情就真的做不好吗?是否存在其他的更高效的方法?
更重要的问题的是——
我是不是在用这种忙碌的状态来营造一种努力向上的幻象来让自己安心?
当额外付出的时间不是为了提高产出产能,而是为了满足超我的道德优越感,大量的时间就被毫无意义地消耗掉了,成为了停不下来的“暗时间”;当年轻人们的加班不是为了追求卓越与成长,而是成为证明自己别人更努力的工具,“内卷”就变成了可怕的“内耗”。这是我们都要警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