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的足球运动员是谁?
我爸觉得是卡尼吉亚——毕竟他1990年就带十岁的我看意大利世界杯了。
我爸单位里的叔叔认为是高峰和谢峰——因为他是北京国安球迷。
我小姨夫认为是欧文——1998年世界杯英格兰对阿根廷那场,他赢了一桌酒席。
我的一个编辑殳老师引经据典地说:那肯定是奥东科啊,“百米成绩踏踏实实是10秒5!”
我的朋友J说:“最快,那肯定是他妈巴班吉达呀!那速度是9啊!哦,还有阿莫卡奇!”
我看看他:“你是从实况3开始打的对吧?”
说这话的时候,我俩在湖大门口的三宝,肚里装满了羊肉串、炸鱿鱼、冰啤酒、烤年糕、臭豆腐、牛肉粉丝汤,坐在一个机子房里,面对一台PS机器,各握着一个手柄,屋外是2000年秋日骄阳:那之前一个月,托尔多刚在一场欧洲杯比赛里弄出荷兰五个点球。
足球迷为什么爱看足球呢?
入门原因很多。
J就是自己踢足球,跟着开始看足球,入了门。
我的朋友G就是上海人,自己从小看东方卫视的足球,听王燕宁与唐蒙二位先生的解说,从研究德甲的排名、球星、技战术开始。
我的朋友F是从小到他们那附近的体育场看现场,被那种山呼海啸的气氛感染了,爱上了,觉得看球真爽。
当然,我也认识有朋友开始看足球,是为了跟朋友吵架,“齐达内比鲁伊科斯塔牛叉!”有朋友开始看,是因为看漫画,“《足球小将》了解一下!”更有朋友——姑娘——是想看帅哥,“她们都说因扎吉好看,我还是觉得土耳其的伊尔汉最帅!”
入门方法很多,然后,单是看球、踢球,已经没法满足那种时时刻刻都迫切的参与感了——于是开始打游戏。
“怎么这数据满的都是99?”J一脸疑惑,脑袋前伸看看屏幕。
“从实况5就是这个样子了。”我说。
“我记得我打那会儿,满的也就是9,要么19。”J说。
“那是实况3和实况4。”旁边的G说。
“好好……”J选了尼日利亚,又凑上去看了会儿,“怎么这几个人我都不认识了?奥科查……我找找……还有巴班吉达……还有阿莫卡奇……”
“每年名单都会变的嘛!”F说,“你们快开打!”
“名单还变……”J嘟囔着,“不变多好啊……”
“你几年没看球了吧?”G问。
“看啊,就是不太多了;我就记得我看那会儿,最牛的是巴蒂,还有巴乔,还有……”
“开打开打!”F说,“一会儿还要我们轮呢!”
现在想起来,J是那个时代一个典型的实况迷。
《Winning Eleven》,或者《PES》,那是不太懂的。吃饱喝足,进机子包房,或者蹲进宿舍,“来一盘实况!”然后拿起手柄开打。平时除了大赛,并不太看球;靠每年刷实况认识几个最有名的球员。
但他们也无所谓,“我认识那几个人就行了嘛……阿德里亚诺挺好用哈?”
玩家和玩家,风格是不同的。
J就很豪爽。尼日利亚队许多人都不认识了,照用:除了尼日利亚,他只认巴西。球员状态他也不看,黑色箭头照样派上场,“这样真实!谁见过一整队都红彤彤气势昂扬的?”真踢起来,特别猛。防守时就是放铲,进攻端就是套边传中加大脚远射。放铲吃红牌或远射飞了,双手拿手柄朝膝盖一砸:“哎哟我去!”
F风格就很实用主义。选球队,只选最强的几支,还一定是俱乐部队——他的理论是,“你看像巴西,像法国,因为国籍限制,球员都还有强有弱;你看看这些大俱乐部,啊,你看看!”说话时手指着大屏幕上的AC米兰,“就是有意大利国家的防守,又有舍甫琴科这样的前锋!这就很均衡!”
赛前调配时,当然也要调阵:“西多夫这个状态是灰的,我看看……扬库是红的……安布罗西尼是红的……我算算……”到这时候,J翻个白眼,“你调着,我出去抽颗烟!”
