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365
有了心仪的治疗师人选之后,可以先在网络上搜索与其相关的信息,了解他们的治疗方式。
再给他打电话,介绍你自己说明情况,问一些问题,治疗师的回答可以看出很多东西。
一个好的治疗师会鼓励你多看几个治疗师,选一个合适的,也不会被你的一些问题冒犯到。
对“边缘型人格障碍”谨慎使用,尤其是在还没有确诊时,如果使用了这个词语,治疗师的脑袋里会马上出现一个有自杀、自残倾向的低功能边缘障碍者。
即使患者确实是低功能边缘障碍者,也最好先向治疗师描述患者的特征,给诊断留余地。
考虑医生时,有三个主要考量:硬性因素、软性因素、对边缘障碍的态度和立场。
硬性因素
包含以下内容的问题:
➡️是否接受新的病人?
➡️怎么收费?
➡️是否能够处理紧急情况?是否在不方便时有候补医生可以替代。
➡️教育背景和资质如何?
➡️是否有执照?
➡️若边缘障碍家属是孩子的话,是否有专门的针对未成年人的治疗经验或接受过相关培训?
软性因素
亲自拜访一次医生,看看医生对下列问题的解答:
➡️医生如何看待自己在治疗中的角色?或者说其工作风格是怎样的?
这个因素很重要,然而许多人却常常忽视这个问题。一些医生的治疗属于“支持性疗法”,也就是着重于减轻患者的压力,谈谈最近的问题。
有的治疗师会帮助患者接触到自己行为的本质,并且带来实际的改变。比如,这类治疗师可能会发掘患者生活的负面模式,正是这样的模式降低了其生活质量。
➡️医生是否自信?
有自信的医生在治疗边缘障碍者时效果会好很多。如果一个医生能大方地承认自己不知道某个问题,回答问题时也不会过分为自己辩护,那么这个医生或许算得上对自己有自信。
➡️医生是否能仔细倾听、使人放松、创造一个令人接受的环境,同时还能在必要的时候,为了治疗过程的进行,对患者提出一些不那么轻松的要求?
观察医生是否有以下特质:同理心、灵活性、耐心、幽默感。
对边缘障碍的态度立场
询问包含下列内容的开放性问题:
➡️医生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看法?会如何治疗?
不要打断、认同或否定医生的回答,而要大略记下自己想要追问的问题,这样才能了解治疗师认为哪些方面最重要。
犹豫和声音都是一些医生态度的反映。确保让医生谈到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定义、成因以及最重要的治疗。
➡️医生是否相信,在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时,药物和心理治疗同等重要?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药,但总的来说,二者是同样重要的。医生对此问题的回答可以使人了解,他所认为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成因。
➡️是否有过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者的经验?
如果不采用“边缘型人格障碍”这个概念的话,就问医生是否治疗过某些特征或行为模式的患者,这些要提到的特征及行为模式就是患者的情况。
如果医生有此类经验,则询问治疗这类病人的经历有多久了。
➡️医生是否有时间追踪最新的边缘型人格障碍研究?
这个问题非常关键,尤其是对精神病医生来说,了解相关药物的最新研究成果很重要。
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一个研究高产的领域,每年都有几百项研究公布。一定要选择紧跟变化的医生。因为正确的诊断容不得差错。
➡️医生如何看待家属受边缘障碍者影响的情况?医生是否接受家庭治疗?
家属是否参与治疗其实并不重要。理想情况下,如果医生能够了解边缘型人格障碍如何影响一整个家庭,那这个医生是最为称职的。
➡️医生是否相信边缘型人格障碍是可以治愈的?如果相信,相信到什么程度?
医生的态度影响很大,大量研究发现,人们的行为会受预期的影响,哪怕最乐观的人也可能会说,完全治愈是不太可能的。
无论医生如何回答,他们的回答也许是针对普通的低功能边缘障碍者,这些障碍者通常有自杀、自残倾向。
如果医生的回答带有消极色彩,不要完全将其当作真理,要保留心中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