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故事369
秦王政已经长大成人,身高八尺五寸,长相英俊,天资聪慧,志向高远,凡事都能自己做主,不再由太后和吕不韦决定。平定了长安君的叛乱后,他谋划为蒙骜报仇,召集大臣商议攻打赵国的事。
刚成君蔡泽进言说:“赵国是燕国的世仇。燕国依附赵国,并非出自本心。我请求出使燕国,让燕王送来人质称臣,以孤立赵国,然后与燕国共同攻打赵国,我们趁机扩充河间(赵地,处于古黄河与永定河之间)的领土,这是极大的利益。”秦王认为他说得对,就派遣蔡泽前往燕国。
蔡泽游说燕王说:“燕国和赵国都是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第一次交战栗腹死了,再次交战剧辛亡了。大王忘记了两次失败的仇恨,而与赵国联合,向西对抗强大的秦国,得胜则利益归赵国,失败则灾祸归燕国,对于燕国来说,这是错误的做法。”
燕王说:“我并非甘心与赵国联合,只是无奈实力不敌赵国,怎么办?”
蔡泽说:“如今秦王想要修复五国合纵的怨恨,我个人认为,燕国与赵国是世仇,燕国参与合纵是迫不得已。大王如果派遣太子到秦国做人质,再让秦国的一位大臣担任燕国的相国,那么燕国和秦国的交情,就会像胶和漆一样坚固。联合两国的力量,向赵国报仇雪耻就不难了。”
燕王听从了他的话,于是派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并要求秦国派一位大臣担任燕国的相国。吕不韦想派张唐去燕国任职,让太史占卜,结果大吉。张唐却借口有病,不肯前往。
吕不韦驾车亲自去请,张唐推辞说:“我屡次攻打赵国,赵国对我的怨恨很深!现在去燕国,必定经过赵国,我不能去。”吕不韦再三劝说,张唐坚决不从。
吕不韦回到府中,独自坐在堂上发愁。门客中有个叫甘罗的,是甘茂的孙子,当时年仅十二岁,看到吕不韦不高兴,就上前问道:“您心中有什么事?”
吕不韦说:“小孩子知道什么,也来问我?”
甘罗说:“人们敬重门客,是因为他们能为君主分忧解难。您有事情却不让我知道,我即使想效忠也没有机会啊。”
吕不韦说:“我先前让刚成君出使燕国,燕国已经把太子丹送来做人质了。现在想让张卿去燕国为相,占卜也得了吉兆,但他坚决不肯去,我发愁就是因为这件事。”
甘罗说:“这是小事,为什么不早说?我去请他。”
吕不韦发怒,连声呵斥说:“去,去!我亲自去请他都不行,你这小孩子能打动他吗?”
甘罗说:“从前项橐七岁就做了孔子的老师。现在我十二岁,比项橐大五岁,您让我试试,如果不行,再呵斥我也不晚。为什么轻视天下之士,立刻就对我发怒呢?”
吕不韦对他的话感到很惊讶,脸色缓和下来,向他道歉说:“你如果能让张唐去,事情一旦成功,我就让你担任卿相之位。”甘罗欣然离去,去见张唐。
张唐虽然知道甘罗是文信侯的门客,但见他年少,心中很轻视,问道:“怎么派一个小孩子来,这是羞辱我吗?”
甘罗说:“我特地来吊唁您。”
张唐问:“我有什么事值得吊唁?”
甘罗说:“您认为自己的功劳和武安君相比如何?”
张唐说:“武安君在南面挫败强大的楚国,在北面威震燕、赵,攻城略地,不计其数,我的功劳不及他的十分之一。”
甘罗说:“那么应侯范雎在秦国被重用,他和文信侯相比,谁更有权力?”
张唐说:“应侯不如文信侯的权势大。”
甘罗说:“您清楚地知道,文信侯的权势比应侯大吗?”
