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我当初看这本书的时候,完全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追风筝的人》,我就产生了许多疑问:是谁在追风筝?他为什么要追风筝?最后追到风筝了吗?他要追逐的仅仅是风筝吗?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我看完了这本书并且得到了答案。
小说的作者胡塞尼是一位美籍阿富汗裔,跟小说中的主人公的身份和遭遇颇为相似。他1965年生于阿富汗喀布尔市,后随父亲迁往美国,母亲是喀布尔女子学校的老师。作者有了这样的经历和体验,使得他的小说更加富有真实性,能够打动读者。胡塞尼他自己是这么评论自己的小说的:“这不是专属于阿富汗的主题,而是关于人性之旅的,无论什么样的种族、文化和宗教背景,都能够接受它。”
这篇小说主要就是讲述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和仆人哈桑之间的故事。在童年的时候两个人是非常好的玩伴,哈桑总是照顾和保护着阿米尔。他们两人都是斗风筝的高手,在一次盛大的风筝大会上,两个人凭借着默契的配合,一路过关斩将,夺得了第一名。但是在追风筝的路途中哈桑被阿瑟夫等不良少年堵在一个小巷中欺侮蹂躏,站在巷子口的阿米尔目睹了这一切的发生,却没有勇气站出来就哈桑。经历了这件事情,他便不敢直视哈桑父子,最后使用手段将他们赶了出去。多年以后,他才知道哈桑竟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
对于哈桑这个人物,书中是这么描写他的“一个不爱说话,憨厚老实巴交如泥土的仆人形象。”他是一个哈扎拉人,在当时的阿富汗哈扎拉人是非常受歧视和迫害的,但他依然还保持着善良、勇敢,真诚地对待身边的人。他是一个悲剧的形象,至死都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竟然是自己口中的“老爷”。哈桑出生后会说的第一个词是“阿米尔”,阿米尔出生后会说的第一个词是“爸爸”,这就是悲剧的开始。
这是一篇有关于心灵救赎的文章,是对一种“再也回不去”的救赎,是对再也回不去的故乡,再也回不去的童年的一种救赎。对于主人公哈米尔而言,就是那个再也回不去的喀布尔市。对于现代有的人而言,就是正在消失的故乡,或者说是正在消失的乡土情结。“乡愁”成了一个常常被挂在嘴边的词语,当有些作家开始在写故乡韶华已尽,慢慢老去的时候,他们已经无法在所生活的城市里找到所向往的那种温情。想起了之前所摘抄的一句话:乡愁是我们自己做招惹的,一边挥之不去,一边任故乡老去。我想每个人看到这句话都会多多少少有一些自己的感受。有时候我在庆幸,我想我是幸运的,我还有一个可以赏花看水观风景的故乡,我的故乡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回忆中。
小说中有很多地方涉及到战争,读来总是让人十分压抑、沉重,给故事笼罩了一层浓浓的阴霾,让读者不自觉地陷入悲伤中。以战争为背景的小说,当然避免不了对战争进行描写。看到人们因为战争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看到建筑物因为战争变成一片废墟,看到被战争伤害得体无完肤的索拉博,我们会眼眶泛红,会攥紧拳头。我们要做的不是评论谁对谁错,而是战争带给人们的教训和思考。我们都不喜欢战争,我们都希望和平,欲望是一个永远填不满的坑,不要因为自己的欲望和利益而去伤害无辜的别人。身处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虽然处在和平年代,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
追风筝的人,多年以前,哈桑为了阿米尔奋力追逐,无所畏惧。多年以后,阿米尔为了哈桑的孩子努力奔跑。我们从这过程中看到了温暖,看到了人性的光辉。文章最后,孩子的那一抹浅笑,无疑是最好的礼物。这就是一个好的作品的动人之处,虽然写的是战争年代,但是透露的还是温情。
我认为追逐的东西又很多,可以是梦想,可以是希望,可以是温暖。人的一生短暂而又漫长,成长的路上谁都会犯错,都会感到悔不当初,但我认为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当我们目睹了世界的黑暗之后,是否还能坚持寻找光明,是否还能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是否还能继续笑对世界。
我想这就是我从这篇小说中所读懂的。我希望我们都能成为追风筝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