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微信”很有名,到2017年3月,微信月活跃账户数达到8.89亿,甚至已经超过了QQ月活跃账户数(8.68亿)。相比超级有名的“微信”,“小程序”或“微信小程序”就没有那么有名了。毕竟“小程序”上线至今也才几个月的时间。
2016年9月21日,微信小程序正式开启内测。
2017年1月9日,微信首席产品经理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宣布小程序正式上线。
小程序到底是什么?老土没有找到腾讯给出的官方定义,按照张小龙给出的解释是“小程序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它实现了应用“触手可及”的梦想,用户扫一扫或者搜一下即可打开应用。也体现了“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户不用关心是否安装太多应用的问题。应用将无处不在,随时可用,但又无需安装卸载。”。
看了张小龙对小程序的定义,似乎懂了什么是小程序,但似乎又不懂。
先说老土觉得自己懂了的部分。首先,小程序可以被认为是对公众号、服务号的功能性升级和产品性的扩展。目前公众号的功能主要就是想订阅者发布内容,算是经典的内容性产品。而服务号的功能就比较复杂了,通过用户自定义菜单可以接入用户自行编制的H5页面,提供更加多样的功能,但是为了防止用户自行编制的H5页面的恶意行为,用户的H5页面基本上无法调用微信的强大的功能。从产品层面上,服务号算是介于内容产品和工具产品之间的品类。小程序因为是运行在微信的“封闭的环境”中,对微信来说,其代码的行为更加可控,因此小程序可以更多的调用微信的各种功能。其产品形态也可以更加接近工具型产品。
其次,小程序是微信想要占领的另一个“入口”,即“低频工具类应用”的入口。在老土的手机中有一批应用打开的频度很低,比如:艺龙、国航、中国移动、美团等等。小程序希望让微信作为使用这类应用的统一入口,扫一扫或者搜一下即可打开应用,用完即走。腾讯在这个方面的算盘打得非常响,一方面QQ和微信是最最重要的高频应用,另一方面要是可以占领低频应用的入口,何愁天下...
上面是老土觉得自己懂了的地方,而不懂的地方是,哪些用户会用小程序呢?哪些应用会愿意成为小程序呢?看来腾讯不得不搞搞市场启蒙了!于是小程序的第一则广告片上线了。
在广告片中,小程序首先将自己放在了与电子邮件和万维网同样的高度,而后演示了几个场景,提出“事物不再是事物,而是触手可及的服务入口”,最后则说“这个未来才刚刚开始”!老土也觉得目前腾讯的确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小程序离成熟还有相当的距离!