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衡家居莆田期间,经常给王阳明来信论学,王阳明在回信中称其根本盛而枝叶茂,并告诫花繁无果,谨防沉溺于枝叶之茂。希望马明衡与同乡陈杰、林达等多多相互切磋砥砺。他引用程颢的话说:“吾学虽有所受,然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认出来。”王阳明说,良知即是天理。有人认为,良知不足以尽天下之理,需要借助于穷索(湛若水的观点),或者认为只是致良知未必能合于天理,必须以良知来探求天理,然后才能完备。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外良知以求知者,邪妄之知矣;外致知以为学者,异端之学矣。
八月,丁忧中的弟子许相卿(字台仲,号杞山,海宁人)派儿子许闻造送来贺仪,并在信中说自己哀毁至极,恐怕看不到王阳明凯旋了。
王阳明回信说,学不可须臾间断,居丧本身也是学。老话说“丧事不敢不过”,实为流俗忘本之言。喜怒哀乐之发,皆中节谓之和,守丧过情,非和也;动气,非和也;有意必于其间,非和也。
唐王府纪善周冲借公事出差的机会回宜兴看望母亲,中途来绍兴问学,因为听力有问题,他把想问的问题详细地写在纸上,面呈王阳明,王阳明逐条进行了书面解答。
王阳明与原配夫人诸氏一直没有儿子,正德十年(1515年)九月三十日王阳明四十四岁生日那天,由父亲王华作主,将阳明堂兄弟王守信的第五个儿子、8岁的王正宪过继过来,立为嗣子。嘉靖三年(1524年)5月,王正宪与朱东皋的女儿正式结婚。嘉靖五年(1526)年,王阳明已经55岁,继室张氏为他生下一子正聪,此时王阳明有一妻三妾,三妾都有儿子,有的还比正聪大。
余姚王氏是个大家族,人丁兴旺,子嗣繁茂,后来王华把自己一脉迁居绍兴,但王阳明无疑仍是一族之家长,绍兴余姚两边的家事都要作主。王阳明封爵以后,王家子弟中良莠不齐,狐假虎威、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人也是有的,虽然王阳明家教很严,但也经常顾此失彼,无法面面俱到。
因此,王阳明晚年,家事多有纷扰,还好有弟子们为他分担分忧。
王阳明出征广西前夕,把家事都托付给了弟子、老成持重的魏廷豹,不过,他的嗣子、年已二十的王正宪虽然年幼,在家中的地位无疑还是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