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允许孩子怯懦
朋友在微信上向我吐槽她的先生说:不就一个快递吗?他何苦为难一个八岁的孩子?
那天,朋友叫先生去领她为孩子网购的六一礼物。孩子兴冲冲地跟随前去,却哭丧着脸回来。她先生一进家门,就摆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气鼓鼓地说:“你儿子在与人打交道方面太差劲了!我反复鼓励他开口去问人家拿快递,他傻傻地站在旁边,半天了,就是开不了口!真没用!”孩子紧闭的房门里传出阵阵憋闷和无助的哭声。“我就不帮他拿,他开不了口,就别想得到他的礼物!”她先生咬牙切齿地说。朋友不赞同先生的做法,与他吵了起来。
朋友发来这么一句话:“大人尚且有怯懦的时候,更何况孩子?”
是的,大人尚且不完美,怎能苛求孩子处处有完美表现?请允许孩子怯懦,在他没能鼓足勇气去应对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暂且帮他一把又何妨!不是所有的鼓励都能立马凑效,如果你认为你鼓励了孩子,孩子就必须得按照你的鼓励去做的话,我想说,那不是鼓励,而是逼迫。鼓励如南风,它徐徐吹来,让你渐渐感到温暖,让你慢慢脱下包裹怯懦的厚外套。逼迫如北风,它凛冽地刮来,使你顿觉刺骨的寒冷,使你紧紧地抓住包裹怯懦的厚外套。给予鼓励的人应是慈眉善目的,他如南风,一点点地温暖你,让你卸下防备;而施加逼迫的人定是面目狰狞的,他如北风,咄咄逼人,让你不得不加紧防备。
允许孩子怯懦,不是放任孩子怯懦,而是在他自以为力所不及之时,理解他,包容他,教他方法,给他鼓励,给他耐心;而不是给他以急风骤雨般的逼迫与毫不留情的打击。因为逼迫与打击只能使孩子变得逾加怯懦,而孩子的怯懦又将加剧你的逼迫与打击,如此循环,破坏的只能是亲子关系的和谐!
请允许你的孩子怯懦,愿你看得见孩子,而不是仅仅只看到自己对孩子赤裸裸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