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左畔
1
晚秋的阴雨天,冷得让人始料不及。路上行人用厚厚的外套裹颊身体,对抗这刺骨的寒气。
约定见面时间是九点,木宛早到了半小时。她在单元门口走来走去,思索一会儿谈话的措辞。
年轻的时候,她也曾夜里九点多和同事一起去客户家里谈合同。他们会和客户兴致勃勃聊到深夜,出来后拿着刚刚签下的热乎订单,睡眼惺忪地去吃夜宵。
而今虽然算不上老,却没了当年那般青稚。
今天是进公司后,独自约谈的第一单。之前的一星期,她一直跟一个前辈姐姐跑来跑去,学习流程和行规。
尽管客户约得晚,她依然痛快赴约。希望能有一个很好的开始。
五年多没上班的她,虽面对现实有诸多不适,但心里却并不惧怕。总要开始独自面对生活的前线,也一定要过得很好才行。
她和刘涵是大学同学,在大学里度过了亲亲我我的三年时光,毕业后自然而然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
婚后木宛为了孩子,慢慢退出职场,回家相夫教子。她也曾想过全职主妇的危机,但是看到刘涵对她说一不二的顺从,也便没有太多的想法。
直到她在刘涵公司的地库里,看到挽着手的两个身影。
刘涵哭着求她原谅,她却觉得,看他一眼都无比窒息。她没有办法以正常的心态继续面对他,刘涵最终自己推着行李箱,走出了家门。
十年的感情,五年的婚姻,破了个口子便面目全非。
在家消沉的半年的木宛,决心一定要靠自己的力量,带着女儿,甩掉过去的包袱,好好生活下去。
2
房屋托管,就是将客户的房子接管下来,付客户十一个月的租金,拿下十二个月的管理权。对于一些事务繁忙的业主来说,是个省心的买卖。但,多数业主不太接受这种业务形式,所以谈起来并不是很容易。
昨天木宛打了近30个电话。
打给于先生的时候,她说:“于先生你好,您出租的那套房子,我可以过去看一下吗?
于先生说最近有点忙,过不去。木宛说那我等您时间,这是我的电话,我叫木宛。
“你叫什么?”
“木宛。”
几秒钟的沉默,对方开口:“明天晚上九点,在单元门口见吧。”
于先生准时出现在单元门口,喊了一声木宛,木宛微笑作答:“谢谢您抽时间过来。”
于先生不语,微微点头一笑。这位于先生年龄与木宛相仿,穿黑色冲锋衣,卡其布裤和一双灰色球鞋,个子不是很高,眉眼间透着一丝斯文,神情很认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
房子是一居室,南向。客厅不大,顶棚灯带发出舒适柔和的光,粉色窗帘和红色沙发倒是显出几分俗气,实木地板拉回了一点分。总体来说,是个拿得出手的房源。一居室的房子,也比较好操作。
二人坐在沙发上,木宛客气地表明了自己的意图,告诉他自己其实是做房屋托管业务的。于先生听后有些诧异,却并没有不满。大约也觉得木宛不是个讨厌的人。
木宛的确不讨人厌。在大学时便是公认的气质女孩。双眸清亮有神,皮肤白净,走起路来头发会轻轻颤动,和风起舞。简单的黑色T恤和牛仔裤,也能穿出与众不同的气质。刚入学便吸引了很多男生的注意。
只是,她早早就被同为老乡的刘涵追上,所以其他男生只有艳羡的份。如今三十出头的她依然带着学生般的清秀。一身西装在她比例恰好的身形上,笔挺而有型。近处看,说话的时候,右唇角有一个浅浅的梨涡,略显苍白的脸上,一双黑黑的眸子,流露出一种岁月沉淀下的坦诚。
时光并没有在她脸上刻画出太多的沧桑,只是眼里蒙上了一些灰尘,需要时间来冲洗。
木宛对于先生详细介绍了业务流程,殷切地等待于先生的决定。于先生很认真地看了看她,并没有太多的犹豫就答应签约。
他说,虽然之前没有接触过这种形式的业务,但是把房子交给你,我是放心的。眼里有木宛读不懂的信任。
回家后,母亲和女儿都已睡下。木宛放下包,重重坐在沙发上。刚刚签下的一单令木宛有种重获新生的感觉。
前辈们都说入职头一个月,要做好零开单的准备。没想到自己见的第一个客户就顺利签约了。
这时,手机收到一条短信,来自于先生。
“木宛,你的变化不大,很高兴再次遇见你。”
木宛愕然:“于先生怎么会认识我?”
“一次偶然。”
3
大一的时候,系里刮起自考热。那几天,同学们络绎不绝去市里自考办报考。木宛觉得,大专毕业的同时能拿到本科证书,是件很酷的事,于是也跟风报了某大学法律专业自考。
一次,她在食堂的餐口逛来逛去琢磨吃什么的时候,一个相貌平平的男生走了过来:“你是木宛吧,你的自考成绩下来了,两门都过了,通知单在校自考办,你过去取吧。”
“你怎么知道我叫木宛?”
对方脸色微红。
“一次偶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