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课讲到格物致知,儒家对物的定义非常广泛,耳目所见,心思身触都是物,都能拿来格。
包括,情绪。
最近反思一件事,有关情绪。
在《奇葩说》第五季的时候,我第一次看,而且一次次被辩手的发言感动得泪水涟涟,这哪里是什么综艺节目,真太治愈了。转念一想,这些感动我的言论或许只有三到五分钟,背后是辩手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的准备,还有编导剪辑加持。经过精密加工所呈现的感动,如此强烈。
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挖空心思来调动受众的情绪的趋势只会愈演愈烈。被短视频所感动的人们,已经不耐烦去看文章,被综艺节目三分钟所感动的人们,已经没耐心去看两个小时的电影,人们渐渐习惯了越来越强烈的情绪冲击。
然后呢?
然后在生活中我们渐渐变得麻木了。
地铁里对方欲言又止的道歉你看不见,同事在会议中多嘴说的那一句话你听不懂,恋人把送你的礼物摆在明显的地方你只觉得莫名其妙。在生活中,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没有能力准备十几个小时来呈现三分钟的表演,没有能力设置悬念与对抗等情境来凸显真情,也没有导师或旁白做注释,我们只有一点点的心意,笨拙的去做事,希望能传达给对方。
如果对方的情绪耐受度很高,已经习惯了陈铭邱晨那种表达,他真的能get到我们的心意吗?
我们是否也是如此的高度情绪耐受,一直感受不到身边人的小小心意?
都有可能。
我们习惯于制作精良的情绪快餐,同时我们掠过了生活中的真情实感。
格物致知可以于青萍之末处见到风,更愿在平淡如水的生活中能去回应别人的笨拙,品尝人生百般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