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笔记(二)

第三章 自卑感与优越感

什么是自卑?

当一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适当对付的问题,他表现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出现的就是自卑情节。

愤怒和眼泪以及道歉一样,都可能是自卑情结的表现。自卑感总是造成紧张,所以争取优越感的补偿动作必然会同时出现,但是目的却不是解决问题。

争取优越感的动作总是朝着生活中没有用的一面,真正的问题却被遮掩盖起来或者避而不谈。

自卑来源于无法解决的问题,并且想迅速地凌驾于问题之上或者摆脱他们。于是开始气馁。

气馁过后,目标仍然是想凌驾于问题之上,则开始反倒用一种优越感来自我陶醉,或麻木自己。但真正的自卑依旧原封不动,随着问题的增加而增加。

个人的生活风格来自于他们的“优越目标”,或是道德,或是金钱,或是坚强,或是某种特殊的文化情节。只要“优越目标”不变,随着而来的焦虑、恐惧或者懒惰也不会改变。

如果一个人的“优越目标”包含社会感觉,那么他就是一个“善良”的人,不会犯太大的错误。

第四章 早期的记忆

什么是记忆?

在人的所有精神世界里,只有记忆可以透露出人的真情。

记忆就象是人的影子一样,使你象水中的倒影一样呈现出来。你想着什么,你就记着什么。你记着什么,你就是什么。

分析早期记忆的方法:

1、关注记忆中最先提到的人。那个人一定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人。

2、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与兄弟姐妹间可能存在着竞争,比如争宠,嫉妒甚至是敌意。

3、是否有合作精神?可以与不同的人交流交往。

4、是否是视觉性,对颜色细节特别敏感。

5、是否独立、勇敢、还是习惯被关照。

6、是否喜欢付出,还是只懂得接受……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看到:在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着一个问题的家庭或者有问题的父母。父母的过份宠爱或过于严厉,对孩子的成长都不是好的正常的成长环境。

自卑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卑转化成了消极地看待事物。一个极度自卑的人,一定有一个让他压抑的童年,家庭(或父母)或太过严厉或太过宠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个夏天,你再也没有回来。 四年前,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雅风苑302宿舍。 我进宿舍的时候,你已经把床铺都收拾好了...
    桂花花儿阅读 333评论 0 0
  • 接着上一篇,抽离出观点。 过几天就四十岁了,简直难以想象。人生过半,头脑来个小总结。 文艺: 文艺女...
    mingjuan4偏3阅读 830评论 0 1
  • 还聊点啥呢?想写的东西很多,打开APP又不知道该写些啥。 瞎聊聊呗。最近工作事情较多,每天都忙忙碌碌,却列好的清单...
    沙漠里的一抹绿阅读 199评论 0 0
  • 2017/12/4 1. 图片打卡 2. 感悟❤️ 还是那句话:做,就对了。你不去做,怎么知道自己做不到呢? 3....
    好听的暖阳阅读 21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