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427
这段时间和很多妈妈在沟通,在咨询,把一些自己觉得有用的信息分享给大家。
A妈妈,A,女孩,亲子关系很好,今年高考,全省排名200名,660+,录取南京大学,A考前也用手机,但自己也知道不能用,就把自己的手机给了最信任的老师,但在家会总找机会用妈妈的手机。
妈妈切记了2句不能说的话:
“你还在用手机啊?”
“你又在用手机啊。”
换成以下2句:
“妈妈要打一下电话”。
“妈妈看下学校群里的信息。”
孩子很快就给了妈妈。当然前提是:
前面给了孩子用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是妈妈觉得可以忍受的时间。
妈妈做到的:不指责,不多说,只说自己需要用,每次说话前也是打了腹稿,不是想到就说,学霸妈妈也是一样忍出内伤。
结论:第一层面:接纳与理解:每个孩子都有需要,妈妈们真的理解吗?
第二层面:妈妈的规则与边界。妈妈说话简练吗?
有没有又想说又不敢说,还是坚定的说?这些火候都要把握好,既不能居高临下,一把抢过;更不能指责批评、脸色难看、暴怒相向:也不好谄媚讨好,听之任之;
就是平静干脆的说替代的话。“妈妈要打个电话。”“妈妈要查一下信息”。孩子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平静对他是一种力量和约束。
B妈妈,B男孩,今年高三,年级前100,暑假期间,一直有手机,他和妈妈说好,放假到家不能管他,让他玩个够,暑假一开始补课,自动交给妈妈,说玩够了。自主自愿。
妈妈做到的,每天自己学习,看到孩子玩,忍住没有说,也约定了协议,其实妈妈恨不得早点开学。
他们亲子关系也很好,妈妈从不相信孩子到尊重到相信到深信,深信孩子会对自己负责,曾经看到孩子报了一个学习班要用手机,误会孩子是想玩手机,其实后面确实在认真学习打卡。
孩子目前学习状态很好,接受到妈妈的发自内心的信任。
结论:关注什么就越会有什么。
C妈妈,高三把关老师,每个假期放完,班上孩子们都会眉飞色舞说某个热播剧,特别是有些很拔尖的孩子一样会看会追剧,C妈妈很好奇,说你们哪有时间?孩子们说追剧想追时间一定有的,哈哈。C妈妈问,不会困吗?孩子说,会啊,但是我们只是暑假看啊,要不怎么叫放假,还有,手机暑假我们难得拿到手上,绝对争分夺秒啊。我们年轻,熬几个夜没有什么。
一开学就交手机,我们自然会调整,要不不要活了。
C妈妈释怀,对自己的学生也理解更多。
我的孩子,女孩,升高三,手机说好,平时上课是老年机,暑假因为上课补课,要坐公交,要查询车辆信息,有时刷卡买午餐,她想用智能机带在身边,我同意。
我本来想所有的约定好再给孩子,但是工作一忙,孩子又需要,也就在用的时候慢慢约定和执行。
一是手机上的一些娱乐功能删除一些,比如淘宝,娱乐视频,女儿说删了,我也没有一对一检查,昨天孩子说,把微信都删了,我知道她在自我选择和体会阶段,相信她会是自己负责。表扬她心在静,很好,妈妈都做不到。
二是晚上学习时,手机、iPad不带进自己房间,她有几天是搜题,给我说了,我同意就给了她,后面确实通过我自己的手机看孩子的学习群,要求打卡,提问问题,女儿是在搜题。
三是女儿每晚学习完有2个小时好好玩耍的时间,21天假期,十多天是玩的很开心,主要是看练习生视频,后面学习状态很好,主动减少看视频时间,眼睛不舒服、我没有说一句她看多了手机什么的,很关心她,给她敷眼睛,特意请教家长学习按摩背部和眼睛、女儿躺在我身边,完全不想玩手机。
四是是睡觉时全家手机都在外面充电。
五是我和孩子沟通,会说自己真实感受,自己也喜欢看手机,刷一刷挺减压,但是一下子会hold 不住,有时候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
也怕给女儿带不好的示范,和爸爸减压方式都是这样,没办法,高三很重要,我们想用老年机也确实会减少很多乐趣,问女儿怎么看。她说,“妈妈,你看你的,不会影响我。你在家学习时间已经很多了。放松放松。我会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你高兴一些就好。”
