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是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为本、实现自我价值的核心理念,通过好奇、聆听来学习客户发现自身资源从而解决自身问题的助人方式。
教练首先要聆听、好奇客户的正向意图,从客户的回复中觉察客户的注意力是否指向自身。
这时客户的注意力可能会指向外界,教练就要通过好奇把客户的注意力拉回到自身上。
因为如果客户的注意力一直固着于外界,客户就无法看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从而去运用自身的资源。
这时客户自身的资源就像房间里的大象,一直存在只是没有被看到而已。因此,我们要把客户指向他人的注意力拉回到客户自身上。
教练不仅要觉察到客户的注意力是否指向自己,也要好奇客户的注意力是否是在指向未来。
当客户一直在复述自己的负面意图时,也就意味着客户的注意力聚焦在过去,负面意图的描述是对过去发生过的事情的体验感受。
如果客户注意力一直指向于过去,双眼就好像被蒙住一层纱无法看到自身的资源,因为过去是确定性的,也是我们无能为力和改变的。
而未来是不确定性的,具有无限可能。正是这种无限可能才能让客户看到自身的资源。
这种我不要什么的力量来源于负面的情绪体验,就像是追着你跑的老虎 ,一旦老虎离开,你往往就会停滞不前了,很难持续下去,这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外界推力,往往是三分钟热度。
而我想要什么的力量来源于正面的情绪体验,就像是心中熊熊燃烧、永不熄灭的火把,驱使你自动自发、持续稳定地奔向远方,这是一种心之所往情之所系的内在牵引力,源源不断、源远流长的力量。
然后教练通过聆听和好奇对客户这份想要背后的价值、身份、愿景进行探索。
客户由此明确自己的整合动机、内在动机,也就是在思考黄金思维圈里的Why,这也是人采取行动、发生改变的最持续最强大的动力来源。
只有先明确Why,how和what的答案就水到渠成、接踵而至。
继而通过VAK工具来具象化客户这份想要背后的价值、身份、愿景,感受到客户那份用生命在呐喊的想要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这份感受和意象也是一种激发客户发现自身资源的力量,是一种赋能。
最后教练从客户身上学习到他是如何运用这份资源的智慧。
因此,教练从来不给客户分享自己的个人建议,也不会像咨询师一样去指导客户,更不会好为人师、苦口婆心地要求客户怎么做更好。
而是帮助客户澄清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以及支撑这个意图客户背后的价值、信念、对自我和未来的期待,通过聆听好奇把客户的注意力回归到自身和未来上。
因为我们的很多困扰和问题都是来自于我们妄想掌控我们无法掌控的事情和被过去所羁绊以至于忘了未来。
注意力被分散到他人和过去上时就好像双腿无形中被镣铐锁住,怎么也踏不出那一步,但打开这个镣铐的钥匙其实一直在客户的心中。
教练就是通过聆听和好奇让客户看到这把心中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