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就要有“自找苦吃”这股精气神。青年干部要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诲,身体力行,在扎根基层中汲取成长之力。
感受一线历练的承重之苦,在基层汲取坚强毅力。基层是青年成长的沃土、干事创业的舞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下乡要过五关: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劳动关是关键的一步。当年下乡时,知青时期的习近平几乎什么活儿都干过、什么苦都吃,种地、拉煤、打坝......青年干部要以总书记为榜样,主动到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的农村基层一线多锻炼、多体验,把艰苦环境、艰巨任务当作磨炼自己的机会,撸起袖子、甩开膀子,下到一线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劳作。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敢于主动迎难而上,到基层一线、复杂环境、攻坚前沿去经风雨、见世面、解难题。不吃一线基层之苦,就体会不到劳动人民的艰辛,难以强筋健骨、增长阅历、砥砺意志;不与群众“混”在一起,就无法察民意、解民心。
感受精神追求的求知之苦,在基层感悟思想伟力。下到基层,虽然工作忙、事情多,但是也要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以“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的读书态度,在阅读中汲取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当知青时,白天干活,晚上就在煤油灯下苦读到深夜,在窑洞的煤油灯下,他通读过三遍《资本论》,并记下很多本笔记。青年干部要向总书记学习,耐得住清冷寂寞,静下心来苦学、联系实际精学、笃信笃行深学,不断强化自身理论武装,扎深扎牢理想信仰之“根”。始终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提升知识水平的关键一招,在此基础上既要广泛阅读中外古今的经典著作,也要多读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专业性书籍,在日积月累中全面把握理论知识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驰而不息地提升思想境界和工作能力。
感受刨根问底的探寻之苦,在基层提升本领能力。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主动探寻“调研”中的刨根之难、思辨之苦是提升本领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时,不顾山路崎岖、路程偏远,经常拄着登山杖、戴着草帽,进村入户和农民交谈,到任3个月就走遍9个县。青年干部在行动上要主动与总书记对标看齐,始终践行群众路线,带着问题奔到基层一线,一步一个脚印开展调查研究。基层工作纷繁复杂、千丝万缕,青年干部想涨技能、长本事,下基层就要“脚印深”,深入到田间地头、厂矿车间、农家小院等一线,真正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从工作的痛点、难点和短板入手,不怕“自找麻烦”,多啃“硬骨头”,深入群众、问计于民,带着办法去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带着思考去研究群众的“一肚苦水”,坚持一竿子插到底,真正把情况摸清、把对策提实,持续跟踪问效,向群众展现长久成果,打开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