张唐说:“怎么会不知道。”
甘罗说:“从前,应侯想让武安君攻打赵国,武安君不肯去,应侯一怒,武安君就离开咸阳,死在杜邮。现在,文信侯亲自请您去燕国为相,而您不肯去。应侯无法容忍武安君,您认为文信侯能容忍您吗?您的死期不远了。”
张唐很惊恐,露出害怕的神色,道歉说:“多谢小孩子指教!”于是通过甘罗向吕不韦请罪,当天就收拾行装。
张唐即将启程时,甘罗对吕不韦说:“张唐听了我的话,不得已去燕国,但内心仍然害怕赵国。希望借给我五辆车子,让我先去赵国通报,解除张唐的后顾之忧。”
吕不韦已经知道他的才能,就进宫对秦王说:“甘茂的孙子甘罗,年纪虽然小,但他是名门之后,很有智谋辩才。现在张唐称病,不肯去燕国为相,但甘罗一劝说,他就去了。甘罗请求先去通报赵王,希望大王派遣他为使者。”
秦王宣甘罗进见,见他身高五尺,眉目秀美如画,心里很喜欢他,问道:“小孩子见到赵王,该说些什么话?”
甘罗回答说:“观察他的喜怒,相机进言。言辞就像波浪兴起,随风而转,不能预先确定。”秦王给他十辆上好的马车,一百个随从,让他出使赵国。
赵悼襄王已经听说燕国和秦国交好,正担心两国合谋攻打赵国,忽然听说秦国使者来到,喜不自禁,于是出城二十里迎接甘罗。见甘罗年幼,暗暗惊奇,问他说:“从前为秦国开通三川之路的,也姓甘,和先生是什么关系?”
甘罗回答说:“是我的祖父。”
赵王问:“先生多大了?”
回答说:“十二岁。”
赵王问:“秦国年长的人不能出使吗?为什么派先生来?”
甘罗说:“秦王因材施用,年长的人用来做大事,年幼的人用来做小事。我年纪最小,所以被派来出使赵国。”
赵王见他言辞磊落,暗暗佩服,问道:“先生屈尊来到我国,有什么指教?”
甘罗说:“大王听说燕国派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了吗?”
赵王说:“听说了。”
甘罗又说:“大王听说张唐去燕国为相了吗?”
赵王说:“也听说了。”
甘罗说:“燕国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这是燕国不欺骗秦国。张唐去燕国为相,这是秦国不欺骗燕国。燕国和秦国互相不欺骗,赵国就危险了!”
赵王问:“秦国亲近燕国,有什么意图?”
甘罗说:“秦国亲近燕国,目的是想和燕国一起攻打赵国,扩充河间的领土。大王不如割让五座城池给秦国,以扩大秦国领土。如此一来,我可以向秦王进言,阻止张唐去燕国,断绝与燕国的友好关系,促使秦国与赵国交好。当赵国攻打燕国时,秦国将绝不救援燕国。赵国得到的,何止五座城池呢?”
赵王听后非常高兴,赏赐甘罗黄金千两,白璧两双,把五座城池的地图交给他,让他回去报告秦王。
秦王高兴地说:“河间的领土,靠你这孩子居然扩大了!你的智慧远远超过了年龄。”于是通知张唐不必再去燕国,张唐也非常感激。
赵国听说张唐的行程取消,知道秦国不会帮助燕国,就命令李牧等人出兵攻打燕国,夺取上谷(今河北张家口以东,延庆以西)三十座城池,赵国得到十九座,把其余十一座给了秦国。秦王封甘罗为上卿,又把从前封给甘茂的田宅赐给他。后来民间传说甘罗十二岁做丞相,说的正是这件事。
燕国太子丹在秦国,听说秦国背叛燕国而与赵国交好,如坐针毡,想逃回燕国,又怕出不了关,于是请求与甘罗做朋友,想借助他的谋略,制定逃回燕国的计划。一天晚上,甘罗忽然梦见一个身穿紫色衣服的官吏拿着天符降临,说:“奉上帝之命,召你回天上。”于是无病而终。太子丹便留在了秦国。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