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形形色色的生活中,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仪式感」,成了一个自媒体文章热词。
其实,我们每天都需要「仪式感」。
细心发现,常有些人一个人吃饭时,要给它起个名字,叫「一人食」。还要配上素色或者格子图案的桌布,木筷子一摆,加上费尽心思淘来的和风小碗,用90度拍下照片,选好光线加点滤镜,在发到朋友圈。前奏虽长但能瞬间拉升你的格调,何乐而不为呢?
比如我在学校喜欢去图书馆,看书读书的时候,选个偏僻没人的角落,然后要关掉手机,断网,从包里掏出事先泡好的菊花茶或者咖啡放到桌上,一定要是纸质书,翻开一页,慢慢品味。
我周围还有很多沉浸在爱情里的「仪式感」:恋爱纪念日,约会纪念日,520,七夕,圣诞节,鲜花,高档西餐厅和明亮得纤尘不染的灯光……
虽然说,两个人相爱到最后选择结婚,终还是要过上柴米油盐、为家庭、孩子操心担忧诸如此类,平平淡淡的小日子。可能你会抱怨谈恋爱的时候有多好,其实你是在抱怨少了那种「仪式感」让你缺乏了恋爱的生机。
我不是要抨击仪式感。我自己在生活中,也是会去寻求某种「仪式感」的人。
比如,写作的时候,我不会一直坐在电脑前码字,我喜欢去阳台,或者在宿舍里来来回回的踱步,抑或和舍友聊天,整理桌面,一边做事,一边让脑海里的概念和想法自由浮现、在重新组合,直到出现一个满意的模型时,再把它写下来。
看过很多电视剧,走入职场是每个人的必要之道。比如你常常会看到女主角抱着一大堆资料去会议室,公司每周五的下午,惯例都要开个周会,放下所有的事情,所有人聚在一起,看看数据,听听CEO讲话的画面。
也有类似主角新人刚报到,总会由 HR 带着巡一遍楼,巡到的部门要起立鼓掌。
或许离职的时候,离开的人会在大群里发个红包,写一句「在这里的日子很开心,很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照顾……」,然后大家纷纷送上一句「前程顺利!」—— 尽管可能压根没几个人认识他。
我的辅导员之前是一个特别随意的人,以前点名都不用到场直接在QQ上就好了,省事儿又大家都方便。在学校的强行要求下每周周日晚必须开班会到场点名,辅导员屈服了,他也开始追求这类「仪式感」,而去教室的路上就要花十分钟,以前一分钟就可以搞定。而这样的「仪式感」避免有人发虚假信息。
或许在你看来这样的行为没太大实际意义,但的确会让每一个人感到:你是活在一个集体里面,你在跟大家一起,做着一些正当、重要、有某种象征意义的事情。
我想,大多数在日常生活中,追寻「仪式感」的人,其实也是一样的:
通过这些没有实际意义的「仪式」,让日常生活呈现出某种与众不同的重要性。
人为什么需要仪式感呢?
学术上,可以为「仪式」找到源头。
法国人类学家 Arnold van Gennep 的代表作《通过仪式》,提出了仪式的三重结构和「阈限」理论。
苏格兰人类学家 Victor Turner,则在他的基础上,将仪式的研究发扬光大,形成了「特纳学派」。
在我们宿舍里,一共六个人。晚上十一点多十二点左右当我们还精力充沛在大声讨论今天的趣事时,有一个舍友也能立马呼呼大睡,怎么都叫不醒。而还有一个舍友常抱怨自己两三点翻来覆去睡不着,怎么睡都睡不够,被折磨得两眼挂上了重重的黑眼圈。
有时候我们想睡却睡不着,躺了好久好久脑子还是很清醒有精力,眼睛却睁不开。这个时候,真的很痛苦。
这是你想要的睡眠吗?
当然我们都不想要。
后来我才发现那个能快速入睡的姑娘,她睡前从不玩手机、喜欢整理桌面准备明天上课的科目或者预习。而说睡不着的姑娘常常手机不离手,有手机能躺一天在床上。
你发现什么不同了吗?
前者所做的一系列动作就是我今天所说的睡眠「仪式感」,我们在入睡前给自己一个不被打扰清空大脑让大脑放松的行为。
所以,我们借由仪式无非是,通过这些仪式,重新找回自己对生活的掌控,重新让自己感到:我能掌控自己的作息。
特纳认为,人性在仪式、宗教和艺术中得以发展。他认为,西方上世纪中叶的嬉皮士文化,正是扩展了「阈限」,抹除了社会结构,强调人性至上。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性迸发出创造力和能量,再造了社会文化,使陈腐的、死板的社会,再次获得生机。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发展出来的种种「仪式感」,也正是一种内省和沉思。
在我读书的时候,我不是任何人,我只是一个读者。
在我睡眠的时候,我没有做任何事,我只是睡着了。
诸如此类。
所以,如果你有睡眠不好的困扰或者想要更好的睡眠,不妨睡前给自己一个「仪式」让自己更好的进入状态。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