真踢起来,F很精确,领先一球后,暂停,换阵,开始防反;还谆谆训导我们,“足球就是要讲战术,你们看,这游戏都给我们选项让我们调整战术了,我们不用,就是对不起这个游戏嘛!……”
G是个比较行为艺术的玩家。具体表现在:他用意大利,那就是防反;他用曼联,那就是快速前场策应内切;他用阿森纳、米兰和巴萨,那就是精确倒脚;他的口头禅是训导J:“你说你用个巴西,还用卡卡去长传,用罗纳尔多去顶头球,你可长点心吧,用什么巴西呀……”最妙的是,因为他自己酷爱捷克的文化——他是能够画出布拉格全城地图的人——所以酷爱选捷克队:J看了半天,在捷克队只认识罗西基、内德维德和巴罗什,G非常得意,如数家珍:“我跟你说,他们分别是ABCDEFG……”
我个人风格比较偏向G,所以跟他对打,感觉更平和;谁进了球,对方会看着慢动作,“好球,这个配合漂亮。”但跟F与J踢,那也是别样体验:这二位踢起来欢腾热闹,尤其J,踢着踢着站起来,拼命拍手柄,“怎么越跑越慢了?!”各色怪球都踢得出来,大家笑成一团。
“你有本事别用斜抹过人!欺负我不会怎么地?”
“哎你这任意球怎么按的?”
“别倒脚!有本事别倒脚!”
“我就不喜欢实况8,这直传太假了,谁都能传啊!”
“哎我就喜欢实况8,按两下传中这头球神了!”
“实况9这怎么一碰就犯规啊?”
“我也不喜欢实况9,手感太软了……”
“我觉得还是实况2008最好……”
“实况2008有啥好的,我人都不认识了……”
“我还是喜欢实况3,他们喊射门还是用日语喊的,喊啥来着……‘兽头!’”
许多日子,就这样在噼里啪啦的声音里流逝了。
很多年过去了。J去做了编剧。F做了主编。G投身音乐行业。大家都很忙,而且不在同一个城市了。
我最后一次与G相遇,去他家打实况时,他已经换上了PS4,俩人各坐着一张懒人椅,对着大电视——跟当年游戏厅里的23寸电视、PS2机和塑料靠背椅,那自然大不相同。
“哎,说实在的,其实实况也不怎么真实。”G说。
“嗯,看多了,是觉得不真实。”
“那咱们怎么还打那么起劲?”
我思索了一下。“大概因为,这玩意操作简单,而且有反馈感吧?——这手感按了就有反馈,高手和低手差距很大。你看,我们俩就打得比F和J要好,老能赢他们……”
“你这说得有点专业了。”G说,“我觉得,是因为咱们其实都想爽爽地、不黏黏糊糊地踢一场球吧?”
“对吧。也可能因为以前年轻。”
“也对。”
大家年轻的时候,二三成伍,聚在一起,对着电视,PSP,啤酒,拿起手柄,实况一打就是一夜——这样的日子,确实随着年龄增长而一去不复返了。
到了现在这年头,用微信的时间多过电脑,人有一半灵魂放在手机里,天南海北的人各自为战,想起时,也是手机里一条微信的事。
有天G和我聊起手游,说实况也出手游了,让我下载个试试。“可惜在国内,没VPN也进不去,”G不无遗憾的说,“听说和那时候一样,曼联的快速反击,无敌!”
后来,也是一些关系,我提前摸到了网易代理的实况足球国内版手游,从操作感讲,即时受力反馈,球员之间行云流水的盘带,在手机里还原的很棒。熟悉的球队、明星,以及进攻时快速突破的畅快感,都让人有些恍惚——或许在这里,即时没有电视、啤酒,我又能和几个朋友们,重温那些年夏天的回忆。
这样的好事,放在早几年根本不敢想。
用J的话说“嗨,谁还没个念想”。就像有人爱喝一口小酒,有人爱一点小菜,实况于我,就是久久不淡的念想。在手机上重温这种念想,这感觉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