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第三卷 周纪三
【原文】
张仪说魏襄王曰:“梁地方不至千里,卒不过三十万,地四平,无名山大川之限,卒戍楚、韩、齐、赵之境,守亭、障者不过十万,梁之地势固战场也。夫诸侯之约从,盟于洹水之上,结为兄弟以相坚也。今亲兄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相杀伤,而欲恃反覆苏秦之馀谋,其不可成亦明矣。大王不事秦,秦下兵攻河外,据卷衍、酸枣,劫卫,取阳晋,则赵不南,赵不南则梁不北,梁不北则从道绝,从道绝则大王之国欲毋危不可得也。故愿大王审定计议,且赐骸骨。”魏王乃倍从约,而因仪以请成于秦。张仪归,复相秦。
【译文】
张仪劝说魏襄王道:“魏国地方不满千里,士兵不足三十万,地势四下平坦,没有高山大河的险要。防军分别守卫与楚、韩、齐、赵接壤的边界,用来扼守要塞的不过十万人,所以,魏国历来是厮杀的战场。各国约定联合抗秦,在洹水结盟,作为兄弟之邦互相救援。然而同一父母的亲兄弟,有时还为争夺钱财互相残杀,各国之间,想靠反复无常小人苏秦的一番伎俩,就结成同盟,明显是不足恃的。大王您不与秦国结好,秦国就会发兵进攻河外,占据卷县、酸枣等地,袭击卫国,夺取阳晋。那时,赵国不能南下,魏国也不能北上,南北隔绝,就谈不上联合抗秦,大王您的国家想避免危险也不可能了。所以我希望大王您能深思熟虑,拿定主意,让我辞去魏国相位,回秦国去筹划修好。”魏王于是背弃了联合抗秦的盟约,派张仪前往秦国去求和。张仪回到秦国,再次出任国相。
【材料解析】
1、当初,苏秦在游说魏惠王时,采用的策略:首先通过具体事例对魏国地理、经济和军事力量进行全面分析,强调魏国的优势和潜力。其次、将魏国和楚国相比,给魏惠王足够的信心。最后,借机恐吓对方,假如魏王不听从他的意见与其他国家联盟,而是继续臣服于秦国,那么他将来只会被他国耻笑。
张仪游说魏襄王时,采用的策略:首先,利用事实指出魏国地理劣势,如指出魏国南与楚境相连,西与韩境相连,北与赵境相连,东与齐境相连,这种地理位置使得魏国容易受到四面夹击。其次,强调魏国的军事劣势,指出当前魏国兵力不足,难以抵抗多方面的进攻。他提到魏国虽然有三十万士兵,但地理位置使得这些兵力分散,难以集中应对多方面的威胁。接着,分析合纵联盟的脆弱性,指出合纵联盟,只是各诸侯国为了自身利益而结成的暂时联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团结。他通过举例说明即使是兄弟之间也会因为钱财争执,更何况是诸侯国之间。最后,威胁魏国安全,张仪通过威胁魏国的安全来促使魏襄王依附秦国,他提到如果魏国不依附秦国,秦国将会联合其他诸侯国攻击魏国,导致魏国陷入危险境地。
苏秦和张仪分别站在对立面游说魏国领导人,结果都成功说服对方。之所以能说服,关键在于他们都抓住了魏王的敏感神经:害怕秦国,害怕利益受损。然后利用举例说明,将凡是有利于说服对方的地方给予放大,凡是不利于说服的事例,他们就决口不提。魏王本身没有深度思考的能力,不了解自己的优劣势,无法客观评价自己国家的综合实力,导致被苏秦张仪两牵着鼻子走。说白了,魏国自始至终都没有一个总体的战略规划,当初攻城略地也都仅仅是为了扩张而扩张,如今走下坡路就处于被动局面。
2、想要说服他人,一定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对方最在意什么,最害怕什么,哪个有利于我们,我们就放大它,这叫知己知彼。魏国还是那个魏国,但是前有苏秦扩展魏国实力强大,地理位置优势,后有张仪指出魏国地理劣势,他们都没说错,但是魏王没有站在更高层面去看这个问题,他只是把眼光锁定在强大敌人身上,害怕秦国。结果被表象所迷惑,导致两次都被人说服。所以说,要想说服别人,不要以说教的方式教育对方,而是要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因为站在自己角度,哪怕确实为他好,只要方式不对,别人也不会接受。
前几年,我妈和我小姨无意中参加一次活动课,结果成功被传销组织洗脑。传销组织跟她们说只要加入,以后如何如何赚钱,她们两信以为真,于是开始想办法筹钱加入。我知道后,立马打电话提醒她们,说天底下不会有那么好的事情。然而,她们宁可相信素不相识的外人,也不相信自己的亲人。后来,她们每个人偷偷投入三十万,幻想着一年就可以实现财富自由,最后对方转钱跑路才幡然醒悟。为什么传销组织能说服她们,而我说服不了?因为对方跟张仪苏秦一样,是专业的,懂得客户的需求,而我没有受过训练,只会简单说教,哪怕所说确实为她们好,但是依然无法阻挡她们甘愿被骗的决心,原因就在于不了解对方真正需求。
3、记住一点,任何关系或者联盟,在利益面前都不堪一击,而唯有重视利益才不会被人轻易伤害。张仪能深刻认识到这点,所以他用兄弟姐妹等亲人做比喻,让魏王明白,在利益面前,没有什么牢不可破的关系,哪怕是亲人也可以成为仇人,何况各国聚集在一起的联盟。最后魏王被这点彻底击破心里防线,并主动退出合纵联盟,转身抱秦国大腿。众所周知,世上但凡最后受伤的那个人,肯定是重视感情胜过于重视利益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性是趋利避害的,谁先懂得维护利益,谁就容易保护自己。在遇到危险时,他就会果断撤退,没有撤退的就想当然地认为做人不能没有良心,把道德感情看得重。
特朗普有今天这个地位,要感谢他的爷爷。他爷爷原本是德国人,十六岁的时候孤身一人来到美国谋生,一开始有位托尼老板收留他做剃头学徒。几年学徒下来,他学会了英语,手里也有了点积蓄,随后果断辞职,自己单干。再后来与朋友合伙在西部地区开白斩鸡酒楼,生意越做越大。当他听说政府要对白斩鸡做出限制管控时,他又果断将所有股份卖给合伙朋友。不久,那个朋友因违法开白斩鸡酒楼被抓,而特朗普爷爷带着大量美元顺利跑回了德国。试想,如果特朗普的爷爷当初重感情,感恩于收留自己的托尼老板,他就不会另起炉灶;如果念及朋友关系,没有把股份卖给对方,而是一起扛着,他肯定也会把牢底坐穿。正是因为他的杀伐果断,以利益至上,才能在滚滚红尘中,迅速积累巨大财富,晋升于富豪之列,后人才有机会站在他的肩膀上,一步步往上爬。也正是因为果断、阴狠、绝情等家族性格,特朗普家族仅用三代人的努力,就从底层爬到权力巅峰,这种性格恰恰是以利为重,而非以感情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