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工作强度比较大,就选取了一本比较轻松不费脑子的书来读--艾力的《你一年的8760小时》。这本书分成7个章节,作者讲述了自己的“鸡血”打拼中的感悟。
之前看一些小伙伴写过这本书的书评,大多数只对于“34枚金币时间管理”的比较感兴趣,我读到也觉得眼前一亮,但并不打算尝试,因为我目前的时间管理体系还比较好用。虽然是一本鸡汤书,可能里面有些观点并不是完全赞同,但我觉得读书的价值是读取对自己有用的部分并付诸实践,正如听采铜老师的“八面受敌”读书法,根据人的不同的经历背景,会提取到书中不同的亮点。
1. “刻意练习”是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家K. Anders Ericsson提出的一套练习方法,方法的秘诀在于重复与反馈。 首先,练习者需要建立对正确方法的认识,接下来,我进行了练习—反馈—练习的循环训练。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练习者必须建立起对错误的极度敏感,一旦发现自己错了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
--关于刻意练习,自己之前认为的是有意识的训练技能,而非单纯时间的投入,但这里提到的练习—反馈—练习的循环系统非常实用。在实践中我可以用到的是每一次行动过后的复盘,一个好的复盘可以给下一次行动带来很好的指导意义。比如月计划、周计划的复盘,每一次咨询后的复盘,每一个case后的复盘,检视自己的过程是痛苦的,但也是有收获的。正如苏格拉底的名言那样:“没有检视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
2. 世界如此之大,做一个什么样的自己完全取决于你的选择。
--这里我想说的是不要受外界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束缚了你,不要让”不可能“限制了你,不让先在目前的环境中想象你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好框架再让自己去套),而是先想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再在环境中去创造。
3. 别人夸你有潜力,是好事,但也可能是坏事。潜力只有真正化为行动,才是你的实力。最可惜的是有潜力没实力的人,一辈子抱着自己的潜力,却无从发挥,空余嗟叹,空留悔恨。
--潜力是隐性的,潜能不转化永远都被潜着,但我们需要的是外化的能力,是显性的优势。同时,要的不是赞美,而是能把事真正办成的能力。
4. 势能没人去关注,动能才会有人去关注。 势能就是一个人的潜能,如果你一辈子什么都不尝试,最终只会默默无闻、悄无声息,但如果你把自己逼到看似绝境的境地,将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生命就会呈现出夺目的光芒。
--势能和动能,潜力和能力,很好的类比,用起来。
5. 我们经常只记得年龄的增长,却忘记了角色在增加,就会出现小努、小艾、小力的烦恼——太专注于一个角色,却忘记了这个舞台还有太多角色等待着我们。
请拿出一张干净的白纸,先在左边一栏列出你能想到的所有重要角色,孩子、朋友、兄长、同事、领导……再在右边列出对应目标。不必太具体,只需要想着希望别人如何总结你的一生。
即使你拼命而为,但在别人看来,你没有分享时间和感情,没有给予对方真正想要的东西,那就是你的错。甲之熊掌,乙之砒霜。你所给予的,未必是对方真正看重的东西。 从今天开始,列一份角色与目标的清单,每天、每周、每个月回顾一下,不将目光只局限于一点,而是宏观考量自己的各种角色和定位,并时时自我修正。
--这三段摘取的其实都有点像生涯的角色平衡轮,列出当前的角色精力分配和理想的角色精力分配,看下差距,再加以调整,千万不要只关注在”工作者“这个角色上。
6. 做小决定的时候听从大脑,可以分析利弊。而当做大决定时一定要追随自己的内心,因为你的心多多少少会知道要怎样选择。
--有趣的观点。在选对导师群里,之前有看到资深的咨询师在给来询者分析完利弊后,来询者还是做不了决定,这时咨询师让他抛硬币决定,抛完后问他要不要再抛一次,结果就自然显现了。
7. 一个人所想象的生活,十有八九会最终成为他过的生活,无论好坏。当然,有人会说,我什么都不想。那他的生活就会注定一成不变。
--没有目标注定随波逐流,没有掌控方向的舵手的船永远到不了彼岸。
8. 当你觉得自己牛到无以复加,觉得除了自己别人都是傻瓜的时候,也许你才是那个傻瓜中的战斗机。
--哈哈,时刻自省。
9. 人生的意义,如果仅在于成功,得到的快乐并不会多,因为成功就像烟火,只是一瞬间,更多的时候,夜空黑暗。一个人可以不成功,但他不可以不成长。总有比成功更重要的事。
--特别赞这句话,enjoy的是成长的状态,是一个过程量,而自定义的成功,往往意味着到了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