我很宽心,也回忆自己确实比2年前好多了,现在手机听课,心理咨询每天至少3-4小时,玩的时间一般1小时之内吧,有时心情不好调整时,最多2小时,所以对手机的态度,我是离不开,我也在不断平衡。
我手机主要是看微信,和朋友圈,微信群(家人、同事、闺蜜、家长群)以及一些微信的教育帖子,有时看看简书里明星八卦,抖音我不玩,游戏孩子爸不打。
目前我们家孩子看书时我们在学习,暑假她玩的时候,我也在玩,似乎回到她小时候,她睡我睡,她醒我醒,我在和女儿同步。
我休假10多天,也每天和孩子一起出门,她补课,我去图书馆,所以我很能理解她暑假学习10余个小时后想玩的渴望,我也一样,白天忙忙碌碌10余个小时,晚上我做完家务,学习到十点,我才看手机。
当然白天她不在我身边时,我也会玩一玩,但是在图书馆我觉得时间珍贵不玩,上班期间我白天但时间相对很短,我会用背单词、听短的樊登读书会或我的微课填充我的排队、等车、坐车,开车时间。周六我是放松日,会好好补个觉,玩一玩手机。
整体感觉:
高三假期21天,每天女儿有了自主权,自己有了手机、她感觉和其他孩子一样,很开心。她也在自己不断调整。暑假我们相处时间多,感情也加深,她的独立性也在增强。我感觉自己越来越信任,喜欢我的女儿,看她的眼神少了2年前的不信任,多了关心和爱。
手机也发生了2次不开心,她做的不好,偷偷玩的情况,一次我是事后才知道,我没有事后算帐,就过去了。事后知道她在刷剧,我没有说她,我自己继续学习 ,后来女儿自己提出不在家学习,去图书馆。手机没流量,带去了,记时用于番茄钟,我也安心了。孩子可以自我调整。
一次是我很生气,12点,我没睡踏实,起来给她看一下空调温度,看到她似乎睡着,但打开被子手里有手机,我把手机拿出来,她还是睡,我忍住没有说女儿。回自己卧室和老公义愤填膺的诉说,睡不好,但我通过想了一晚上,平静后想到孩子的辛苦,看到她紧锁的眉头,压力山大的样子,我一下理解她,第二天早上温柔揉着她的眉心,叫她起来,对她说,近期你很努力了,昨天玩手机有你的原因,能和我说一下吗?她说背单词,没有背完,又想看微博,就被我抓个现行,只有装睡,我们心贴心的说了感受,我说担心你看了会很晚,身体吃不消,但妈妈不会骂你,不要害怕,说明你有压力需要释放,你说出来,我会理解,我在高中也做过半夜打电筒看小说,被外公爆打,女儿笑了。
后面一次次她更好,也表扬我很温柔,我想是源于我真心理解她,和我真实的表达。
我相信孩子自己的向好的源动力,生命力。
最好的教育是在孩子做对的时候,肯定她的行为,提高她的自我价值,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有更好的安全感。我也在逐步体会到这些。
自己也一样兜兜转转,跌跌撞撞,有时傻傻的、有时急急的当妈妈,有了一些思考,而不是脱口而出的指责,和女儿关系好多了,确实说的话才管用。
我很想参与孩子的成长,但前提是我自己成长的好吗?有没有对自己的否认,对孩子的否认?是孩子的猪队友、还是神助攻?
ps:
樊登读书会笔记:
“我们要做孩子的神助攻,而不要做她的猪队友;
如果孩子花了80%的精力用来应付父母的脾气;
她根本没法集中注意力在学习这件事情上;
然后你还怪她学习不好,
所以,我们要修复的是自己的内心,
我们自己长大了,看到一件事不是马上发火,像以前被人批评一样去批评孩子,
而是思考我的孩子真的一无是处吗?他有烦恼和压力吗?
当你有了这种感觉的时候,
你会发现,
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好好说,
你唯一能做的一件事是耐心,等待,
因为孩子总有明白的那一天,
只要给她爱,陪伴,给他减压,而不是加压。
要给她理想和希望,让她知道爸爸妈妈有更高的追求。
孩子从来不听我们讲什么,孩子只模仿我们。
真实的表达自己,做好自己。
孩子会带给你很多意外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