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练习第7篇#《跃迁》是古典的新书,前些时间万维钢的专栏有篇叫《鸟类学家想告诉鸟的事》的文章,就是为这本书写的序言。用一句简单概括这本书,那就是:一本写普通人如何成为高手的书。但是我不太喜欢这本书。或许这也是我还没能成为高手的原因?
先说说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主要谈了4点:
一、 高手不只是靠天赋和勤奋,还有“暗箱”。
这里说的“暗箱”是指利用顶层规律,把握时代趋势和借助外部力量,放大努力,借势破局,实现跨越式增长。
通常,有两种“暗箱”工具:
1. 高手是调用知识而不是记忆知识 —— 不死记硬背,记住信息的关键词。
2. 外包大脑而不是事必躬亲 —— 只需要聚焦核心技能,不重要的技能外包,比如借助工具解决问题。
二、高手的两大战略
对内瞄准高价值区域,通过二八法则的三次方,持续放大自我效能;
对外:找准行业的头部,通过移动到头部获得巨大推力 ——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三、高手学习前先想好学什么、怎么学,不胡乱学、高效率地学,学习时会用到的四大法宝:
1. 站在知识源头学习高价值的知识。一手的源头知识价值最高,比如行业研究论文、学术著作等原创知识;二手的转述信息略有打折,但仍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比如教科书、工具书、转述别人观点的书;三手的信息有真有假、价值也有高有低,比如各种畅销书;四手的基本毫无价值,比如各类经验的情绪化表达 —— 心灵鸡汤。
2. 联机学习:先自学,再与别人交换观点与看法
3. 提问式学习:以问题为导向来学习
4. 知识IPO(Input a question - Problem solving - Output),学会把知识转化成价值
四、高手的思维:
1. 系统思维:跳出问题本身,从系统角度整体地看问题,关注问题背后的逻辑。
2. 回路思维:从时间维度洞察事物的因果关系,搭建正循环回路替代负循环回路。
3. 层级思维:从空间维度理解事情背后的真正规律,跳出层级去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
思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资源层 - 关注的核心是资源的投入和产出;方法论层 - 关注的核心是使用资源、提高效率的方法论;目标层 - 关注的核心是选择什么目标,以及如何通过战略设定来实现目标。
与之相应,勤奋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低水平的勤奋靠努力,中等水平的勤奋靠方法,高等水平的勤奋靠选择目标。
不喜欢这本书,是因为觉得太功利,太过注重结果。我觉得求知的过程应该是快乐的、纯粹的,结果不用刻意追求,因为那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情。就像古希腊理性科学,纯粹为自身而存在。而且,如果人人都按照这种模式去训练自己,得到的结果也大致相同,这种跟流水线上出来的东西又有什么区别呢?
也许这本书对很多现在选择做自由职业,比如自由写作的人很有用。这也引申出这两天我在想的另外个问题:都说现在是个体崛起的时代,这种趋势在以后愈发明显。假设人人都成为自由写作者,那写的东西给谁看呢?谁来为他们的写作付费呢?互相付费?那跟现在差别不大,唯一的差别就是水平的提高 —— 读者都高水平,会要求作者也更加高水平,呈现出来的东西也高水平,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 这是不是也是一种涌现?
用时:5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